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2012年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成功举办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0,共1页
2012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于8月20~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主办,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承办。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中国石... 2012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于8月20~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主办,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承办。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理事会、物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以及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等单位5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技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物探 CNPC 中国石油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条件下部分饱和砂岩速度实验结果及理论解释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继新 王尚旭 俞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在实验高频条件下,对储层砂岩样品采用常规饱和方法得到的弹性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样式,不同于地震勘探中用有效流体模型给出的理论结果,这种差异在低围限压力下更为明显。本文在变压力条件下,对部分饱和储层砂岩的纵、横... 在实验高频条件下,对储层砂岩样品采用常规饱和方法得到的弹性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变化呈现出复杂的样式,不同于地震勘探中用有效流体模型给出的理论结果,这种差异在低围限压力下更为明显。本文在变压力条件下,对部分饱和储层砂岩的纵、横波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及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实验高频条件下,两种不同孔隙尺度上流体分布的不均匀性明显影响实验结果,也是实验结果与有效流体模型理论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孔隙尺度上纵横比较小的裂隙中的饱和流体在高频条件下非“弛豫”作用对弹性波速度存在影响;较大尺度上(包含多个孔隙)孔隙流体不均匀的斑块分布对纵波速度存在影响。因此不论在实验室条件下,或是在实际地震勘探中分析弹性波速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速度 部分饱和砂岩 储层砂岩 孔隙流体分布 高频条件 流体砂岩 系统实验 饱和砂岩 压力条件 理论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分裂的初步实验观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55-1761,共7页
实验室可以产生两种振动模式的横波,一种是剪切振动,另一种是扭转振动.本文利用扭转换能器观测了扭转横波在各向异性样品中的传播特性.实验表明,无偏振方向的扭转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会以两种不同速度传播,并出现波的分裂现象,其快慢波... 实验室可以产生两种振动模式的横波,一种是剪切振动,另一种是扭转振动.本文利用扭转换能器观测了扭转横波在各向异性样品中的传播特性.实验表明,无偏振方向的扭转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会以两种不同速度传播,并出现波的分裂现象,其快慢波的速度值与剪切横波的快慢横波速度一致.用扭转波换能器接收时,快慢扭转波的波形振幅不受各向异性方位影响,表现为无方向性.通过两块不同来源的均匀各向异性样品,用实验观测方式初步揭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的一些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剪切横波 扭转横波 扭转横波分裂 实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阻抗反演实验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国发 王艳仓 +2 位作者 熊金良 马彦彦 李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8-872,共5页
本文使用实际测井数据和地震层位建立一个二维波阻抗实验模型,利用褶积算法生成合成地震记录,再对合成地震记录分别进行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和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并以地震数据的最高有效频率为截频点,将反演结果分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 本文使用实际测井数据和地震层位建立一个二维波阻抗实验模型,利用褶积算法生成合成地震记录,再对合成地震记录分别进行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和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并以地震数据的最高有效频率为截频点,将反演结果分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对其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井约束和稀疏脉冲联合波阻抗反演。实验结果表明:①测井约束反演方法能够可靠地反演出实际波阻抗的低频分量,而反演结果的高频分量主要来自于初始波阻抗模型;②稀疏脉冲反演方法能够产生地震资料有效频带之外的频率成分,但并不能保证反演结果低频分量的可靠性;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与稀疏脉冲反演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能够改善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测井约束 稀疏脉冲 多解性 低频分量 高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裂缝对弹性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拼搏 狄帮让 +3 位作者 魏建新 王丁 李向阳 尹志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8-1546,共9页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球介质中并且具有多尺度的特点,裂缝尺度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制作了一组含不同长度裂缝的人工岩样,其中三块含裂缝岩样中的裂缝直径分别为2 mm、3 mm和4 mm,裂缝的厚度都约为0.06 mm,裂缝密度大致相...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球介质中并且具有多尺度的特点,裂缝尺度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制作了一组含不同长度裂缝的人工岩样,其中三块含裂缝岩样中的裂缝直径分别为2 mm、3 mm和4 mm,裂缝的厚度都约为0.06 mm,裂缝密度大致相同(分别为4.8%、4.86%和4.86%).在岩样含水的条件下测试不同方向上的纵横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三块裂缝岩样中的裂缝密度大致相同,但是含不同直径裂缝岩样的纵横波速度存在差异.在各个方向上,含数量众多的小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横波速度都明显低于含少量的大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横波速度.尤其是对纵波速度和SV波速度,在不同尺度裂缝岩样中的差异更明显.在含数量多的小尺度裂缝的岩样中纵波各向异性和横波各向异性最高,而含少量的大尺度的裂缝的岩样中的纵波各向异性和横波各向异性较低.实验测量结果与Hudson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Hudson理论考虑到了裂缝尺度对纵波速度和纵波各向异性的影响,但是忽略了其对横波速度和横波各向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裂缝 各向异性 物理模型 岩石物理 双孔隙人工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密度对快、慢横波速度影响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1 位作者 王玲玲 丁拼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3,共9页
在裂隙储层中,横波速度是对裂隙密度最敏感的参数。在实验室通过在均匀介质中嵌入圆形薄片弱弹性材料,构建了与Hudson裂隙理论假设相符的裂隙模型。分别用3种谐振频率(0.50,0.25,0.10MHz)的超声波测试观测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模型方向传播... 在裂隙储层中,横波速度是对裂隙密度最敏感的参数。在实验室通过在均匀介质中嵌入圆形薄片弱弹性材料,构建了与Hudson裂隙理论假设相符的裂隙模型。分别用3种谐振频率(0.50,0.25,0.10MHz)的超声波测试观测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模型方向传播的快、慢横波波形特征和速度,并用实测的模型基质速度和裂隙参数计算了裂隙模型的理论速度值。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表明,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快、慢横波速度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测试频率的降低出现明显的速度频散现象,实测值由高于理论值向低于理论值方向变化。快横波速度在0.10MHz频率时测试值与理论值几乎一致;慢横波速度则在0.25MHz时测试值与理论值偏差最小。在实测值中,横波偏振垂直裂隙时与传播方向垂直裂隙时的慢横波速度有达2%的差异。分析认为这与波长与裂隙尺寸之比有关,比值接近1时,偏振因素影响大,慢横波波至前会出现干扰波;比值大于1时,传播方向的散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实验 裂隙密度 横波速度 偏振方向 速度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页理缝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邹嘉齐 陈双全 +2 位作者 杨志芳 卢明辉 晏信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51,共13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理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各向异性背景介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含有机质的裂缝—孔隙型页岩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对比分析了基质孔隙度、纵横比、连通系数和页理缝长度、宽度及数量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波速度受连通系数影响较大,横波速度不受连通系数的影响;长度大于100μm的页理缝对各向异性参数影响较大,不应将其归纳为本征各向异性;纵横波速度比(VP/VS)与页理缝的长度成正相关性,而与页理缝的数量关系是先降低后增加。所提方法对某实际工区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应用测试,获得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一致性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可以将该方法作为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表征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岩石物理建模 页理缝 弹性参数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密度对纵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实验观测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在利用纵波对裂隙储层预测中,速度和振幅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实际资料处理时更需要知道裂隙密度与速度和振幅的关系。在实验室,通过把圆薄币状填充物嵌入基质材料中的方式来模拟裂隙模型,制作了裂隙密度从0到12%的9种裂隙模型,并用四... 在利用纵波对裂隙储层预测中,速度和振幅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实际资料处理时更需要知道裂隙密度与速度和振幅的关系。在实验室,通过把圆薄币状填充物嵌入基质材料中的方式来模拟裂隙模型,制作了裂隙密度从0到12%的9种裂隙模型,并用四种频率的超声纵波换能器测试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方向上的纵波速度和透射振幅,得到了裂隙密度与纵波速度及振幅曲线。实验表明,纵波沿裂隙方向传播时,其速度随裂隙密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当裂隙密度增大到12%时,速度仅有2%的变化;纵波垂直裂隙传播时,速度比平行传播时下降一半。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纵波振幅下降的趋势不但与裂隙密度有关也与频率相关。实验结果定量地给出了在裂隙介质中裂隙密度和频率对纵波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密度 纵波速度 纵波振幅 频率 实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高角度裂缝指示因子地震反演方法
9
作者 李然 张广智 +3 位作者 李胜军 高建虎 李林 严彬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9,共12页
页岩气储层具有水平层理特征,并且同时发育若干平行排列的高角度裂缝,利用传统的VTI和HTI模型不能对这种裂缝型储层进行准确描述,但利用正交各向异性(OA)介质能够更准确地对其进行描述。根据高角度裂缝在地震反射方程中的各向异性特征,... 页岩气储层具有水平层理特征,并且同时发育若干平行排列的高角度裂缝,利用传统的VTI和HTI模型不能对这种裂缝型储层进行准确描述,但利用正交各向异性(OA)介质能够更准确地对其进行描述。根据高角度裂缝在地震反射方程中的各向异性特征,提出一种表征高角度裂缝发育强度的裂缝指示因子,再利用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反射系数近似方程以及等效正交各向异性参数,推导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含裂缝指示因子的方位弹性阻抗方程,建立了裂缝指示因子及裂缝方位弹性阻抗反演的方法流程。为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将推导的方位弹性阻抗方程改写为双参数的形式,并采用基于模型的迭代最小二乘反演来进行裂缝指示因子和裂缝方位的稳定估算。模型测试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合理可靠的裂缝指示因子和裂缝方位预测结果,有助于指导页岩气储层高角度裂缝发育区域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高角度裂缝 OA介质 裂缝指示因子 裂缝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砂岩纵波衰减的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继新 王尚旭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46-351,17-18,共6页
在超声波频率下,利用脉冲透射法,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流体饱和岩石的频散和衰减机制,对不同围限压力下的干燥和不同粘度流体饱和砂岩样品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岩石样品衰减的测量方法,分别对干燥样品和流体饱和样品进行了... 在超声波频率下,利用脉冲透射法,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流体饱和岩石的频散和衰减机制,对不同围限压力下的干燥和不同粘度流体饱和砂岩样品的衰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岩石样品衰减的测量方法,分别对干燥样品和流体饱和样品进行了频谱分析,对衰减机制进行了讨论。利用Biot流模型和BISQ模型分析了流体饱和岩石中与流体流动作用有关的衰减。定量分析了各种衰减机制对弹性波总衰减的相对贡献。讨论了将实验结果引入地震勘探时,与流体流动相关的各种衰减机制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分析 超声波频率 纵波衰减 Blot流 喷射流BIS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互相关目标函数和贝叶斯理论的纵波和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
11
作者 董子龙 刘洋 +2 位作者 孙宇航 田文彬 邸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74,共14页
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目标函数通常基于L2范数构建,效果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影响较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理论,联合纵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利用归一化零延迟互相关算法构建目标函数进行... 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目标函数通常基于L2范数构建,效果受地震资料信噪比影响较大。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理论,联合纵波、转换波地震数据,利用归一化零延迟互相关算法构建目标函数进行反演。纵波和转换波地震数据的联合可以增强反演算法的稳定性,地震数据的归一化策略和互相关目标函数可以增强反演算法的抗噪能力。因此,文中方法可以从较低信噪比地震数据中反演得到精度较高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参数。信噪比分别为7、1 dB的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均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实现较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的高精度反演。与基于L2范数目标函数的联合反演对比表明,文中方法误差更小、抗噪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和转换波 联合反演 AVO 反演 归一化零延迟互相关目标函数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散作用对储层砂岩速度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继新 王尚旭 俞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在不同围限压力下,利用超声波脉冲透射法对一套物性参数变化较大的储层砂岩弹性波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基于Biot流与喷射流机制的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解释,给出了这2种速度频散机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将实验高频速度应... 在不同围限压力下,利用超声波脉冲透射法对一套物性参数变化较大的储层砂岩弹性波速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基于Biot流与喷射流机制的理论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解释,给出了这2种速度频散机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将实验高频速度应用于现场地震低频的可能性。根据研究结果指出,喷射流频散作用对速度的影响明显,对于以喷射流作用为主导频散机制的实验结果不能直接用于现场的地震频段;如果Biot流作用是主导频散机制,对实验速度结果影响不明显,可将实验结果直接用于地震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频散Blot流 喷射流 GASSMANN方程 储层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裂缝不同传播方向Krauklis波振幅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拼搏 秦菽苑 +2 位作者 刘海浩 狄帮让 李向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794-4804,共11页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并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含流体的裂缝中传播的Krauklis波(也曾被称为慢流体波、裂缝波、斯通利导波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并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含流体的裂缝中传播的Krauklis波(也曾被称为慢流体波、裂缝波、斯通利导波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研究横波在单裂缝样品中传播时随传播方向变化的响应特征,在实验室用环氧树脂为基质构建模型样品,一个为不含裂缝的参考样品,一个为含直径30 mm、厚度0.2 mm的薄币状单裂缝的模型,利用0.5 MHz换能器测试了横波在模型中传播时透射信号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裂缝样品中透射横波发生了波形的畸变和振幅降低,振幅谱显示透射信号的主频明显降低,在初至横波之后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尾波.对尾波进行时频分析,发现在方位角较小时尾波能量较弱而方位角较大时尾波能量较强,尾波中信号的主频在0.1 MHz左右,与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裂缝 Krauklis波 尾波 岩石物理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流体分布对部分饱和储层砂岩速度实验结果的影响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继新 王尚旭 俞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95-498,共4页
在实验室高频条件下,对储层砂岩样品采用常规吸入饱和法得到的纵波速度与饱和度的相关性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在压力较低时纵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增加表现出非线性增大,而压力较高时纵波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实验结果与地震勘探中用有效流体... 在实验室高频条件下,对储层砂岩样品采用常规吸入饱和法得到的纵波速度与饱和度的相关性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在压力较低时纵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增加表现出非线性增大,而压力较高时纵波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实验结果与地震勘探中用有效流体模型得到的理论值不同。对基于有效流体模型和斑块模型的弹性波速度与饱和度的相关性理论进行了讨论,指出不均匀斑块饱和方式对速度的影响是频率相关的,它包含了多个孔隙的一种更大尺度上的频散作用。对低压力下的部分饱和储层砂岩样品的速度实验值进行了Biot流和喷射流频散作用校正,实验所得的纵波速度值落在了有效流体模型的下限速度值斑块模型和上限速度值所围成的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砂岩 部分饱和 有效流体模型 斑块饱和模型 速度频散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薄互层振幅属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国发 岳英 +2 位作者 熊金良 翟桐立 国春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0,164+173-174,共6页
为考证振幅属性与砂体累计厚度之间的关系及振幅切片在时间上的变化与砂体沉积演化的关系,文中设计了三个薄互层地质模型,利用褶积模型形成三维数据体,据此进行地震属性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①对于子波干涉之后形成一个复合波的薄互... 为考证振幅属性与砂体累计厚度之间的关系及振幅切片在时间上的变化与砂体沉积演化的关系,文中设计了三个薄互层地质模型,利用褶积模型形成三维数据体,据此进行地震属性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①对于子波干涉之后形成一个复合波的薄互层地层而言,振幅切片能够定性地反映砂体累计厚度的变化情况,且反射振幅与累计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不同深度振幅切片之间的变化可以定性地反映沉积砂体的演化过程;②对于薄层干涉之后形成多个复合波的薄互层地层而言,振幅切片能够定性地反映砂体在横向上的分布范围,但反射振幅与砂体厚度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不同深度振幅切片之间的变化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沉积砂体的演化过程,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第一种情况明显变弱;③反射振幅和沉积砂体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具备时间上的等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三维模型 地震属性 振幅切片 沉积演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 型页岩气储层脆性指数和裂缝参数分级反演方法
16
作者 谭媛媛 张广智 +2 位作者 马正乾 郝洪鉴 韩钊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含倾斜裂缝的地层在地下广泛分布,可等效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即使具有较高的脆性程度,但其杨氏模量可能依旧较低,从而降低了杨氏模量作为储层脆性指数的适用性。为此,将杨氏模量与拉梅第一常数的组合... 含倾斜裂缝的地层在地下广泛分布,可等效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即使具有较高的脆性程度,但其杨氏模量可能依旧较低,从而降低了杨氏模量作为储层脆性指数的适用性。为此,将杨氏模量与拉梅第一常数的组合作为脆性指数,推导了由脆性指数、裂缝密度和倾角直接表达的TTI介质线性化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及其傅里叶级数形式,有效分离了裂缝信息和背景基质信息。然后,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结合离散傅里叶级数,提出了一种直接预测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脆性特征和裂缝参数的分级地震反演方法,该方法分别利用地震数据的二阶分量和零阶分量直接预测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以解决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对地震数据贡献度不同而导致的裂缝参数预测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裂缝方位估计误差对裂缝密度和裂缝倾角预测精度的影响。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的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合理地圈定了优质脆性储层,提高了裂缝参数的预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指数 裂缝密度和倾角 TTI介质 纵波反射系数 傅里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物理模型实验数据中多次转换干扰波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司文朋 狄帮让 魏建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
多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单炮记录中有一种特殊的干扰波,在埋深较浅的界面附近能量较强,在中、远偏移距上会与反射波同相轴交叉,严重影响了反射波的振幅分析。基于一个多层物理模型,在相同参数的数值模型上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分析这种干扰... 多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单炮记录中有一种特殊的干扰波,在埋深较浅的界面附近能量较强,在中、远偏移距上会与反射波同相轴交叉,严重影响了反射波的振幅分析。基于一个多层物理模型,在相同参数的数值模型上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分析这种干扰波的产生机理,并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其传播路径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一种经历了P-S-P多次转换过程的干扰波。分析认为,一般设计制作的多层物理模型中各层介质之间的相对波阻抗差异较大,入射纵波容易产生能量较强的透射横波,传播到下一界面时又会产生反射纵波传播上来,在浅层界面附近产生能量较强的干扰波。在地震物理模型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利用Radon滤波可以很好地去除这种多次转换干扰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分析 多次转换干扰波 产生机理 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物理模拟地震数据验证基于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
18
作者 刘恩良 丁拼搏 +2 位作者 张峰 霍守东 李向阳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4-2702,共19页
裂缝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方位各向异性叠前地震反演是预测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反演方法预测的中观尺度裂缝(1/10至1/4地震波长)结果不一致,裂缝预测结果验证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据四川... 裂缝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方位各向异性叠前地震反演是预测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反演方法预测的中观尺度裂缝(1/10至1/4地震波长)结果不一致,裂缝预测结果验证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据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测井和构造解释成果,构建了符合研究区地下实际特征的物理模型.通过室内超声波采集和地震资料处理,获得了宽方位叠前偏移OVT(Offset Vector Tile,偏移距矢量片)道集.分别利用四种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方法获取了目的层各向异性强度和方位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等分析手段验证了这些方法预测中观尺度裂缝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四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均可用于中观尺度裂缝的预测,但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基于Rüger公式的AVAZ(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incident Angle and Azimuth,振幅随入射角和方位角变化)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方法 (方法 3)预测的中观尺度裂缝方位角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10.5°.裂缝预测结果在构造相对平缓区可靠性较高,在构造横向变化剧烈的区域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方位各向异性 OVT地震道集 三维地震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一致性残差卷积编码-解码器的不规则缺失数据重建
19
作者 王志勇 刘国昌 +2 位作者 王梓旭 郭严粮 秦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6-1350,共15页
地震数据重建方法是地震信号处理中提高采样密度和获取完整波场信息的重要途径。野外勘探采集数据受到地表条件以及成本控制的限制,往往是不完整的或采样不规则的,因此研究不规则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规则地震数据... 地震数据重建方法是地震信号处理中提高采样密度和获取完整波场信息的重要途径。野外勘探采集数据受到地表条件以及成本控制的限制,往往是不完整的或采样不规则的,因此研究不规则地震信号重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规则地震数据可以看作是规则完整数据的随机稀疏、两者在数据区间内数学统计分布高度一致、在稀疏域的表现具有极高相似性的假设,提出通过残差卷积编码-解码器将数据降维到稀疏域再升维的方法实现数据重建。进一步地,针对地震衰减导致的振幅深浅层不一致问题,以及不同数据间数学统计分布差异过大现象严重影响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泛化问题,对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振幅一致性校正处理,平衡能量。合成数据算例证明了提出方法比传统二维预测误差滤波器和残差网络插值方法精度更高,比传统三维预测误差滤波器插值方法效率更快。不同的野外陆地和海洋数据算例都取得了较好的重建结果,证明该方法极大地增大了网络的泛化能力,降低了网络的训练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卷积编码-解码器 振幅一致性 不规则采样 数据重建 地震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相位方向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快速纵横波场分解
20
作者 方鑫宇 姚刚 +3 位作者 郑青青 张平民 吴迪 钮凤林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2-1486,共15页
各向异性波场分离不仅可以识别复杂介质中的纵横波,还可以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的质量和全波形反演的精度.因此,研究各向异性波场分离很有意义.基于伪亥姆霍兹分解算子可以很好的实现各向异性波场的纵横波分离,然而,这类方法普遍需要在空间... 各向异性波场分离不仅可以识别复杂介质中的纵横波,还可以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的质量和全波形反演的精度.因此,研究各向异性波场分离很有意义.基于伪亥姆霍兹分解算子可以很好的实现各向异性波场的纵横波分离,然而,这类方法普遍需要在空间域对矢量各向异性泊松方程进行求解,因此,计算量较大.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波前相位方向的垂直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I)介质纵横波场高效分解方法.该方法在波数域对各向异性泊松算子的倒数进行一阶泰勒近似从而构建新的辅助波场.在空间-波数域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辅助波场进行求解,显著提高了纵横波解耦的计算效率.同时,为了保证波场分离的精度,本文采用基于波前相位方向的一阶伪亥姆霍兹分解算子实现纵横波分离.数值算例和理论分析表明本文方法与大多数波场分离方法相比,很好的平衡了波场分离精度和计算效率的问题,既能保证波场分离的精度,又能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伪亥姆霍兹分解 波前相位方向 空间-波数域 辅助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