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压缩中运动估计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淑娟 和煦 杨晓珍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0期75-78,共4页
MVFAST算法是视频压缩中一种重要的运动估计算法,但其缺乏是对图像时域相关性的考虑会造成不恰当的运动类型划分。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矢量场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MVFAST分级搜索的思想,通过优化运动强度的... MVFAST算法是视频压缩中一种重要的运动估计算法,但其缺乏是对图像时域相关性的考虑会造成不恰当的运动类型划分。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矢量场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MVFAST分级搜索的思想,通过优化运动强度的划分方法,引入相对运动类型的划分来对大运动块自适应地选择搜索模式,使用简单的搜索策略,自适应地提前结束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与MVFAST算法相比,在图像质量稍有下降的前提下,具有搜索速度上的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压缩 运动估计 块匹配 搜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高精度实时视频多指尖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阿云 郭太良 +1 位作者 林志贤 姚剑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指尖提取已成为基于视觉的裸手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很多识别手势和指尖检测方法存在的对设备要求高、系统效率低、局限于单指检测、应用局限性高和对于弯曲手指存在误检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高精度曲率多指尖检测法。首... 指尖提取已成为基于视觉的裸手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很多识别手势和指尖检测方法存在的对设备要求高、系统效率低、局限于单指检测、应用局限性高和对于弯曲手指存在误检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高精度曲率多指尖检测法。首先,通过对提取到的手势边缘序列点求曲率和像素值判断法排除手指凹槽。同时还提出了掌心测距法结合手掌外接圆法等有效地去除了握拳时和手指半弯时解决类指尖误判问题的方案。最后,整合优化算法流程,实验验证表明该改进的检测方法能较好地提高程序运行效率,检测精度与运行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色跟踪 轮廓提取 曲率法 指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环氧树脂光学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7-260,265,共5页
通过溶液分散法将量子点分散在聚己内酯多元醇增韧的环氧树脂混合物中,得到量子点/环氧树脂胶液,将量子点/环氧树脂胶液与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及促进剂四乙基溴化铵混合加热固化,制备了量子点功能化的环氧树脂光学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吸... 通过溶液分散法将量子点分散在聚己内酯多元醇增韧的环氧树脂混合物中,得到量子点/环氧树脂胶液,将量子点/环氧树脂胶液与固化剂甲基六氢苯酐及促进剂四乙基溴化铵混合加热固化,制备了量子点功能化的环氧树脂光学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对量子点/环氧树脂光学薄膜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量子点/环氧树脂光学薄膜不仅保留了量子点在溶液状态下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的光学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和力学强度,适合作为光学器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环氧树脂 荧光 光学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瞬目频率评价液晶电视机的偏振光特性对视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时先 吴德正 +5 位作者 付东 梁炯基 文峰 黄时洲 朱昌昌 闫晓林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比较液晶电视射出的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对视疲劳的影响程度。方法64例正常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观看出射光为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的液晶电视机播放的故事片125min。用眼电图(EOG)记录观看故事片前后及观看故事片过程中的瞬... 目的比较液晶电视射出的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对视疲劳的影响程度。方法64例正常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观看出射光为线偏振光或圆偏振光的液晶电视机播放的故事片125min。用眼电图(EOG)记录观看故事片前后及观看故事片过程中的瞬目频率,分析比较瞬目频率的变化特性。结果线偏振光组观看故事片后的瞬目频率比观看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圆偏振光组观看故事片前后的瞬目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观看出射光为线偏振光的液晶电视机较出射光为圆偏振光时易引起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频率 视疲劳 眼电图 液晶电视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range半带滤波器在数字抽取滤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化雨 张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8-652,共5页
高阶CIC滤波器的补偿滤波器通带内波纹较大,且幅值增长很快,会引起补偿后的CIC滤波器通带不平坦和阻带放大,影响了它的性能的提高。实际中往往只采用低阶的CIC滤波器,并且放在整个数字抽取滤波器的前端。反之, Lagrange半带滤波器的通... 高阶CIC滤波器的补偿滤波器通带内波纹较大,且幅值增长很快,会引起补偿后的CIC滤波器通带不平坦和阻带放大,影响了它的性能的提高。实际中往往只采用低阶的CIC滤波器,并且放在整个数字抽取滤波器的前端。反之, Lagrange半带滤波器的通带较平坦,而且在混叠带内衰减很大。由于通带较平坦,因此可以不用对其进行补偿,从而高阶的Lagrange半带滤波器可以被使用,这样它在混叠带内的衰减比补偿后的CIC滤波器要大的多。Lagrange半带滤波器的抽头都是以2为底的分数,硬件实现较简单。实验说明使用4阶的CIC加8阶Lagrange半带加FIR滤波器的方式,滤波后的噪声功率比传统的4阶的CIC加FIR滤波器的方式要小,并且其功耗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抽取滤波器 CIC滤波器 Lagrange半带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余弦预滤波和补偿滤波的抽取滤波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化雨 张勤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45-151,共7页
提出在CIC加级联余弦预滤波器后增加补偿滤波器,补偿它们的通带降落。并且根据功耗的估算公式,采用不同阶数的余弦预滤波器组合的方式,将低阶余弦预滤波器往前放,高阶余弦预滤波器往后放,减小了功耗的增加。数值实验说明了这种方式减小... 提出在CIC加级联余弦预滤波器后增加补偿滤波器,补偿它们的通带降落。并且根据功耗的估算公式,采用不同阶数的余弦预滤波器组合的方式,将低阶余弦预滤波器往前放,高阶余弦预滤波器往后放,减小了功耗的增加。数值实验说明了这种方式减小量化噪声有明显效果,并且引起功耗的增加也不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优化出一个配置,此配置的量化噪声有大幅度减小,而且功耗增加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抽取滤波器 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 余弦预滤波器 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运动估计算法的优化技术
7
作者 常淑娟 和煦 杨晓珍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针对H.263编码器,通过研究软件实现提高运动估计算法效率的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位标识的重复搜索点的识别方法,其思想是根据运动矢量各向非均匀分布特性设置模板内各搜索点顺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其恢复图像的整... 针对H.263编码器,通过研究软件实现提高运动估计算法效率的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位标识的重复搜索点的识别方法,其思想是根据运动矢量各向非均匀分布特性设置模板内各搜索点顺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其恢复图像的整像素和半像素搜索点数均有较大的减少,平均每帧的压缩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平均每帧的编码码长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估计算法 优化技术 搜索点 位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形状模型中的一种基于概率主成分分析的对应点搜索方法
8
作者 刘志军 张南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7期137-139,共3页
主动形状模型是一种以迭代的方式形变以匹配新图像中的目标实例的统计形状模型,它的关键是如何搜索形状模型标记点的对应点。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的主动形状模型的对应点搜索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灰度图像的对应点... 主动形状模型是一种以迭代的方式形变以匹配新图像中的目标实例的统计形状模型,它的关键是如何搜索形状模型标记点的对应点。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的主动形状模型的对应点搜索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灰度图像的对应点搜索算法,不需要对原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在江面船舶目标的主动形状跟踪实验中,采用该方法能较准确地搜索到对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形状 概率主成分分析 对应点 灰度图像 边缘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聚焦全极点滤波器减小LCD运动模糊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钟翊炜 邓少芝 +1 位作者 刘志军 闫晓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9-73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极点聚焦技术的减少LCD运动模糊效应的方法,通过建立二维全极点滤波器,采取分块处理方法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极点聚焦全极点滤波器对于减小LCD的运动图像模糊具有一定的效果,尤... 提出一种基于极点聚焦技术的减少LCD运动模糊效应的方法,通过建立二维全极点滤波器,采取分块处理方法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极点聚焦全极点滤波器对于减小LCD的运动图像模糊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图像高频出现的地方效果明显。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便于硬件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LCDs 运动模糊 极点聚焦全极点滤波器 视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双层电子传输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10
作者 陈亚文 黄航 +5 位作者 魏雄伟 李哲 宋晶尧 谢相伟 付东 陈旭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9-1444,共6页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双层电子传输层(ETL)研制绿色QLEDs,其中有机ETL采用OLED中常见的ETL材料,无机ETL采用Zn O纳米颗粒,并通过调控有机ETL厚度改变电子注入,使电子/空穴达到平衡。制备的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TFB/QDs/Zn O NPs/TPBI...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双层电子传输层(ETL)研制绿色QLEDs,其中有机ETL采用OLED中常见的ETL材料,无机ETL采用Zn O纳米颗粒,并通过调控有机ETL厚度改变电子注入,使电子/空穴达到平衡。制备的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TFB/QDs/Zn O NPs/TPBI∶Liq/Al,其中有机电子传输层TPBI∶Liq采用真空蒸镀沉积。与仅采用Zn O电子传输层的器件相比,可以使器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从11. 53cd/A提升到22. 77 cd/A,同时器件的启亮电压、电致发光光谱无明显变化。判断有机ETL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了过量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在发光亮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降低了器件的无效复合(例如俄歇复合)电流,从而使电流效率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电致发光 电子传输层 有机/无机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