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对外强迫低频遥响应的数值模拟 Ⅰ:对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肖子牛 李崇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07-717,共11页
本文通过在IAP-GCM上实现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SSTA的响应,着重讨论了大气遥响应的性质和演变过程. 数值模拟清楚地表明,大气对异常外源的响应主要是一种具有30—60天周期的低频遥响应.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这... 本文通过在IAP-GCM上实现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SSTA的响应,着重讨论了大气遥响应的性质和演变过程. 数值模拟清楚地表明,大气对异常外源的响应主要是一种具有30—60天周期的低频遥响应.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这种强迫响应的30—60天低频振荡的结构及活动,可以清楚看到它与大气中实际存在着的30—60天振荡极为相似.因此也可以认为,大气对海温异常的强迫遥响应是激发产生全球大气30—60天振荡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数值模拟 低频振荡 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外强迫低频遥响应的数值模拟——Ⅱ:对欧亚中高纬“寒潮”异常的响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崇银 肖子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23-531,共9页
本文通过用IAP GCM所作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外强迫在全球大气中激发的响应.结果清楚表明,同赤道地区的热源强迫一样,中高纬度地区的外强迫也可以在全球大气中产生低频遥响应;通过低频波列EAP,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 本文通过用IAP GCM所作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外强迫在全球大气中激发的响应.结果清楚表明,同赤道地区的热源强迫一样,中高纬度地区的外强迫也可以在全球大气中产生低频遥响应;通过低频波列EAP,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寒潮异常可以对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气运动及全球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对30—60天振荡的强迫激发来讲,地球大气的气候基本态是极为重要的,热带大气对于全球大气的低频振荡活动具有尤为突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强迫 寒潮 低频遥响应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0年前古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会军 曾庆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3-321,共9页
本文用大气物理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9000年前一月份和七月份的古气候.得出:北半球夏季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引起的比现在多7%的太阳辐射使得温度升高了,尤其是高纬地区,海陆对比的加强又增强了季风,季风区域降水增加了;而冬... 本文用大气物理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9000年前一月份和七月份的古气候.得出:北半球夏季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引起的比现在多7%的太阳辐射使得温度升高了,尤其是高纬地区,海陆对比的加强又增强了季风,季风区域降水增加了;而冬季因为太阳辐射在北半球减少了7%,温度变低了.这些结果与现有的古气候证据相一致,并与其他模拟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季风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压切变基流中横波型扰动的特征波动──Ⅰ:谱点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立凤 张铭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1-580,共10页
文中对谱点的分布作了定性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当基流存在切变时,无论是重力惯性波还是涡旋波都存在连续谱。在通常的环境下,对天气尺度的扰动,3支波动的连续谱不重叠,3支波动明显可分;当扰动尺度小于临界波长l0时,可出现... 文中对谱点的分布作了定性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当基流存在切变时,无论是重力惯性波还是涡旋波都存在连续谱。在通常的环境下,对天气尺度的扰动,3支波动的连续谱不重叠,3支波动明显可分;当扰动尺度小于临界波长l0时,可出现涡旋波和一支重力惯性波的两波连续谱区的重叠,当扰动尺度小于l0/2时,可出现涡旋波和一对重力惯性波的三波连续谱区的重叠,此时两种波动不可分。当出现重叠谱时,若出现不稳定扰动,其频率的实部落在重叠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波动 离散谱 斜压切变基流 横波型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对台风的响应注记──Ⅰ.大亚湾海况对8708和8710号台风的综合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立 许金殿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根据大亚湾海洋生态零点调查获得的水温、海流、潮位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1987年8月间大亚湾对8708和8710号台风的综合响应。结果显示,台风期间除增水外,整个大亚湾的水文结构因台风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湾内... 根据大亚湾海洋生态零点调查获得的水温、海流、潮位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1987年8月间大亚湾对8708和8710号台风的综合响应。结果显示,台风期间除增水外,整个大亚湾的水文结构因台风的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湾内垂直环流改变,海水层化消失,以及总体水温升高。分析表明,台风作用下垂直环流的调整可能是造成台风过程中大亚湾层化消失、总体水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陆地边界的存在显然改变了海洋对热带风暴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海况 海湾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温异常对台风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吴国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本文利用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的低分辨气候模式进行数值试验,以研究海温异常对台风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恒定8月气候条件和海表温度(SST).海温异常(SSTA)被置于北太平洋不同区域.结果表明,台风生成频率在暖SSTA区明显增加.这是由于... 本文利用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的低分辨气候模式进行数值试验,以研究海温异常对台风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恒定8月气候条件和海表温度(SST).海温异常(SSTA)被置于北太平洋不同区域.结果表明,台风生成频率在暖SSTA区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暖SSTA区低层辐合的增强一方面使低空气旋式环流和高空反气旋式环流加大,另一方面导致低层水汽向该区辐合,使潜热释放加强,对流加剧所致.此一机制被用于解释台风频率和ENSO事件的相关.在冷ENSO年份,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台风增多不仅是由于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冷,还与西太平洋SST异常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异常 台风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流加速产生的高空锋生和低空锋生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勇红 张可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2-463,共12页
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证实了曾庆存提出的一种锋生机制,即高空急流加速或高空动量输入通过地转适应过程造成高空锋生.我们采用二维非弹性数值模式模拟了五种急流加速分布产生的锋生过程:三个低空锋生,分别由中尺度地面、中尺度低空和次天... 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证实了曾庆存提出的一种锋生机制,即高空急流加速或高空动量输入通过地转适应过程造成高空锋生.我们采用二维非弹性数值模式模拟了五种急流加速分布产生的锋生过程:三个低空锋生,分别由中尺度地面、中尺度低空和次天气尺度低空急流加速产生;二个高空锋生,分别由高空次天气尺度和天气尺度急流加速产生.模拟的结果表明:(1)通过地转适应产生的位温梯度的大小依赖于急流的空间结构以及Rossby变形半径和急流扰动尺度的比值,比值越大,适应锋生越强.(2)在相同的尺度条件下急流加速产生的高空锋生比低空锋生更强.(3)地转适应过程将加速的高空急流动量向下层传输,使锋区变陡并向对流层中、下层延伸,这种对流层高低层的非地转耦合可能是低空急流形成的另一种机制.(4)在模拟的五个过程中急流振荡的主频率约是惯性频率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 高空 锋生 低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近岸海流数值计算模式的开边界条件
8
作者 郭冬建 曾庆存 李荣凤 《热带海洋》 CSCD 1999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了计算的省时性,IAP近岸海流数值模式采用了分解算法,即将控制方程分解为3个过程并用不同的时间步长进行积分。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分解后的控制方程作局地线性化,得到了适合不同过程的开边界条件。对于适应过程,控制方程变换为... 为了计算的省时性,IAP近岸海流数值模式采用了分解算法,即将控制方程分解为3个过程并用不同的时间步长进行积分。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分解后的控制方程作局地线性化,得到了适合不同过程的开边界条件。对于适应过程,控制方程变换为等价的表示沿不同方向传播波动的特征方程。传出计算区域的波动用特征方程来描述,而传入波动则由无反射边界条件来消除。对于演变过程,求出了解析形式的通解。在流出点上,边界条件可以借助解析解由上一时刻区域内部或边界上的已知值求得;而在流入点上,边值保持定常。对于耗散过程,不需要边界条件。最后对所提出的开边界条件进行了数值检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海流 数值模式 分解算法 开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海流方程三系数谱模式的多态解问题
9
作者 季仲贞 郑朝洲 季素贞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研究一个带强迫、耗散的非线性准地转海流方程三系数低谱模式的多态解问题,着重讨论了类似热带气旋下的海流状况,给出了多态解与Rossby数(R)和底摩擦参数(ε)的依赖关系图。看到在R<0.5和ε<0.22的范围内有1个近似三角形的区... 本文研究一个带强迫、耗散的非线性准地转海流方程三系数低谱模式的多态解问题,着重讨论了类似热带气旋下的海流状况,给出了多态解与Rossby数(R)和底摩擦参数(ε)的依赖关系图。看到在R<0.5和ε<0.22的范围内有1个近似三角形的区域存在3个平衡解,其中有2个解是稳定的,另1个是不稳定的。稳定平衡解的特征是其展开系数A很大或B较大;而不稳定解是A和B均较小。它们分别反映了风应力反馈给海洋的能量较多或较小,并且A大时解的稳定性比B大时的稳定性要稳靠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 方程 低谱模式 多态解 平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