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苗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昭萍 姜波 +3 位作者 孔令峰 于瑞海 王如才 郭希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2-746,共5页
利用引进美国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雄贝与我国的二倍体雌贝杂交 ,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牡蛎苗种。杂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为 48.2 7%,对照组为 80 .5 3 %,杂交组较低的受精率可能与四倍体雄贝的精子活力及精子数量有关。杂... 利用引进美国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雄贝与我国的二倍体雌贝杂交 ,规模化培育全三倍体牡蛎苗种。杂交组的平均受精率为 48.2 7%,对照组为 80 .5 3 %,杂交组较低的受精率可能与四倍体雄贝的精子活力及精子数量有关。杂交组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和变态率分别为 81.10 %,42 .3 %和 1.82 %,对照组分别为 79.96%,3 7.0 %和1.80 %。杂交组共培育出稚贝 12 0 0万粒。不同时期取样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组的三倍体率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四倍体 二倍体 杂交 全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皱纹盘鲍人工群体内个体大小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博 刘晓 +2 位作者 张国范 赵洪恩 郭希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从以日本野生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为亲本进行群体繁殖所得人工群体的子1代中分别选择大(BI)、中(ME)、小(SM)等3个子群体各20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用11条随机引物及7个双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3条DNA片段,其中总群体多... 从以日本野生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为亲本进行群体繁殖所得人工群体的子1代中分别选择大(BI)、中(ME)、小(SM)等3个子群体各20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用11条随机引物及7个双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3条DNA片段,其中总群体多态性片段数为110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72.37%。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用TFPGA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SM与ME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BI的遗传距离相差较大;(2)子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7.64%,表明各个子群体间在遗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子群体进行选择将有一定的意义;(3)各子群体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子群体BI、ME、SM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为 0.2063、0.2358和 0.2363,表明 BI子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纯合度,在选择育种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人工群体 个体 遗传 变异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遗传分化系数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整倍体太平洋牡蛎的存活、生长与性腺发育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昭萍 郭希明 +1 位作者 张筱兰 李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47-452,共6页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非整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与三倍体个体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非整倍体 存活 生长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