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南海形成的影响研究: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建华
夏斌
+2 位作者
张宴华
王喜臣
林洁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3,共7页
中国南海新生代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其形成演化受三大板块复杂动力学过程和相互间作用所制约,尤其是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硬”碰撞及随后的楔入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对该次碰...
中国南海新生代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其形成演化受三大板块复杂动力学过程和相互间作用所制约,尤其是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硬”碰撞及随后的楔入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对该次碰撞对南海形成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模型东-东南边界为自由边界和考虑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的支持应力边界条件两种情形下,均能引起构造物质或地幔流向南东、南逃逸,在南海地区产生足够的侧向挤出和南北向的剪切,从而在该地区导致广泛的南北向拉张,这些极有利于南海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边缘海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丽水-椒江凹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油气运聚关系探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胜利
夏斌
+1 位作者
胡振华
张宴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根据前人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地质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指出新生代的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处于张性应力场中,应力场是控制该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采用Maxwell粘弹性模型,对新生代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瓯江运动期,丽水...
根据前人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地质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指出新生代的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处于张性应力场中,应力场是控制该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采用Maxwell粘弹性模型,对新生代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瓯江运动期,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右旋拉张环境;玉泉期的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弱拉张环境。研究表明丽水西次凹LS36-1-1井以西,MYF-1井以南的缓坡带是比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灵峰凸起带因为应力值偏高有可能导致运移到此处的油气已经沿断层逸散或者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应力场
数值模拟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南海形成的影响研究: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谢建华
夏斌
张宴华
王喜臣
林洁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csiro exploration & mining po box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3,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117)
文摘
中国南海新生代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其形成演化受三大板块复杂动力学过程和相互间作用所制约,尤其是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硬”碰撞及随后的楔入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对该次碰撞对南海形成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模型东-东南边界为自由边界和考虑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的支持应力边界条件两种情形下,均能引起构造物质或地幔流向南东、南逃逸,在南海地区产生足够的侧向挤出和南北向的剪切,从而在该地区导致广泛的南北向拉张,这些极有利于南海的打开。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边缘海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Keywords
the South China Sea
Marginal Sea
numerical simulation
de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丽水-椒江凹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油气运聚关系探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胜利
夏斌
胡振华
张宴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csiro
exploration
&
mining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Z-SW-117)资助
文摘
根据前人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地质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指出新生代的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处于张性应力场中,应力场是控制该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采用Maxwell粘弹性模型,对新生代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瓯江运动期,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右旋拉张环境;玉泉期的丽水-椒江凹陷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弱拉张环境。研究表明丽水西次凹LS36-1-1井以西,MYF-1井以南的缓坡带是比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灵峰凸起带因为应力值偏高有可能导致运移到此处的油气已经沿断层逸散或者被破坏。
关键词
构造
应力场
数值模拟
油气运聚
Keywords
tectonic
stress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南海形成的影响研究: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谢建华
夏斌
张宴华
王喜臣
林洁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丽水-椒江凹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油气运聚关系探讨
张胜利
夏斌
胡振华
张宴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