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龙陵地区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前景
1
作者 范鑫宏 张凌云 +2 位作者 黄国忠 寸菊云 杨涛 《中国蜂业》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将胡蜂巢移入交尾棚收集雌、雄蜂,人工喂养至性成熟,人工辅助交尾后,放入专用越冬箱辅助越冬。越冬后移入专用筑巢箱引导筑巢,随后到野外放养。每年9~11月份采收蜂蛹、提取蜂毒获得养殖成功。通过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胡蜂成... 将胡蜂巢移入交尾棚收集雌、雄蜂,人工喂养至性成熟,人工辅助交尾后,放入专用越冬箱辅助越冬。越冬后移入专用筑巢箱引导筑巢,随后到野外放养。每年9~11月份采收蜂蛹、提取蜂毒获得养殖成功。通过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胡蜂成活率从自然越冬的20%以下提高到95%,筑巢率达85%以上,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保山市地方农业规范《龙陵胡蜂生态养殖技术规程》(DG 5305/T 13-2015),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胡蜂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养殖创造了条件。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胡蜂人工促繁养殖技术成熟度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人工促繁 养殖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胡蜂不同虫态营养成分与部分生物活性物质比较分析
2
作者 王迪 解道豪 +4 位作者 李亚辉 李静 黄国忠 杨明华 李琦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2,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云南凹纹胡蜂、黑尾胡蜂与大胡蜂在大幼虫、预蛹、黑眼蛹3种虫态的营养成分与部分活性物质差异。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收集3种胡蜂3个虫态的虫体,测定其营养成分和部分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虫态的发育,3种胡蜂... 试验旨在探究云南凹纹胡蜂、黑尾胡蜂与大胡蜂在大幼虫、预蛹、黑眼蛹3种虫态的营养成分与部分活性物质差异。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收集3种胡蜂3个虫态的虫体,测定其营养成分和部分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虫态的发育,3种胡蜂的水分含量显著减少(P<0.05),脂肪含量在大幼虫至成蛹阶段显著减少(P<0.05),灰分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P<0.05),蛋白质、几丁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大幼虫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种虫态(P<0.05)。黑尾胡蜂和大胡蜂的蛋白质含量在黑眼蛹时期显著高于凹纹胡蜂(P<0.05);在大幼虫时期黑尾胡蜂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余两种胡蜂(P<0.05)。大胡蜂的几丁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种蜂(P<0.05)。随着虫态的发育,3种胡蜂总氨基酸(TAA)含量、必需氨基酸(EAA)含量而增加,在预蛹时期凹纹胡蜂的TA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种胡蜂(P<0.05)。除了黑眼蛹时期,黑尾胡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余两种胡蜂,凹纹胡蜂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预蛹及黑眼蛹时期高于其余两种胡蜂。凹纹胡蜂和黑尾胡蜂Mg、P、K、Ca、Zn含量高于同虫态的大胡蜂。研究表明,3种胡蜂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排序为黑尾胡蜂>凹纹胡蜂>大胡蜂,且不同虫态的营养成分排序为大幼虫>预蛹>黑眼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 虫态 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蜂幼虫褐变抑制的研究
3
作者 张根生 陈晓明 +2 位作者 黄国忠 陈济宽 张红城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5期13-17,共5页
以新鲜葫芦蜂为原料,利用抗坏血酸结合超高压技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通过SDS和Native电泳筛选出多酚氧化酶条带,并进一步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其性质。结果表明,抗坏血酸与超高压结合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有协同效果,用质量分数为0.16%的... 以新鲜葫芦蜂为原料,利用抗坏血酸结合超高压技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通过SDS和Native电泳筛选出多酚氧化酶条带,并进一步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其性质。结果表明,抗坏血酸与超高压结合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有协同效果,用质量分数为0.16%的抗坏血酸结合300 MPa超高压处理的效果比单独使用抗坏血酸好;电泳显示多酚氧化酶表观分子量约为120 k Da,质谱给出了多酚氧化酶的名称、覆盖率和蛋白序列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蜂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 超高压 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DF和HUVEC细胞模型评价4种蜂毒体外抗衰老及其抗炎的功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印康 张根生 +2 位作者 黄国忠 陈济宽 张红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8-673,693,共7页
为探究金黄虎头蜂、葫芦蜂、夜食蜂和意蜂蜂毒体外抗衰老的功效,检测了4种蜂毒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模型分泌的I型胶原蛋白(Col-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影响;为探究金黄虎头蜂、葫芦蜂、夜食蜂和意蜂蜂毒体外抗炎功效,检测了4... 为探究金黄虎头蜂、葫芦蜂、夜食蜂和意蜂蜂毒体外抗衰老的功效,检测了4种蜂毒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模型分泌的I型胶原蛋白(Col-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影响;为探究金黄虎头蜂、葫芦蜂、夜食蜂和意蜂蜂毒体外抗炎功效,检测了4种蜂毒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模型分泌的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人白细胞介素6(IL-6)和人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金黄虎头蜂和葫芦蜂蜂毒质量浓度为10 mg/L时,HDF细胞分泌的MMP-1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6.03%和43.64%,而Col-I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4.62%和30.31%;4种蜂毒刺激HUVEC细胞后,均能降低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的含量,意蜂蜂毒质量浓度为5 mg/L时,IL-6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降低了62%;意蜂蜂毒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其抑制细胞分泌IL-8的作用效果最明显,降低了模型组IL-8含量的68%。4种蜂毒均具有抗炎功效,金黄虎头蜂和葫芦蜂蜂毒具有抗衰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体外 抗衰老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胡蜂的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宇豪 黄国忠 +1 位作者 史秀丽 罗术东 《中国蜂业》 2023年第2期66-70,共5页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凹纹胡蜂、平唇原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工蜂的触角形态和感器类型。胡蜂的触角分为梗节、柄节和鞭节三个部分,三种胡蜂工蜂触角的鞭节均有10节鞭小节。三种胡蜂触角均存在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凹纹胡蜂、平唇原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工蜂的触角形态和感器类型。胡蜂的触角分为梗节、柄节和鞭节三个部分,三种胡蜂工蜂触角的鞭节均有10节鞭小节。三种胡蜂触角均存在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芽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坛形感器等。三种胡蜂触角上存在相同类型的感器,但是相同类型的感器在不同胡蜂触角上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纹胡蜂 平唇原胡蜂 金环胡蜂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昆虫的营养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明 黄国忠 +1 位作者 陈济宽 张红城 《中国蜂业》 2021年第9期60-64,68,共6页
食用昆虫因营养价值高以及物种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和饲料转化率高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它们不仅被认为是理想的动物性食品和饲料的替代品,而且在医药、生态和经济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然而,昆虫食性广、栖息环境复杂、易受加工... 食用昆虫因营养价值高以及物种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和饲料转化率高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它们不仅被认为是理想的动物性食品和饲料的替代品,而且在医药、生态和经济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然而,昆虫食性广、栖息环境复杂、易受加工、包装和贮存影响并且自身还含有毒素、过敏原和抗营养素。这些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因此造成推广昆虫食品受阻。本文介绍了可食用昆虫的营养成分、安全性研究及应用,并且从三个方面展望昆虫食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昆虫 营养成分 安全性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