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Ⅱ.牲畜及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2
1
作者 何金戈 邱加闽 +5 位作者 刘凤洁 陈兴旺 刘大伦 陈卫东 张奕 Schantz Pet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hinococcus,Ce)感染率为 5 0 8% ,3头感染多房棘球蚴 (Alveolarechinococcus,Ae)感染率为 0 7%。在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 (Ochotonacurzoniae)Ae感染率为 5 6 % (13/2 33) ,灰尾兔 (Lepusoiostolus)Ae感染率为 7 1% (1/14) ,松田鼠 (PitymysireneThomas)Ae感染率为 2 5 % (3/12 ) 检查小家鼠 (Musmusculus) 70只未发现感染。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两种棘球绦虫感染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Eg)感染率为 13 2 % (7/16 )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率 16 98% (9/16 ) ,未发现混合感染犬。藏狐 (Vulpesferrilata)的Em感染率为 44 4%(76 /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泡球蚴病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Ⅰ.囊型包虫病与泡型包虫病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 被引量:36
2
作者 邱加闽 刘凤洁 +5 位作者 Schantz Peter Akira Ito Carol Delker 何金戈 张奕 陈兴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报告四川西部藏区两型包虫病(Hydatidosis,HD)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在石渠县与甘孜县的8个调查点,采用以B超与X光检查为主,辅以Dot-ELISA与Eml8blot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3999人的检查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4.03%。其中细... 本文报告四川西部藏区两型包虫病(Hydatidosis,HD)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在石渠县与甘孜县的8个调查点,采用以B超与X光检查为主,辅以Dot-ELISA与Eml8blot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3999人的检查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4.03%。其中细粒棘蚴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2.13%,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si,AE)1.90%。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显示中老年是高发人群。CE患者平均年龄38.8岁,AE为45.6岁。在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纯牧业乡的病情尤为严重,牧区>城区>农区的这种趋势极为明显。职业分布显示牧民是高危人群,HD感染率达7.01%—13.53%。AE患者亦以牧民最多,石渠县与甘孜县牧民AE感染率分别达6.06%、4.46%。此外,人群中文盲及受教育程度低者患者较多,随着文化水平提高人群感染率逐渐降低的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率 分布趋势 包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