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2D materials and their junctions
1
作者 Taposhree Dutta Neha Yadav +8 位作者 Yongling Wu Gary J.Cheng Xiu Liang Seeram Ramakrishna Aoussaj Sbai Rajeev Gupta Aniruddha Mondal Zheng Hongyu Ashish Yadav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With an extensive range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at nano meter-scale thicknesses,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Despite tremendous advancements i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2... With an extensive range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at nano meter-scale thicknesses,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Despite tremendous advancements i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2D materials,knowledge of 2D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carrier dynamics still in its infancy.Thus,here we highlighted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D materials with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electronic transport,dielectric constant,carriers mobility.The atomic thinness of 2D materials makes substantially sca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s(FETs)with reduced short-channel effects conceivable,even though strong carrier mobility required for high performance,low-voltage device operations.We also discussed here about factors affecting 2D materials which easily enhanced the activity of those material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Presently,Those 2D materials used in state-of-the-art electrical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nature of their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2D materials offer unprecedented freedom for the design of novel p-n junction device topologies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bulk semiconductors.We also,describe the numerous 2D p-n junctions,such as homo junction and hetero junction including mixed dimensional junctions.Finally,we talked about the problems and potential for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materials Electrical properties p-n junctions Mixed hereto junctions Homo junctions Electrical trans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Recent advances and prospects
2
作者 Li Zhou Miao Zhang +5 位作者 Yani Huo Liping Bai Suhang He Jinying Wang Chuancheng Jia Xuefeng Guo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784-1801,共18页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integrating individual molecules as active components between electrodes,serve as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The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integrating individual molecules as active components between electrodes,serve as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and sensing technologies.The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represents a cutting-edge and rapidly evolving field of research at the intersection of nanoscience,materials chemistry,and electronics.This review explores recent advances where ionic liquids function as electrolytes,dielectric layers,and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reshaping charge transport,redox reactions,and molecular behaviors in these nanoscale systems.We comprehensively dissect fundamental concepts,techniques,and modulation mechanisms,elucidating the roles of ionic liquids as gates,electrochemical controllers,and interface components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Encompassing applications from functional device construction to unraveling intricate chemical reactions,this review maps the diverse applications of ionic liquids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Moreover,we propose critical future research topics in this field,including catalysis involving ionic liquids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functionalizing single-molecule devices using ionic liquids,and probing the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s of ionic liquids.These endeavors aim to drive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in nanotechnology,energy,and quantum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liquid Single-molecule junction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Regulation mechanism Device function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initial fluctuations and nuclear deformations in isobar collisions
3
作者 Jian-Fei Wang Hao-Jie Xu Fu-Qiang W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55-162,共8页
Relativistic isobar^(96)_(44)Ru+^(96)_(44)Ru and^(96)_(40)Zr+^(96)_(40)Zrcollisions have revealed intricate differences in their nuclear size and shape,inspiring unconventional studies of nuclear structure using relat... Relativistic isobar^(96)_(44)Ru+^(96)_(44)Ru and^(96)_(40)Zr+^(96)_(40)Zrcollisions have revealed intricate differences in their nuclear size and shape,inspiring unconventional studies of nuclear structure using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multiplicityR_(<Nch>)and the secondR_(ε2)and third-order eccentricityR_(ε3)between isobar collisions using initial state Glauber models.It is found that initial fluctuations and nuclear deformations have negligible effects on R_(<Nch>)in most central collisions,while both are important for the R_(ε2)and R_(ε3),the degree of which is sensitive to the underlying nucleonic or sub-nucleonic degree of freedom.These features,compared to real data,may probe the particle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the physics underlying nuclea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istic isobar collisions Initial fluctuations Nuclear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the QCD matter:review of selected results from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beam energy scan(RHIC BES)program
4
作者 Jin‑Hui Chen Xin Dong +25 位作者 Xiong‑Hong He Huan‑Zhong Huang Feng Liu Xiao‑Feng Luo Yu‑Gang Ma Li‑Juan Ruan Ming Shao Shu‑Su Shi Xu Sun Ai‑Hong Tang Ze‑Bo Tang Fu‑Qiang Wang Hai Wang Yi Wang Zhi‑Gang Xiao Guan‑Nan Xie Nu Xu Qing‑Hua Xu Zhang‑Bu Xu Chi Yang Shuai Yang Wang‑Mei Zha Ya‑Peng Zhang Yi‑Fei Zhang Jie Zhao Xiang‑Lei Zh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274-311,共38页
In the paper,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ga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 time-of-fight(TOF)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solenoidal tracker at RHIC(STAR)TOF detector in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 In the paper,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ga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 time-of-fight(TOF)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solenoidal tracker at RHIC(STAR)TOF detector in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rst century.Subsequently,rec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frst beam energy scan program(BES-I)at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pertaining to measurements of collectivity,chirality,criticality,global polarization,strangeness,heavy favor,dilepton and light nuclei productions are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ion collision Quark-gluon plasma QCD phase diagram COLLECTIVITY CHIRALITY CRITIC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贺霖 潘泉 +1 位作者 邸韡 李远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16-2024,共9页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在民用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是当前目标识别及遥感信息处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文章从高光谱成像的特性及发展入手,对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的潜在典型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及系统进行了总...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在民用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是当前目标识别及遥感信息处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文章从高光谱成像的特性及发展入手,对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的潜在典型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及系统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算法理论现状;详细分析了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的研究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目标检测 算法 典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流变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4-137,141,共5页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流体特征。TSPs80的粘度在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与浓度呈正线性相关(P〈0.05);相同浓度条件下,虽然粘度低于黄原胶,但粘度变化的稳定性随剪切速率变化高于黄原胶(P〈0.05);25-70℃内,粘度保持高度稳定,而黄原胶则随温度上升粘度迅速下降;粘度随pH升高而升高,随Na+和Ca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蔗糖和柠檬酸能显著提高TSPs80粘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粘度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界面微观信息结构的有序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蕾 薛澄岐 +2 位作者 王海燕 Yingjie Victor Chen 牛亚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9-1213,共5页
针对数字界面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流畅性问题,提出从微观信息结构出发运用熵理论对信息结构的有序度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指出微观信息结构由2类信息元和3种典型的信息关系组成;其次,提出信息结构的时效熵和质效熵的计算方法,用来度量数... 针对数字界面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息流畅性问题,提出从微观信息结构出发运用熵理论对信息结构的有序度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指出微观信息结构由2类信息元和3种典型的信息关系组成;其次,提出信息结构的时效熵和质效熵的计算方法,用来度量数字界面信息结构的有序度;最后,选择手机界面这一典型的数字界面为例,构建了3种不同的App布局,进行信息结构的有序度计算.认知实验结果表明,有序度高的信息结构具有直观方便、分区有规律等特点,比较容易记忆;而有序度低的信息结构搜索路径复杂,记忆效果较差,且耗时较多.数字界面微观信息结构的有序度与用户的认知绩效相关,可以作为界面设计效果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界面 微观结构 有序度 时效熵 质效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的提纯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1-55,共5页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单糖组成,并对其进行了去蛋白和氧化脱色。结果表明,TSPs40得率最高,为35.75%,TSPs80多糖含量最高,为84.42%,TSPs为杂多糖混合物,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106D^9971D;TSPs90由阿拉伯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6种单糖组成,而TSPs40、TSPs60、TSPs80多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3种单糖。去蛋白和氧化脱色能显著提高多糖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乙醇 单糖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对断奶仔鼠应激腹泻时肠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亚楠 杨晨玉 +5 位作者 王子旭 陈耀星 孙佳毅 秦卓明 曹静 董玉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67-2073,共7页
旨在探究机体中5-HT水平与应激腹泻导致的肠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5-HT在胃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将40只21日龄断奶仔鼠分成对照组、应激腹泻组、PCPA注射对照组(阻断5-HT合成)和PCPA注射腹泻组,利用ELISA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5-H... 旨在探究机体中5-HT水平与应激腹泻导致的肠道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5-HT在胃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将40只21日龄断奶仔鼠分成对照组、应激腹泻组、PCPA注射对照组(阻断5-HT合成)和PCPA注射腹泻组,利用ELISA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5-HT和氧化产物、抗氧化酶的含量。结果表明:(1)仔鼠断奶应激腹泻导致血浆5-HT含量显著升高,比对照组升高23.42%(P=0.009);PCPA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血浆5-HT含量影响不显著(P=0.200),但是能够有效阻断应激腹泻时5-HT的合成(P=0.006);(2)与对照组相比,应激腹泻时不同肠段组织氧化产物(MDA)水平均显著增加,尤其十二指肠及空肠增加明显,分别升高了2.70倍(P=0.000)、3.06倍(P=0.000);各肠段GSH-PX、CAT、SOD及T-AOC抗氧化酶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十二指肠GSHPX降低了70.59%(P=0.000),SOD活性降低了59.15%(P=0.001),T-AOC下降53.01%(P=0.000);空肠SOD活性下降明显,降低71.05%(P=0.000);回肠GSH-PX、CAT、SOD水平分别下降72.33%(P=0.000)、50.82%(P=0.000)、73.86%(P=0.000);结肠CAT水平降低显著,由正常水平(0.85±0.06)U·mg-1降低至(0.46±0.09)U·mg-1,下降72.60%(P=0.000);(3)5-HT合成阻断后,应激腹泻组不同肠段组织抗氧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与正常组相比仍差异显著。结果提示应激腹泻造成肠道抗氧化功能严重损伤,而阻断5-HT合成能有效改善其抗氧化功能,从而减轻腹泻病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断奶应激腹泻 肠道 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信息化环境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小波 张建新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基于当前教育信息化和建筑信息化技术改革的背景,在分析了BIM的基本情况、国内外BIM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基础上,结合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改善财... 基于当前教育信息化和建筑信息化技术改革的背景,在分析了BIM的基本情况、国内外BIM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基础上,结合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改善财经类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缺少工程实验室和实习条件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建筑信息化BIM技术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BIM 工程管理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博弈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红强 谭屹然 石柱鲜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16-117,120,共3页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结合可以解决企业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问题,本文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建立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提出了博弈的均衡解:将信息市场化,即将信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参与...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结合可以解决企业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问题,本文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建立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提出了博弈的均衡解:将信息市场化,即将信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博弈论 均衡解 信息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宇知 徐桃 +6 位作者 梁家冰 朱云 何志勇 张晓晓 刘永博 孙芝杨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以研究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ISP)纯化为目的,以小麦苗为对象,经低温胁迫,并采用粗分离、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DEAE-Cellulose 52层析、sephadex-G75凝胶层析4个步骤对其中ISP进行纯化,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休克处理法... 以研究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ISP)纯化为目的,以小麦苗为对象,经低温胁迫,并采用粗分离、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DEAE-Cellulose 52层析、sephadex-G75凝胶层析4个步骤对其中ISP进行纯化,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休克处理法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各纯化步骤所得ISP的热滞活性(THA)、冰晶重结晶抑制能力(ICP)和分子质量(MW),并计算小麦苗存活率和各纯化步骤的得率。实验结果表明,梯度低温胁迫的小麦苗存活率与恒温低温胁迫相比提高了240%,小麦苗提取物(AWSE)中蛋白质含量与未低温胁迫小麦苗提取物(NAWSE)相比提高了7.8%;以THA表征的纯化倍数(T_1)和以ICP表征的纯化倍数(T_2)分别为451.15和137.60,得率为2.85%,THA为0.180℃(5 mg/mL),ICP为70.03%,分子质量范围为20.1~31.0 ku;与THA相比,ISP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达到ICP的峰值。小麦苗可作为制备冰结构蛋白的天然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苗 低温胁迫 冰结构蛋白 热滞活性 重结晶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及其改善措施的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队家 申俊敏 +4 位作者 刘海 李硕 王忠仁 姜艺 张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掉线事故的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事故类型,对现有高速公路路侧安全防护设施开展实地调查并进行了评价与优化设计,采用美国道路路侧安全评价软件RSAP对典型路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交通事故实际数... 通过对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掉线事故的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事故类型,对现有高速公路路侧安全防护设施开展实地调查并进行了评价与优化设计,采用美国道路路侧安全评价软件RSAP对典型路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交通事故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车辆掉线 路侧安全 RSAP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分析(一):单车和多车事故基本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俊敏 赵队家 +3 位作者 刘海 李硕 王忠仁 姜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2,共4页
选取山西省高速公路2008年至2010年期间多起车辆事故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按事故车辆数分为单车事故和多车事故,分析了事故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事故防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单车事故 多车事故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纵坡设计的安全评价——兼论中国纵坡最大坡长设计标准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队家 李硕 +2 位作者 刘海 王忠仁 姜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4,共8页
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纵坡设计的控制标准(如最大坡度、最小坡度和最大坡长)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对中国现有主要的卡车动力性能进行了调查,确定了不同类型卡车的平均质量/功率比(W/P);第三,对车辆爬坡能力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分析... 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纵坡设计的控制标准(如最大坡度、最小坡度和最大坡长)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对中国现有主要的卡车动力性能进行了调查,确定了不同类型卡车的平均质量/功率比(W/P);第三,对车辆爬坡能力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了绘制车辆爬坡速度-距离曲线的可行途径,并根据山西省交通量的实际车辆类型及其比率,推荐了山西省纵坡设计的代表性车型,在实测车辆速度的基础上,给出了代表性车型的速度-距离曲线。最后,根据允许车辆速度差的要求,为山西省高速公路纵坡设计提出了最大坡长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 最大坡度 最小坡度 最大坡长 允许速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的发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江龙 Ecichard A. Groll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低温热蒸汽来模拟废热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C)的热源,建立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通过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ORC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系统以R134a为工质运... 以低温热蒸汽来模拟废热作为有机朗肯循环(ORC)的热源,建立了以R134a为制冷剂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通过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ORC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将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系统以R134a为工质运行,可以达到8%的发电效率;当膨胀机进口的状态为饱和或者过热时,系统的热效率与发电量都会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系统压力较低的时候,系统的不可逆程度较大,系统效率会有较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有机朗肯循环 热力学分析 废热发电 低品位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安全评价——兼论中国平曲线设计及其标准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少文 李硕 +2 位作者 刘海 王忠仁 姜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共5页
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方法及其控制标准,包括超高、横向力系数和最小半径等;其次,根据山西省高速公路弯道交通事故的调查结果和弯道路面抗滑能力的测定,论证了在平曲线设计时,超高和横向力系数合理分配的重要性;最后... 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方法及其控制标准,包括超高、横向力系数和最小半径等;其次,根据山西省高速公路弯道交通事故的调查结果和弯道路面抗滑能力的测定,论证了在平曲线设计时,超高和横向力系数合理分配的重要性;最后,根据平曲线上车辆的运动方程,在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了高速公路平曲线超高和最小半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平曲线 最小半径 超高 横向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分析(二):车辆碰撞和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俊敏 赵队家 +3 位作者 刘海 李硕 王忠仁 姜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选取山西省高速公路2008年至2010年期间多起车辆事故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事故车辆的碰撞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时空分布,确定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事故发生规律。相关结论对于特殊路段事故防治和安全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车辆事故 碰撞特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原理和Kalman滤波器的实时模型修正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兴淮 徐赵东 Dyke Shirley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9-543,共5页
为了实时监测结构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计算速度快、易收敛的模型修正策略.首先通过计算瞬时能量来建立结构单元刚度和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结构瞬时能量代入Kalman滤波器中,根据每一时间步能量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差异进行修正... 为了实时监测结构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计算速度快、易收敛的模型修正策略.首先通过计算瞬时能量来建立结构单元刚度和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结构瞬时能量代入Kalman滤波器中,根据每一时间步能量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差异进行修正,得到结构的真实刚度;最后,以美国地震工程模拟中心数据库(NEES)中的美国某州际公路指示牌支撑桁架为例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无噪声干扰情况下,刚度发生20%,40%,60%,80%损伤的杆件和未发生损伤的杆件均能在0.4 s内从初始刚度收敛到各自的真实刚度;在5%随机噪声干扰下,利用该策略修正得到的刚度误差均小于12%;每一时间步所消耗的CPU时间远小于采样周期.因此,利用能量原理和Kalman滤波器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未知刚度的结构进行实时模型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模型修正 能量原理 KALMAN滤波器 损伤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变速率下乱向短纤维与网片复合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伟 刘志勇 齐承庆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8,共3页
对乱向短钢纤维与纤维网片复合增强混凝土(SFMRC)在低应变速率及高应变速率下的抗弯、抗剪强度、弯曲韧性及变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纤维与纤维网片复合增强混凝土不仅在低应变速率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在高应变速率下仍可表... 对乱向短钢纤维与纤维网片复合增强混凝土(SFMRC)在低应变速率及高应变速率下的抗弯、抗剪强度、弯曲韧性及变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纤维与纤维网片复合增强混凝土不仅在低应变速率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在高应变速率下仍可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向短纤维 纤维网片 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