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车路协同下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珣
马文哲
+2 位作者
赵征凡
张凯兵
王晓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2,共9页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全距离和路段实时拥堵状态建立双车道车辆行车指引函数,提供诱导车速和换道指引.最后,在数值分析中,分别与STCA、STCA-I、STCA-S模型以及混合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以及时空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TCA-M模型的换道频率较STCA-S模型提高了约6.91%,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和STCA-S模型分别提高了约21.21%和7.28%.车路协同下的协同换道模型STCA-M能够有效调节双车道路段微观交通对象的运动趋势,提高车辆换道和道路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换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路协同下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珣
马文哲
赵征凡
张凯兵
王晓华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bernoulli institut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540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9JM-567)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资助项目(2018094).
文摘
为提供一种车路协同交通环境可采用的换道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STCA-M.首先,对车路协同交通环境中的车辆间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需交互的基本信息构造了威胁评价函数;其次,根据动态安全距离和路段实时拥堵状态建立双车道车辆行车指引函数,提供诱导车速和换道指引.最后,在数值分析中,分别与STCA、STCA-I、STCA-S模型以及混合双车道交通流模型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以及时空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TCA-M模型的换道频率较STCA-S模型提高了约6.91%,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和STCA-S模型分别提高了约21.21%和7.28%.车路协同下的协同换道模型STCA-M能够有效调节双车道路段微观交通对象的运动趋势,提高车辆换道和道路使用效率.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换道模型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microscopic traffic object
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lane changing model
分类号
U495.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车路协同下基于行车指引的改进STCA双车道换道模型
李珣
马文哲
赵征凡
张凯兵
王晓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