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强动压软弱煤层沿空煤巷煤柱宽度及非对称控制研究
1
作者 吕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针对深部强动压软弱煤层沿空掘巷留设煤柱及其围岩支护系统极易发生大范围失稳破坏难题,以东庞矿深部水平沿空煤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获得了上覆基本顶岩层断裂线位置,明晰了煤柱尺寸与内、外应力场及极限平衡区宽度之间的... 针对深部强动压软弱煤层沿空掘巷留设煤柱及其围岩支护系统极易发生大范围失稳破坏难题,以东庞矿深部水平沿空煤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获得了上覆基本顶岩层断裂线位置,明晰了煤柱尺寸与内、外应力场及极限平衡区宽度之间的数值关系;引入偏应力分析指标,模拟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下的沿空掘巷围岩偏应力与塑性破坏场响应特征,确定了深部强动压软弱煤层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为7 m。基于7 m煤柱宽度情况下,模拟研究了回采期间超前工作面不同位置处的巷道围岩偏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状态,确定了超前工作面单体支柱加强范围;得出了掘巷稳定后其顶板、实体煤及煤柱帮塑化程度与偏应力峰值带边界线位置;明确了沿空巷道煤柱侧是围岩控制的关键区,阐述了掘巷支护设计时需将锚索穿过围岩偏应力峰值带边界线于围岩深部较完整区内的围岩控制对策,提出了“巷帮非对称槽钢桁架锚索网+顶板槽钢桁架锚索联合点锚索+局部破碎区注浆改性+单体液压支柱超前支护”的围岩综合治理技术。工程实践表明,研究所确定的7 m宽煤柱及围岩综合治理技术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深部强动压软弱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煤层 强动压 沿空掘巷 窄煤柱 非对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充填开采智能感知及数据融合决策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王毅颖 张冬一 +1 位作者 杨军辉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煤炭行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充填采煤是充填开采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必然选择。针对智能化充填采煤,构建了包含泛在感知、网络、数据、平台层的智能化充填开采系统架构,建立了涵盖煤矿地质变化、充填采煤过程...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煤炭行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充填采煤是充填开采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必然选择。针对智能化充填采煤,构建了包含泛在感知、网络、数据、平台层的智能化充填开采系统架构,建立了涵盖煤矿地质变化、充填采煤过程中的多元化感知要素、独立且强实时性的智能感知系统,提出了基于最短距离聚类数据级和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和决策方法,为智能化充填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开采 智能化充填采煤 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匹配的矿井排水系统故障诊断算法
3
作者 郭激光 常树峰 +2 位作者 张文锋 王亮 田坤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1,共6页
矿井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故障的发生会导致排水系统运行异常,进而影响生产安全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匹配的矿井排水系统故障诊断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传感器获取到实时的矿井排水系统数据,并... 矿井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故障的发生会导致排水系统运行异常,进而影响生产安全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匹配的矿井排水系统故障诊断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传感器获取到实时的矿井排水系统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多尺度特征匹配方法,将数据特征映射到不同的尺度空间中。在每个尺度空间中,通过构建特征匹配模型,将当前数据与已知的正常运行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引入集成学习方法,通过集成多个尺度空间的特征匹配结果,并利用投票机制进行综合决策,最终确定矿井排水系统的故障类型和位置。研究表明:所提算法在矿井排水系统故障诊断方面具有良好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高效地检测故障,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矿井排水系统问题,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排水系统 多尺度特征匹配 故障诊断 集成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改进Transformer的煤自燃温度预测模型
4
作者 童保国 姜福领 +2 位作者 毕寸光 王亮 田坤云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5-280,共6页
及时准确地预测煤自燃温度对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传统预测方法存在数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改进Transformer的煤自燃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从时... 及时准确地预测煤自燃温度对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传统预测方法存在数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改进Transformer的煤自燃温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从时间维度捕获给定煤自燃温度文本数据中的时序特征,强化模型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长距离依赖性建模能力;然后,将LSTM网络的输出作为Transformer网络的输入,充分利用Transformer网络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对时序特征的上下文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压缩,细粒度地捕获煤自燃温度文本数据在时序维度的特征全局关联性;最后,将集成LSTM上下文时序和Transformer位置编码强化后的特征作为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下一时刻的煤自燃温度。通过在开源的某矿煤自燃发火试验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所提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3个指标上分别实现了10.62、6.04%和25.19%的性能值,优于当前主流的时间序列神经网络LSTM、GRU、BiLSTM,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温度预测 TRANSFORMER LSTM 时序维度 位置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矿用牵引车新型吸振碰头的设计研究
5
作者 牛子轩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74-77,共4页
针对冀中能源东庞矿矿用无极绳牵引车碰撞掉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振碰头装置,基于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了该吸振碰头的详细结构,并在Solidworks/Simulation模块分析了关键部件碰头挡板和自锁销轴在100 kN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位移情... 针对冀中能源东庞矿矿用无极绳牵引车碰撞掉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振碰头装置,基于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了该吸振碰头的详细结构,并在Solidworks/Simulation模块分析了关键部件碰头挡板和自锁销轴在100 kN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位移情况,确保吸振碰头在碰撞中的安全性。经东庞矿井下现场应用实践证明,矿用牵引车新型吸振碰头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牵引车掉道的事故发生率,为煤矿井下无极绳牵引车的安全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牵引车 吸振 碰头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浮物累积及密度模型推导可选性曲线的方法
6
作者 路子龙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27-129,134,共4页
选煤常用H-R曲线来描述原煤的可选性,包含浮物累计曲线、沉物累计曲线、基元灰分曲线、密度曲线、临近物含量曲线。首先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浮物累计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浮物累计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数学模型推算出其... 选煤常用H-R曲线来描述原煤的可选性,包含浮物累计曲线、沉物累计曲线、基元灰分曲线、密度曲线、临近物含量曲线。首先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浮物累计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浮物累计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数学模型推算出其他的曲线。其中,基元灰分曲线是一条微分曲线,一般采用近似的方法进行基元灰分曲线的绘制和基元灰分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利用浮物累计曲线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导的方法获得了基元灰分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减少了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灰分曲线 微分曲线 数学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庞矿西庞井地面区域治理底板承压水技术研究
7
作者 马洪飞 底俊臣 +2 位作者 王国牛 牛延汀 李书宾 《建井技术》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东庞矿西庞井9303工作面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原始突水系数为0.094~0.126MPa/m,存在高承压岩溶含水层,严重威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地面区域治理底板承压水改造段的设计深度为12.0~25.0m,改造后的设计隔水层... 东庞矿西庞井9303工作面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原始突水系数为0.094~0.126MPa/m,存在高承压岩溶含水层,严重威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地面区域治理底板承压水改造段的设计深度为12.0~25.0m,改造后的设计隔水层厚度为51.0~64.0m,改造后的突水系数为0.081~0.076MPa/m。通过现场实测,对奥灰底板承压水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际进入奥灰含水层深度为10.7~24.2m,改造后隔水层厚度为50.8~64.3m;注浆段终压均在6MPa以上,注浆结束时泵量达到35L/min以下,符合注浆结束标准;底板含水层治理后的突水系数为0.073~0.085MPa/m,小于0.100MPa/m,满足工作面安全采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底板承压水 地面区域治理 隔水层厚度 突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过废弃巷顶板微震时空演化机制及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党育 盖秋凯 +4 位作者 黄磊 李玉宝 沈星宇 赵立松 彭中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05-3818,共14页
研究过废弃巷期间顶板微震响应的时空演化,对于掌握顶板岩层的损伤程度与运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庞煤矿9212工作面过废弃巷为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微震监测对研究阶段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阶段微震事件的平面、剖面分布以及空间位... 研究过废弃巷期间顶板微震响应的时空演化,对于掌握顶板岩层的损伤程度与运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庞煤矿9212工作面过废弃巷为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微震监测对研究阶段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阶段微震事件的平面、剖面分布以及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能量离散系数(A_(E))和空间双因子(S,α)研究了顶板微震事件的能量差异与聚集特征;之后应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并基于脆弱性指数法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模型;最后使用GIS技术绘制3个阶段的危险性等级分区图。研究表明:①工作面过废弃巷期间共划分为3个研究阶段,分别为正常开采阶段、废弃巷超前影响阶段和过废弃巷阶段,各阶段分别以“低频次、低能量”、“低频次、高能量”、“高频次、高能量”为主要微震响应特征;②顶板关键层破断前,存在前后2个A_(E)异常区,前异常区以应力异常作为主要诱发因素,导致A_(E)突增到7以上,后异常区以周期来压作为直接诱因,引发连续性的大规模强震,其重要征兆为前异常区结束并出现A_(E)骤降的突变;③角度因子α一般集中在30°~60°,但在周期来压时α<30°,且关键层破断前的α会以>60°的高角度向上孕育,然后以<30°的小角度发生破断;面积因子S在高位关键层破断以及周期来压时会出现瞬时突增,而低位关键层超前断裂所导致的S较小,但煤岩体破碎程度较大;④3个研究阶段共划分为6个危险性等级,其中红色“Ⅰ级”危险区域发生顶板整体垮落以及大面积来压的可能性最大,其主要集中在过废弃巷阶段煤层上方0~60 m以及废弃巷超前影响阶段的顶板0~30 m内,并呈现上小、下大的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巷 微震 时空演化 危险性评价 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顶板定向长钻孔布置参数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周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为了研究顶板定向长钻孔的布孔参数,以东庞矿2121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布置方式下顶板长钻孔的瓦斯抽采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法向间距2 m、水平间距3 m”的钻孔布置方式。根据21215工作面... 为了研究顶板定向长钻孔的布孔参数,以东庞矿2121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布置方式下顶板长钻孔的瓦斯抽采模型,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法向间距2 m、水平间距3 m”的钻孔布置方式。根据21215工作面裂隙带高度设计了钻孔的布置参数,同时利用钻孔水平位置理论确定公式验证了布孔参数的可行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定向长钻孔抽采存在稳定阶段和衰减阶段,在衰减阶段钻孔抽采效果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钻孔高度降低,钻孔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的。从整体来看,在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0.4%,处于较低水平,说明顶板定向钻孔抽采效果较好,采用该布置方式有效解决了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长钻孔 钻孔布置方式 钻孔布置参数 上隅角 抽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复杂工况下MG500/1130-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适应性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欣 苏忠武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102-104,47,共4页
东庞煤矿S2704工作面配套MG500/1130-WD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提高现有MG500/1130-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对极复杂工况的适应性,针对该型采煤机在大倾角、大俯采工况下暴露出的问题,对采煤机的牵引电机... 东庞煤矿S2704工作面配套MG500/1130-WD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提高现有MG500/1130-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对极复杂工况的适应性,针对该型采煤机在大倾角、大俯采工况下暴露出的问题,对采煤机的牵引电机、泵箱、行走机构、牵引部、摇臂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成功解决了采煤机使用中的牵引力不足、油泵吸空、导向靴、平滑靴频繁损坏以及牵引部、摇臂的局部润滑问题,提高了该型号采煤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俯采 大倾角 采煤机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孔单渗透模型确定有效抽采半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风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04-107,111,共5页
针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所得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大于现场实测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双孔单渗透模型的煤层瓦斯运移控制方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模型条件下... 针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所得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大于现场实测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双孔单渗透模型的煤层瓦斯运移控制方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模型条件下瓦斯压力分布规律,发现同一抽采时间下,采用单孔单渗透模型计算瓦斯压力分布曲线位于双孔单渗透模型下方,表明距钻孔同一位置单孔单渗透模型瓦斯压力小于双孔单渗透模型。现场实测结果显示,抽采30、60、90 d时的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分别为2.64、3.46、4.05 m,采用双孔单渗透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最大误差仅为3.95%,更加符合实际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抽采半径 理论分析 双孔单渗透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下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奥灰富水性探测新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钦锋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24-26,30,共4页
系统论述了大面积采空区下煤田地质勘探引进应用的石油地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奥灰富水性探测新技术,并阐述一系列的针对诸多技术难点采取的精准关键技术对策,包括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优势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系... 系统论述了大面积采空区下煤田地质勘探引进应用的石油地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奥灰富水性探测新技术,并阐述一系列的针对诸多技术难点采取的精准关键技术对策,包括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优势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系列地震资料的关键处理技术和精细解释关键技术,分析总结并提出认识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高精度 采空区下 富水性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庞矿含夹矸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13
作者 姜周民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99-101,106,共4页
东庞矿2616工作面煤层含有1层夹矸,为了确定瓦斯抽采方式,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瓦斯抽采钻孔的布置位置及钻孔间距。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抽采钻孔之间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为了保障前期预抽和边采边抽效果,应将钻孔布置在夹矸附近,... 东庞矿2616工作面煤层含有1层夹矸,为了确定瓦斯抽采方式,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瓦斯抽采钻孔的布置位置及钻孔间距。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抽采钻孔之间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为了保障前期预抽和边采边抽效果,应将钻孔布置在夹矸附近,钻孔间距不能大于4.2 m,考虑到抽采时间,最终确定钻孔位于夹矸上方0.1 m处,钻孔间距为3.5 m。残余瓦斯含量检测及回采期间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浓度监测显示,工作面抽采率大于30%,工作面瓦斯浓度不超过0.4%、上隅角瓦斯浓度不超过0.6%,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矸 瓦斯抽采 钻孔位置 钻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煤厚硬基本顶沿空掘巷煤柱宽度优化与控制技术
14
作者 吕风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5-9,共5页
本文以东庞矿2122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现场实践等多重方法,研究采场覆岩破断规律与巷道围岩破坏机制,确定了软煤厚硬基本顶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为7 m,并对其支护技术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理... 本文以东庞矿2122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现场实践等多重方法,研究采场覆岩破断规律与巷道围岩破坏机制,确定了软煤厚硬基本顶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为7 m,并对其支护技术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理论计算显示,窄煤柱合理宽度范围为4.94~8.1 m;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7~9 m煤柱尺寸时,煤柱和巷道上方围岩塑性区区域减小,弹性核区范围扩大,有利于锚杆索在顶板中的锚固;③工程实践表明,7 m窄煤柱及软煤沿空巷道综合控制技术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大变形,巷道断面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煤层 厚硬基本顶 沿空掘巷 小煤柱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源型企业生态工程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泽华 陈建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01,共5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资源型企业的发展,非再生资源短缺与耗竭状况凸显,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非常严峻。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企业作为京津冀共生体中的基本单元,在京津冀生态...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资源型企业的发展,非再生资源短缺与耗竭状况凸显,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非常严峻。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企业作为京津冀共生体中的基本单元,在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型企业生态工程以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重视符合人性化和生态要求的设计,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协调,旨在提升企业的生命力与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资源型企业实施生态工程,必须以"绿水青山"理念为引领,树立全员生态责任意识,加强生态工程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生态恢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文明 协同发展 资源型企业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动筛跳汰机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彦辉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4期89-91,共3页
基于煤炭入洗前初选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是煤炭深度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关键,它既可以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又能筛选出大量矸石,从而提高利用率,降低煤炭成本。为了满足绿色高效高产矿井的发展,东庞矿原煤入... 基于煤炭入洗前初选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是煤炭深度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关键,它既可以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又能筛选出大量矸石,从而提高利用率,降低煤炭成本。为了满足绿色高效高产矿井的发展,东庞矿原煤入洗准备车间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采用了液压动筛跳汰机Romjig20500808_3系统,经过实际运行和技术优化改造,表明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满足了日常生产的需求,推动了企业的提质创效和绿色矿山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动筛跳汰机 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SN2828型三质体智能脱泥细筛在西庞洗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刚 王磊 卢志明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
为解决击打式固定弧形筛筛下“跑粗”、筛上“夹细”导致的粗精煤泥灰分、水分偏高的问题,并避免系统内形成不必要内循环,西庞洗煤厂通过充分调研国内常见粗精煤泥脱水工艺、设备,综合考虑现有场地条件,在不改变脱泥筛+煤泥离心机脱水... 为解决击打式固定弧形筛筛下“跑粗”、筛上“夹细”导致的粗精煤泥灰分、水分偏高的问题,并避免系统内形成不必要内循环,西庞洗煤厂通过充分调研国内常见粗精煤泥脱水工艺、设备,综合考虑现有场地条件,在不改变脱泥筛+煤泥离心机脱水工艺的条件下,以三质体智能脱泥细筛替代原击打式固定弧形筛进行了技改。技改实践表明:相较改造前,改造后的三质体智能脱泥细筛筛上物中<0.25 mm粒级的产率减少了10.70个百分点,筛上物灰分降低了0.85个百分点;筛下物中>0.25 mm粒级的产率减少了46.24个百分点,尤其是>0.5 mm粒级的产率减少了9.03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改造前粗煤泥脱泥、脱水环节存在的问题,不仅可避免重介“背灰”,而且并有利于改善浮选柱分选条件。三质体智能脱泥细筛在西庞洗煤厂的成功应用可为存在类似问题选煤厂的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脱水 脱泥降灰 弧形筛 三质体智能脱泥细筛 分级效率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刚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16-118,122,共4页
为了实现显德汪矿1614大倾角不规则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在分析工作面开采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支架稳定性及扇形回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采取提高支架初撑力,增大支架与顶底板摩擦系数等措施可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扇形... 为了实现显德汪矿1614大倾角不规则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在分析工作面开采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支架稳定性及扇形回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采取提高支架初撑力,增大支架与顶底板摩擦系数等措施可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扇形区域调采期间及老巷附近的顶板控制,最终实现了1614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大倾角 扇形区域 调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志明 呼得喜 +1 位作者 张明刚 王磊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89-94,共6页
粗煤泥的回收是选煤厂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为了解决粗煤泥回收过程中的跑水、跑粗问题,确保粗煤泥的灰分、水分、回收率等工艺指标,基于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设备特点,提出了将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用于粗煤泥脱泥降灰、脱水、深度回收等... 粗煤泥的回收是选煤厂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为了解决粗煤泥回收过程中的跑水、跑粗问题,确保粗煤泥的灰分、水分、回收率等工艺指标,基于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设备特点,提出了将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用于粗煤泥脱泥降灰、脱水、深度回收等工艺。应用实践表明,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脱泥效率可达85%左右,有效地保证了筛上产品灰分、水分及回收率。通过与振动弧形筛、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的比较,指出了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脱水、脱泥、粗煤泥回收以及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大型化、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今后粗煤泥回收工艺向智能、高效、节能方向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回收 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 精煤泥脱泥降灰 中矸煤泥脱水 粒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顺层钻孔煤炭自燃事故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正旺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91-94,共4页
随着瓦斯抽采在矿井瓦斯治理上的不断应用,许多高瓦斯矿井已经将瓦斯抽采作为瓦斯防治的治本之措,但煤层钻孔易发生钻孔煤炭自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以东庞矿2902A工作面为例,介绍了高瓦斯矿井中自燃煤层顺层钻孔煤炭... 随着瓦斯抽采在矿井瓦斯治理上的不断应用,许多高瓦斯矿井已经将瓦斯抽采作为瓦斯防治的治本之措,但煤层钻孔易发生钻孔煤炭自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以东庞矿2902A工作面为例,介绍了高瓦斯矿井中自燃煤层顺层钻孔煤炭自燃的治理技术及防范措施,为其他类似矿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瓦斯防治 煤炭自燃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