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内流体压裂计算的程序耦合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金龙 王淑红 +5 位作者 Asiri Obeysekara XIANG Jiansheng Pablo Salinas Christopher Pain Jonny Rutqvist 颜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气烟囱结构中存在被水合物充填的裂隙,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沉积物中曾发生过流体压裂以及相关的流体流动和水合物形成。在水合物稳定带内实施人为的流体压裂工程,并联合其他方法(如降压或注热)进行水合物开采,有望...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气烟囱结构中存在被水合物充填的裂隙,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沉积物中曾发生过流体压裂以及相关的流体流动和水合物形成。在水合物稳定带内实施人为的流体压裂工程,并联合其他方法(如降压或注热)进行水合物开采,有望提高开采效率。水合物稳定带内,无论是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流体压裂过程,还是人为实施的流体压裂工程,都存在水合物反应和沉积物裂隙变形之间的耦合响应。当前,已有不少数值程序对水合物反应与沉积物弹塑性变形的耦合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但尚没有数值程序能够计算水合物反应和离散裂隙变形之间的耦合过程。文章将TOUGH+Hydrate程序、IC-FERST和Solidity两者的耦合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耦合,为水合物稳定带内的流体压裂计算提供了一种耦合计算方法,同时通过一个算例初步验证了该耦合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耦合计算方法经进一步改进后有望应用于定量研究水合物稳定带内的裂隙变形和水合物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压裂 计算程序 程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空气质量模式对东亚强沙尘暴的初步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捷 王自发 +3 位作者 朱江 李杰 FANG F PAIN C C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3-677,共1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应用计算与建模小组(AMCG)研制的有限元流体模式(Fluidity),构建了非结构网格沙尘传输模式(Fluidity-Dust),并模拟再现了2010年...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应用计算与建模小组(AMCG)研制的有限元流体模式(Fluidity),构建了非结构网格沙尘传输模式(Fluidity-Dust),并模拟再现了2010年3月19-22日东亚强沙尘暴整个暴发、演变的三维立体动态过程,从整体上对这次沙尘事件有了全新的直观认识和了解。通过利用FY-2D卫星沙尘反演资料及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资料,可对模拟结果进行整体上对比验证;同时,利用中国9个城市站点的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地面观测资料以及日本多个站点的激光雷达资料,逐一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以及沙尘传输经过时的垂直分布情况;并与NAQPMS模式的沙尘模拟结果进行了模式间的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均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能很好地模拟再现整个沙尘暴过程,为今后进一步运用自适应变网格技术以实现对沙尘暴的高精度追踪模拟奠定了基础。不同模式比较是量化模拟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以往沙尘输送模式比较研究表明:起沙量模拟的不确定性是沙尘暴数值模拟的最大不确定来源。本文通过两个具有相同起沙方案的模式对同一沙尘事件的模拟,发现不同的平流方案以及不同的沉降计算也会对沙尘过程模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空气质量模式 Fluidity-Dust模式 NAQPMS模式 东亚强沙尘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