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近发现的H_2O6_(16)-5_(23)脉泽速度时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德琳 B.E.Turner +1 位作者 吕静 周雪芽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0,共20页
本文作者用美国NRAO,GreenBank43m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13.7m射电望远镜,对新近发现的水616—523脉泽相隔约1年的三次观测结果作了本地静止标准速度时变的研究,在分析实测结果时采用了参量L... 本文作者用美国NRAO,GreenBank43m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13.7m射电望远镜,对新近发现的水616—523脉泽相隔约1年的三次观测结果作了本地静止标准速度时变的研究,在分析实测结果时采用了参量LSR速度延展(Vspd),相继两历元观测的谱征峰值速度极差(DV)和速度位移(DV).结果表明可将分析样本归纳为两类:A类,微弱多数样本的速度时变给出的谱征位移显示脉泽结的替代效应.这种情况是在观测波束内存在若干未分解的脉泽斑引起的,主要受制于共同激发源的简单运动;B类,余下的样本给出较大的速度极差,呈现脉泽结整体的运动,涉及激发源的加速和减速以及抽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水脉泽 激发源 成协分子外流 脉泽 速度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10个恒星形成区的H_2O脉泽源
2
作者 向德琳 B. E. Turner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7-94,共8页
一、引言目前得到公认的是大多数恒星在它们的最早期的演化中都经历一个非常高能的质量抛射阶段,即出现冷分子气体的大质量双极流。当发现了外流源靠近稠密核时,就认为原恒星体是嵌埋在分子核中。这些外流源看来似乎由恒星风驱动。它们... 一、引言目前得到公认的是大多数恒星在它们的最早期的演化中都经历一个非常高能的质量抛射阶段,即出现冷分子气体的大质量双极流。当发现了外流源靠近稠密核时,就认为原恒星体是嵌埋在分子核中。这些外流源看来似乎由恒星风驱动。它们值得注意的其它表现形式包括有高速H_2O脉泽在内的快速移动的HH天体,冲激波激发的分子氢发射区和光子可见喷流等。光学观测提供的实例是最近形成的低质量和中等质量恒星的星风和演化的质量外流阶段现象,射电和红外观测提供的证据是外流可能与大质量星的形成成协,特别是在明亮的嵌埋天体周围发现了高速H_2O脉泽后导致产生这样的看法:很稠密(10~7-10~8cm^(-3)),很紧凑(10-100A.U.)的脉泽'结'(maser'knot')是在强恒星风中被加速到50-100kms^(-1)的,实际上,低光度的H_2O脉泽与HH天体成协说明它们可能是在年轻星周围的外流源中观测到的在不同演化阶段的非常类似的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H_2O脉泽 分子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超光速源3C345中射电节点的运动
3
作者 钱善瑎 A.Witzel +3 位作者 T.Krichbaum A.Quirrenbach C.A.Hummel J.A.Zensus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9-379,共11页
在典型的视超光速源3C345中有两个射电节点C_4和C_5,沿着不同的弯曲轨道运动,并且在靠近核心处它们的运动出现加速.本文对这些观测到的运动特性提出一种解释.我们假定视超光速节点是沿着喷流内的螺旋形磁力线运动的.在简化的几何学考虑... 在典型的视超光速源3C345中有两个射电节点C_4和C_5,沿着不同的弯曲轨道运动,并且在靠近核心处它们的运动出现加速.本文对这些观测到的运动特性提出一种解释.我们假定视超光速节点是沿着喷流内的螺旋形磁力线运动的.在简化的几何学考虑和小视角观测的情况下,用适当形式的螺旋磁场和空间速度,对节点C_4和C_5的视轨道和视运动速度可得到很好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外 射电源 类星体 视超光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