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窦亮 曹书婷 +5 位作者 程香 杨彪 尚涛 何东 胡力 李叶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07,共5页
2017年4—9月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采集到蝶类标本933号,隶属于10科55属98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27种),其次是眼蝶科Satyridae (25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最少的是珍蝶科Acraeidae(1种)和... 2017年4—9月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采集到蝶类标本933号,隶属于10科55属98种。物种数上,蛱蝶科Nymphalidae最多(27种),其次是眼蝶科Satyridae (25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最少的是珍蝶科Acraeidae(1种)和环蝶科Amathusiidae(1种);个体数量上,蛱蝶科最多(225只,占24. 12%),其次是粉蝶科Pieridae (224只,占24. 01%)、眼蝶科(153只,占16. 40%),最少的是斑蝶科Danaidae(5只,占0. 53%)和环蝶科(3只,占0. 32%)。其中,7月调查采集到的蝶类物种数(调查到70种,占71. 43%)和个体数量(284只,占30. 44%)均最多。保护区98种蝶类中,东洋种38种、古北种9种、广布种51种;若不计广布种,东洋种和古北种分别占80. 9%和19. 1%,可以看出,本地区蝶类以东洋种占优势,若计入广布种,则古北种仅占9.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多样性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廖丽欢 徐雨 +3 位作者 冉江洪 郑雯 缪宁 尚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01-3009,共9页
为了了解汶川地震对大熊猫主食竹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地震重灾区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50个样方,就地震强度、中度、轻度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为了了解汶川地震对大熊猫主食竹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地震重灾区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50个样方,就地震强度、中度、轻度干扰对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发笋物候上,地震强度干扰的发笋时间(Julian时间)较中度和轻度干扰显著推迟,而发笋期不受影响。(2)发笋量和当年生幼竹数是拐棍竹更新生长的数量指标。地震强度和中度干扰样方的发笋量都显著高于轻度干扰,而发笋量在强度和中度干扰间差异不显著;地震强度干扰样方的当年生幼竹数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干扰,中度和轻度干扰样方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地震的强度和中度干扰都有利于拐棍竹竹笋和当年生幼竹数量的更新。(3)基径和株高是拐棍竹更新生长的质量指标。强度干扰下拐棍竹的基径和株高都显著小于中度和轻度干扰,中度干扰样方的基径与轻度干扰差异不显著,但株高显著矮于轻度干扰样方。表明强度干扰下拐棍竹的质量最差,中度干扰的基径已基本得到恢复,但株高仍受到抑制。(4)地震不同干扰等级拐棍竹退笋原因划分为:外力机械损伤、动物取食、生长停止、其他4种。对地震不同干扰等级拐棍竹退笋原因比率的分析发现,强度干扰样方因外力机械损伤和生长停止退笋的比率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干扰样方,而因动物取食退笋的比率显著低于中度和轻度干扰样方。证明强度干扰样方的竹笋更容易受到外力机械损伤和生长停止退笋,而中度和轻度干扰的竹笋更倾向于动物取食致退,揭示了拐棍竹的生长是与震后不同程度的干扰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熊猫 拐棍竹 生长发育 竹笋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外来脊椎动物及其危害防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会 赵衡 周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形成云南外来脊椎动物名录,结果显示,云南现有外来脊椎动物80种,其中鱼类51种,两栖爬行类7种,鸟类14种,哺乳类8种。依照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方式和繁殖情况可以归纳为4类:1)主动引入不能自然繁殖型;2)主动引入能...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形成云南外来脊椎动物名录,结果显示,云南现有外来脊椎动物80种,其中鱼类51种,两栖爬行类7种,鸟类14种,哺乳类8种。依照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方式和繁殖情况可以归纳为4类:1)主动引入不能自然繁殖型;2)主动引入能够自然繁殖型;3)被动引入能够自然繁殖型;4)养殖逃逸、遗弃或者放生型。在80种外来脊椎动物中,目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的种类有23种。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更易造成入侵。盲目将一些鱼类引入云南的湖泊是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最大根源;养殖户的私自引种和观赏动物的引种(花鸟市场)是目前最无序的、最缺乏管理的防控环节。建议规范引种程序,用法律来规范引种行为并加强对放生的正确引导与科学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生物入侵 脊椎动物 入侵危害 引种 放生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坑切梢小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红英 王红伟 杨桦 《现代园艺》 2014年第4期71-72,共2页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是危害松树的重要性害虫,对松树危害巨大,给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于该虫是蛀干性害虫,隐蔽性很强,使得测报和防治难度大,开展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寻找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的薄弱...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是危害松树的重要性害虫,对松树危害巨大,给林业和生态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于该虫是蛀干性害虫,隐蔽性很强,使得测报和防治难度大,开展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寻找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的薄弱环节,是指导生产防治的关键。系统介绍了横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横坑切梢小蠹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坑切梢小蠹 生物学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