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抗氧化活性和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丙婷 李如蕊 +5 位作者 方越 郑文杰 周莹 李能波 何霞红 王振兴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乳酸菌发酵可以促进食品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生物转化,改善其功能活性。为探究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该研究选用3种常见乳酸菌对云南省5个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铁皮石斛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 乳酸菌发酵可以促进食品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生物转化,改善其功能活性。为探究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该研究选用3种常见乳酸菌对云南省5个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铁皮石斛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其酚类成分和代谢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乳酸菌发酵均可提高铁皮石斛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其中云南文山产铁皮石斛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48 h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该条件下发酵的铁皮石斛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0.67和23.39 mg/g,其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以及铁还原能力(FRAP)最高,分别为288.51、34.34和136.32 mg/g,较发酵前增加了0.81、2.11和0.52倍。选取该条件下发酵的铁皮石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16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丁香酸和香草酸含量显著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降低,而水杨酸仅在发酵后铁皮石斛中被检测到。进一步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所检测到的1 298种共有代谢物中,发酵后下调的代谢物显著多于上调代谢物。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酚类化合物高度相关。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75和76个上调、103和89个下调的酚类化合物,表明乳酸菌发酵促使铁皮石斛中的酚类化合物发生了生物降解或转化。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铁皮石斛发酵过程中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苯丙氨酸代谢、丙烷生物碱生物合成、各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黄酮类生物合成和ABC运输通路是最有可能的代谢通路。综上,乳酸菌尤其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可显著改善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活性,这可能与其酚类化合物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化释放有关。该研究可为利用乳酸菌对铁皮石斛进行发酵增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乳酸菌 发酵 酚类成分 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黄酮类物质差异分析
2
作者 沙荣双 邓双飞 +5 位作者 龚颖 张澳 严星茹 施蕊 何霞红 周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07,共7页
以麻栎树3年生紫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对比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麻栎树附生3年生紫皮石斛的总花青素含量高于人工设施栽培种植3年生紫皮石斛,但总黄酮含量较低;UPLC-MS/MS... 以麻栎树3年生紫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对比分析2种栽培模式下紫皮石斛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麻栎树附生3年生紫皮石斛的总花青素含量高于人工设施栽培种植3年生紫皮石斛,但总黄酮含量较低;UPLC-MS/MS分析发现,栽培模式的改变对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以及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影响显著,其中根皮素、芹菜素、香橙素(二氢山柰酚)、牡荆素-2″-O-葡萄糖苷等11种差异代谢物含量随着栽培模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上调物质主要与紫皮石斛的抗逆性有关,可以增加紫皮石斛中具有保护和抗逆作用的物质的合成;橙皮素、柚皮素*、柚皮素查耳酮*、3,5,7-三羟基黄烷酮(短叶松素)等13种差异代谢物含量随着栽培模式的改变呈下降趋势,下调物质主要与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纤维化、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相关,表明紫皮石斛的成分与栽培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石斛 栽培 黄酮类 代谢物 麻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龙陵县石斛产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转 王世国 《云南农业》 2014年第10期53-54,共2页
在对龙陵县石斛产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龙陵石斛产业发展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持续稳定地推进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提出:加强宣传开拓市场;注重石斛质量安全;加大石斛科研投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关键词 石斛产业 质量安全 科研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分析鼓槌石斛不同花期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4
作者 赵瑞晶 曹桦 +4 位作者 陆琳 李丽梅 沈定才 李涵 李东徽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1-2311,共11页
为探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开花时挥发性成分特点及释放规律,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检测鼓槌石斛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及盛花期唇瓣、萼片、花瓣和花蕊柱4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在此... 为探究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开花时挥发性成分特点及释放规律,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技术,检测鼓槌石斛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及盛花期唇瓣、萼片、花瓣和花蕊柱4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香气释放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在鼓槌石斛4个时期,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29种,分别为13种烯类、6种醇类、2种醛类、2种酯类、2种烷类、1种酚类、1种酸类和1种其他类;在鼓槌石斛盛花期4个部位中,共检测到挥发性成分39种,分别为15种烯类、9种醇类、4种烷类、3种酯类、3种酮类、2种醛类、2种其他类和1种酸类。(2)鼓槌石斛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在花朵从盛开到衰败的整个过程中先逐渐升高而后降低,盛花期挥发性成分最多有22种,主要为烯类和酯类。(3)醋酸辛酯、罗勒烯、(+)-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和正辛醇7种成分为鼓槌石斛中重要的挥发性成分,其中醋酸辛酯和罗勒烯在盛花期释放量最高,分别占总含量的31.74%和24.98%,醋酸辛酯在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3个时期均被检测到且含量都较高;(+)-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d-柠檬烯和正辛醇5种挥发性成分仅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被检测到,并且随着花朵的开放含量逐渐增加。(4)鼓槌石斛不同部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主要释香部位为花瓣和萼片,在萼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29种),在花瓣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有20种,总含量最高(为5754.26 ng·g^(-1))。综上认为,鼓槌石斛在不同花期和不同部位释放的花香物质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鼓槌石斛花日化产业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香 鼓槌石斛 固相微萃取 花香释放规律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瓣石斛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月国 刘臻 +6 位作者 王茵 赵铮蓉 张萍 赵菊润 陈建国 张丽婧 刘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观察齿瓣石斛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齿瓣石斛低、中、高剂量组(4. 5、9. 0、18. 0 g/kg),每组20只,连续给药90 d。其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饮水、进食、毛色、行为、粪便、尿液),记录体质量和进食量... 目的观察齿瓣石斛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齿瓣石斛低、中、高剂量组(4. 5、9. 0、18. 0 g/kg),每组20只,连续给药90 d。其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饮水、进食、毛色、行为、粪便、尿液),记录体质量和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第7周)和末期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素氮、肌酐);实验末期取主要脏器计算脏体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齿瓣石斛对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体比无明显影响,主要脏器色泽、大小、形态结构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未发现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齿瓣石斛在90 d内对大鼠无明显亚慢性毒性,安全剂量为18. 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亚慢性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Na2CO3胁迫下铁皮石斛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史俊 杨鹤同 +2 位作者 徐超 席刚俊 赵菊润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76-180,共5页
以铁皮石斛为材料,设置NaCO(50mmol/L)胁迫和外源水杨酸(SA)处理(0~5mmol/L)试验,通过测定23铁皮石斛各项生理指标,研究水杨酸(SA)对铁皮石斛幼苗耐盐碱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NaCO胁迫环境下,随时23间延长,铁皮石斛可提高有机渗透调节物... 以铁皮石斛为材料,设置NaCO(50mmol/L)胁迫和外源水杨酸(SA)处理(0~5mmol/L)试验,通过测定23铁皮石斛各项生理指标,研究水杨酸(SA)对铁皮石斛幼苗耐盐碱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NaCO胁迫环境下,随时23间延长,铁皮石斛可提高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过氧化岐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应对胁迫,不同浓度水杨酸均可进一步提升各项生理指标水平,保证叶绿素的正常合成和根系活力,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伤害,提高铁皮石斛抗盐碱的能力,综合来看,以喷施3.0mmol/LSA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抗盐碱性 水杨酸 生理指标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花固体饮料工艺初探及功能性物质鉴定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倩葶 刘琨毅 +8 位作者 李崇萍 焦文文 念波 蒋宾 施扬 程建胜 赵菊润 张新凤 赵明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6,共7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铁皮石斛花和乌龙茶质量比例为1.00∶0.75,15倍体积60%乙醇浸提60 h,过滤、40℃减压浓缩,160℃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开发出感官特性优良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铁皮石斛花固体饮料,其浸提率可达到46.61%,该固体...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铁皮石斛花和乌龙茶质量比例为1.00∶0.75,15倍体积60%乙醇浸提60 h,过滤、40℃减压浓缩,160℃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开发出感官特性优良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铁皮石斛花固体饮料,其浸提率可达到46.61%,该固体饮料热水溶解后汤色微红透亮、香气怡人、滋味协调。经检测,铁皮石斛花固体饮料的多糖、多酚、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16%、8.93%、22.68%和3.57%;各类氨基酸单体含量均高于各种原料,必需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77%和48.41%;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分别为36.98、34.90和9.85 mg/g。本研究开发的速溶固体饮料,为铁皮石斛花的高值利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饮料 铁皮石斛花 乌龙茶 工艺优化 功能性物质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皮石斛上灰葡萄孢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菊润 席刚俊 赵桂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7,共6页
为了研究紫皮石斛上的真菌,对紫皮石斛染病和健康根、茎和叶片进行了组织分离,共得到306个真菌菌株,其中灰葡萄孢出现数量最多,占23.4%。通过纯化培养,并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灰葡萄孢进行了鉴定。根据该菌的寄主... 为了研究紫皮石斛上的真菌,对紫皮石斛染病和健康根、茎和叶片进行了组织分离,共得到306个真菌菌株,其中灰葡萄孢出现数量最多,占23.4%。通过纯化培养,并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灰葡萄孢进行了鉴定。根据该菌的寄主范围和分布地区,结果表明,紫皮石斛是灰葡萄孢的新寄主,此菌在紫皮石斛上发生属于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石斛 灰葡萄孢 分离 形态描述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石斛花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崇萍 刘倩葶 +9 位作者 刘琨毅 梁正维 刘明丽 张正艳 程建胜 赵菊润 安江珊 李红叶 张新凤 赵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08-3715,共8页
为进一步挖掘石斛花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测定比较铁皮石斛花(D.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s flower, DOF)、紫皮石斛花(D.devonianum Paxt’s flower, DDF)、鼓槌石斛花(D.chrysotoxum Lindl’s flower, DCF)及梳唇石斛花(D.strongylant... 为进一步挖掘石斛花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测定比较铁皮石斛花(D.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s flower, DOF)、紫皮石斛花(D.devonianum Paxt’s flower, DDF)、鼓槌石斛花(D.chrysotoxum Lindl’s flower, DCF)及梳唇石斛花(D.strongylanthum Rchb. f.’s flower, DSF)的生化成分、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类石斛花中多酚(polyphenols, PP)、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 FAA)、多糖(polysaccharides, PS)、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 SS)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类黄酮物质总量分别为6.28%~14.58%、0.94%~2.37%、1.47%~5.73%、46.85%~53.46%、3.07~8.95 mg/g、0.43~5.87 mg/g,其中,PP、FAA、PS的含量在DOF中最高,SS的含量在DCF中最高,氨基酸总量在DSF中最高,类黄酮物质总量在DDF中最高。DSF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最强,DDF对DPPH·及·OH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54 1 mg/mL和0.509 2 mg/mL。此外,相关分析发现PP、FAA、芦丁、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与抗氧化活性正相关(P<0.01)。可见,研究结果可为石斛花相关健康产品、日化产品等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花 功能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齿瓣石斛生物碱与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菊润 孙永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340-11341,11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高产高效的齿瓣石斛种植模式,从而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方法]测定药用植物齿瓣石斛在4种栽培模式下的生物碱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①仿野生栽培种植模式下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集约化种植;②同一种植... [目的]探讨一种高产高效的齿瓣石斛种植模式,从而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目的。[方法]测定药用植物齿瓣石斛在4种栽培模式下的生物碱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①仿野生栽培种植模式下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集约化种植;②同一种植模式下2年生植株总生物碱含量和石斛多糖含量高于1年生。[结论]自然林仿野生栽培法下的齿瓣石斛植株有着较高的生物碱与多糖含量,具有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优点,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不同种植模式 生物碱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瓣石斛新品种及良种——龙紫1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菊润 刘勇 +3 位作者 蒋习林 周莹 林倩 黄佳聪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龙紫1号是从齿瓣石斛栽培大田中选择优株扦插增殖,经3年区域栽培试验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其根系发达,茎稍肉质,鲜嫩,粗壮且较长;其鲜茎平均长88 cm,直径1.0 cm,石斛多糖含量高达41.4%,盛产期产量达1.80 kg/m2,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 龙紫1号是从齿瓣石斛栽培大田中选择优株扦插增殖,经3年区域栽培试验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其根系发达,茎稍肉质,鲜嫩,粗壮且较长;其鲜茎平均长88 cm,直径1.0 cm,石斛多糖含量高达41.4%,盛产期产量达1.80 kg/m2,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抗旱性及抗病性,与传统品种比较,萌芽期推迟约15 d,叶功能期延长5 d。2012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龙紫1号;2013年12月,龙紫1号被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确定为园艺植物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良种 新品种 龙紫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瓣石斛扦插育苗与移栽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勤昌 《云南农业》 2013年第5期74-74,共1页
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龙陵俗称紫皮石斛,为龙陵县乡土品种。龙陵齿瓣石斛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于2006年形成分散的小规模种植,近几年随着其显著的药用保健功效日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不断攀升,种植规... 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龙陵俗称紫皮石斛,为龙陵县乡土品种。龙陵齿瓣石斛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于2006年形成分散的小规模种植,近几年随着其显著的药用保健功效日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不断攀升,种植规模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00万m2以上,成为石斛属植物中仅次于铁皮石斛的品种,龙陵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齿瓣石斛人工种植基地。在龙陵齿瓣石斛人工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龙陵药农和科研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齿瓣石斛人工科学栽培技术的探索研究,经多年在不同环境中的栽培实验,总结了齿瓣石斛扦插育苗与适时移栽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扦插育苗 适时移栽 人工栽培 种植规模 配套技术 科研工作者 规模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种子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双姣 周建国 +2 位作者 金钺 赵菊润 姚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基于ITS2序列对中药材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为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对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样品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应用MEGA 6.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 目的:基于ITS2序列对中药材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为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对王不留行种子及其混伪品样品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应用MEGA 6.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基于自行编写的代码和开源代码PHP QR Code的编码方式,将王不留行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转换为条形码图片,获得各物种二维DNA条形码图片,并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www.tcmbarcode.cn)对所获得ITS2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王不留行药材ITS2序列长度为219-221 bp,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09,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王不留行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间存在的变异位点较多。NJ树结果表明王不留行与其混伪品分别聚为一支,可明显区分。结论:ITS2序列可以准确鉴别王不留行种子,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和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新方法,将获得的ITS2序列转换为二维DNA条形码可为王不留行药材流通管理提供便利,为保障王不留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种子 ITS2鉴定 DNA条形码 混伪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菊润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介绍保山市中药材品种、分布、面积、产量、产值以及各县区中药材企业等概况。阐述其产业发展优势,如拥有知名度较高的中药材品种(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有一定规模,自然生态优越,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种植研究能力等。对投入不足,基... 介绍保山市中药材品种、分布、面积、产量、产值以及各县区中药材企业等概况。阐述其产业发展优势,如拥有知名度较高的中药材品种(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有一定规模,自然生态优越,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种植研究能力等。对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中药材产业总体发展规模小,产业链延伸不够,市场销售及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野生资源开发过度等中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中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培植本土企业,形成中药材产业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发展优势 市场需求 产业链 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