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高含水油藏CO_(2)驱油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柏明星 刘业新 +5 位作者 张志超 侯贵峰 杨宸 曹洪源 闪军章 徐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为明确生产参数对特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CO_(2)驱油数值模拟研究。通过CO_(2)连续注气驱参数优化发现:CO_(2)注入速度的提高会提高产油速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气窜的加剧和换油率的降低,并存在压裂地层的... 为明确生产参数对特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CO_(2)驱油数值模拟研究。通过CO_(2)连续注气驱参数优化发现:CO_(2)注入速度的提高会提高产油速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气窜的加剧和换油率的降低,并存在压裂地层的风险。生产井底流压的提高短期内会限制产油速度,但有利于提升地层压力水平,促进CO_(2)同地层油传质混相进而提高阶段采出程度和换油率。开发时在能够保证注采平衡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井底流压。区块含水率的提高会使CO_(2)驱油效果变差,导致CO_(2)驱油阶段采出程度和换油率降低。CO_(2)驱油开发时换油率会随着生产气油比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注CO_(2)开采过程应适时关井停注保证合理的CO_(2)注入量。优化得出CO_(2)注入速度15 000 m^(3)/d、生产井底流压25 MPa、CO_(2)注入时机为区块含水率60%时、关井时机为生产气油比达到1 000 m^(3)/m^(3)时、合理的CO_(2)注入量为9.2万吨。应用优化所得参数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注CO_(2)开发9年后,区块原油产量相比水驱阶段增加了21.3万吨,采出程度提高了27.4%,阶段累计换油率0.58,累计埋存率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高含水期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区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斯陶 姜福兴 +3 位作者 朱海洲 张俊杰 连鸿全 韩国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37-343,共7页
以东北某矿三水平北21层三四区一段开切眼掘进工作面严重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微震/应力监测等方法对高应力区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7层煤柱集中应力和21层煤采空区侧向支承压... 以东北某矿三水平北21层三四区一段开切眼掘进工作面严重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微震/应力监测等方法对高应力区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7层煤柱集中应力和21层煤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形成的高静态应力是主要冲击力源,掘进工作面和相邻17层煤回采工作面形成的扰动应力是主要诱发力源,两者叠加影响导致该冲击地压事故;(2)建立了煤柱下方应力分布估算模型和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估算模型,两者叠加作用下对21层煤的影响范围为132 m,具有冲击危险影响范围为70 m;(3)针对冲击地压事故发生机制制定的掘进工作面恢复生产方案,实现开切眼的安全贯通。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开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开切眼 掘进工作面 煤柱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谭永福 刘明洋 靳维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69,共3页
为解决高瓦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生产期间,特别是开采初期的瓦斯治理难题,在南山煤矿盆底区南翼18-2层二分段底板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施综合瓦斯治理过程中,对初采期间高位巷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结果表明,采取钻孔主动导通、封闭... 为解决高瓦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生产期间,特别是开采初期的瓦斯治理难题,在南山煤矿盆底区南翼18-2层二分段底板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施综合瓦斯治理过程中,对初采期间高位巷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结果表明,采取钻孔主动导通、封闭充填防漏、高位钻场接力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可以有效解决周期来压瓦斯大量涌出、旧区补给瓦斯、上隅角瓦斯超限等问题,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高瓦斯 综放工作面 初采期间 瓦斯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AT-M煤体CT扫描技术在南山矿冲击危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02,共4页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发生,南山煤矿采用波兰PASAT-M煤体CT微震探测系统装备对盆底区18层南一段顶分层工作面进行了煤岩体应力分布原位探测,并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应力与地震波波速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反映煤...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发生,南山煤矿采用波兰PASAT-M煤体CT微震探测系统装备对盆底区18层南一段顶分层工作面进行了煤岩体应力分布原位探测,并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应力与地震波波速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反映煤岩体中应力的分布情况;通过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波速分布情况进行反演、CT成像,以二维图像形式表征了全工作面冲击危险分布状态,进而可以快速准确判定巷道危险状态。探测和分析结果对于南山矿采取针对性解危措施提供了重要指导,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AT-M CT扫描 冲击危险区 地质异常区 冲击地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燃煤层防火工艺变量对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永福 姚文龙 +1 位作者 王焕成 吴宇珂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74,共3页
以兴安煤矿四水平南17层二四区二段底板层放顶煤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兴安煤矿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提出了防火综合防治的思路,研究了防灭火工艺变量及其对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影响,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最优措施全面破坏煤自燃三角形稳态,并根... 以兴安煤矿四水平南17层二四区二段底板层放顶煤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兴安煤矿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提出了防火综合防治的思路,研究了防灭火工艺变量及其对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影响,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最优措施全面破坏煤自燃三角形稳态,并根据指标气体受到作用后的反馈来定义变量中的作用量、方向及时间。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经过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正、负反馈治理后,工作面回风CO浓度为0,上隅角深部CO浓度为10×10^(-6)~15×10^(-6),后部采空区观测钻孔内CO最大浓度为30×10^(-6),治理效果明显,隐患得以控制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煤层 自然发火 指标气体 防灭火工艺 控风调压 采空区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及活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吴钰龙 牛会群 +2 位作者 张裕海 丁淑芳 李广月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S1期729-740,共12页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且含有多种有价元素,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由于煤矸石含有复杂的矿物成分和多种有价元素,同时表现为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实现煤矸石的高值化利用,需进行活化...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且含有多种有价元素,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由于煤矸石含有复杂的矿物成分和多种有价元素,同时表现为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实现煤矸石的高值化利用,需进行活化预处理,提高煤矸石中矿物组分的反应活性。目前,常用的煤矸石活化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活化、热活化、化学活化、微波活化、复合活化等。基于不同活化预处理下矿物的物相转变和微观结构重构行为,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活化预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和矿物物相转变过程。另外,介绍了不同类型煤矸石的组成差异和利用途径,以及煤矸石中2种最主要矿物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最后,探讨不同活化预处理过程中尚存在的研究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煤矸石的活化预处理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矿物组成 活化 相变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