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稻分蘖调控研究Ⅱ不同栽植密度分蘖成穗的追踪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姜照伟 李义珍 +3 位作者 蔡亚港 黄继生 苏连庆 陈进明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调控技术, 对不同栽植密度中不同出生期分蘖的性状进行追踪观察, 明确: (1) 主茎、秧田分蘖和栽后头10d 分蘖的出生数, 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成穗率100 % , 穗大粒重, 构成总穗数的47 % ~8... 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调控技术, 对不同栽植密度中不同出生期分蘖的性状进行追踪观察, 明确: (1) 主茎、秧田分蘖和栽后头10d 分蘖的出生数, 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成穗率100 % , 穗大粒重, 构成总穗数的47 % ~83 % 、总产量的61 % ~89 % ; (2) 栽后11 ~20d 分蘖出生数也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成穗率与栽后20d 的总茎蘖数和最高茎蘖数成负相关( r=- 09841 * * , - 09525 * * ) , 构成总穗数的50 % ~17 % 、总产量的39 % ~11 % ; (3) 在栽后20d, 1m2 总茎蘖数为300 、400 、500 个时, 有效分蘖临界期分别在栽后20d、15d 和10d; (4) 栽后21 ~30d 出生的分蘖, 成穗率很低, 穗小粒轻, 只构成总穗数的0 ~3 % 、总产量的0 ~1 % ;(5) 嫩秧早发, 具有单位面积较大的穗容量和库容量。研究结果表明: 杂交稻培育多蘖嫩壮秧、适量密植、促进早发、抑制移栽后20d 以后分蘖萌发, 控制总茎蘖数, 是建立高成穗率、兼容穗多、穗大的高产群体的组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栽植密度 有效分蘖临界期 分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2000年早季超级稻新品种示范结果报告
2
作者 姜照伟 蔡亚港 +1 位作者 苏连庆 陈进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佳辐占的高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亚港 苏连庆 +4 位作者 陈进明 黄晓辉 黄溪华 李小萍 李义珍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调查了优质稻佳辐占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明确:(1)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粒数的田块间变异大,对构成每平方米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5 7%和43 % ;(2 )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对稳定,因而每平方米总粒数决定了库容量,也决定了产量,产量与每平方... 调查了优质稻佳辐占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明确:(1)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粒数的田块间变异大,对构成每平方米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5 7%和43 % ;(2 )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对稳定,因而每平方米总粒数决定了库容量,也决定了产量,产量与每平方米总粒数呈高度正相关,r =0 990 8 。(3 )据回归分析,佳辐占每平方米总粒数为3 5 0万粒、2 91万粒和2 3 2万粒时,每公顷产量可相应达到9 0t、7 5t和6 0t。表明实现高产乃至超高产,关键在于提高每平方米总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佳辐占品种 产量结构 库容量 结实率 每穗粒数 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分蘖调控研究Ⅰ几个杂交稻组合不同出生期分蘖成穗的追踪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亚港 黄继生 +5 位作者 黄晓辉 洪跃通 李义珍 姜照伟 杨惠杰 苏连庆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 对5 个杂交稻组合进行定株定蘖追踪观察, 明确:(1) 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d, 分蘖力强、总茎蘖数多的组合在移栽后15d; (2) 本田期有效分蘖是移栽后头4 片新生叶的“同伸”蘖; (3... 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 对5 个杂交稻组合进行定株定蘖追踪观察, 明确:(1) 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d, 分蘖力强、总茎蘖数多的组合在移栽后15d; (2) 本田期有效分蘖是移栽后头4 片新生叶的“同伸”蘖; (3) 成穗分蘖随着出生期的推迟, 每穗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 晚生蘖的结实率很低; (4) 在供试条件下, 构成总穗数和总产量的份额, 主茎加秧田分蘖为59% 和72 % , 移栽后20d 内出生的分蘖为39 % 和27 % , 其后出生的分蘖为2 % 和1 % 。结果表明, 培育多蘖壮秧, 合理密植, 促进移栽后20d 内分蘖出生, 抑制其后分蘖萌发, 是杂交稻提高成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有效分蘖 临界期 生育调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密肥技术研究 Ⅰ.施肥水平的产量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进明 苏连庆 +5 位作者 蔡亚港 黄继生 姜照伟 郑景生 杨惠杰 李义珍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2期29-31,共3页
为了提高杂交稻施肥效益,设置了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明确:Ⅰ杂交稻适宜的施肥量为每公顷N144~170kg、P63~75kg、K120~140kg;②适宜的施肥水平,形成了较大的库容量,增强了中后期的干物质生产力。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肥量 水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1998年超级稻品种示范总结
6
作者 苏连庆 李志忠 +5 位作者 陈进明 蔡亚港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杨惠杰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2期16-18,共3页
龙海市东园镇位于九龙江下游平原,北纬24°23′,东经117°53′,属南亚热带气候。该镇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1997年起列为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丰产示范区之一。任务是展示国内近年育成、经初步评审的新品种,并对筛选出来的... 龙海市东园镇位于九龙江下游平原,北纬24°23′,东经117°53′,属南亚热带气候。该镇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1997年起列为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丰产示范区之一。任务是展示国内近年育成、经初步评审的新品种,并对筛选出来的一些适应闽南生态、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试种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樱桃番茄品种引进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跃 陈文胜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9X期54-55,共2页
通过对8个参试的樱桃番茄品种在高山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樱桃番茄秀玲品种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综合表现最好,优于福建龙海地区的主栽品种甜姬,适宜在本地大力推广种植;爱丽40次之,可考虑作为生产上的搭配品种使用。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品种 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产素等几种生长调节剂在蘑菇上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明杰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3期16-17,共2页
丰产素等几种生长调节剂在蘑菇上的应用福建省龙海市农科所杨明杰近年来,我市农作物栽培上应用生长调节剂日趋普遍。但各种生长调节剂引进后,施用效应反映各异,因缺乏系统的对比试验,尤其在食用菌上更少,为此设计了本试验。试验结... 丰产素等几种生长调节剂在蘑菇上的应用福建省龙海市农科所杨明杰近年来,我市农作物栽培上应用生长调节剂日趋普遍。但各种生长调节剂引进后,施用效应反映各异,因缺乏系统的对比试验,尤其在食用菌上更少,为此设计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丰产素、恩肥比对照显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蘑菇 栽培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航1号早季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蔡亚港 黄溪华 黄晓辉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龙特甫A与航1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突出。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要品种示范推广。
关键词 特优航1号 栽培技术 高产特性 福建省农科院 品种示范推广 龙特甫A 性状比较 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籼稻佳辐占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亚港 陈其能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早稻 特征特性 品种 米质 优质早籼稻 稻种 福建省 种植面积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特优63”产量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其能 蔡亚港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特优63 杂交水稻 结构分析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产量形成 构成因素 结构特征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10号小木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2
作者 陈国跃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59,共1页
马来西亚10号小木瓜是近几年从台湾引进的番木瓜新品种,经栽培试种,表现出生长块、结果早、产量高且抗病能力较强等特点。其平均单果重500~800g,果肉成熟时为红色,味甜,纤维少,口感好,是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果、菜两用的木瓜新品种... 马来西亚10号小木瓜是近几年从台湾引进的番木瓜新品种,经栽培试种,表现出生长块、结果早、产量高且抗病能力较强等特点。其平均单果重500~800g,果肉成熟时为红色,味甜,纤维少,口感好,是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果、菜两用的木瓜新品种。2004年起,我们在福建省龙海市白水镇及双第华侨农场进行推广,栽培面积为50h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马来西亚 番木瓜 抗病能力 华侨农场 栽培面积 经济效益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百合促成栽培试验
13
作者 陈国跃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62-62,共1页
对麝香百合进行低温处理以实现促成栽培.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可提前花期,保证元旦、春节期间的切花市场供应;13℃的低温预处理,可使开花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安排;5~8℃的低温处理切花性状优于3~5℃的低温处理;经低温处理的种球,... 对麝香百合进行低温处理以实现促成栽培.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可提前花期,保证元旦、春节期间的切花市场供应;13℃的低温预处理,可使开花相对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安排;5~8℃的低温处理切花性状优于3~5℃的低温处理;经低温处理的种球,可实现二次开花,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百合 低温处理 促成栽培 麝香百合 促成栽培 栽培试验 低温处理 二次开花 低温预处理 市场供应 春节期间 生产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优航1号”若干特性观察
14
作者 黄溪华 黄晓辉 蔡亚港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3-33,共1页
2006年早季,在我市海澄镇黎明村,中国粮食超高产协作网南方基地种植“特优航1号”8.5hm^2,平均亩产678kg,其中最高田块达711kg,最低田块达665kg。根据田间记载资料,现将该品种一些特性报道如下。
关键词 特优航1号 特性 协作网 超高产 田块 南方 亩产 田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蔡亚港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45-46,共2页
建国60a来,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30a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农产品基本供给平衡,部分品种有余,农村初步繁荣,部分... 建国60a来,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30a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农产品基本供给平衡,部分品种有余,农村初步繁荣,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当前农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农业发展也产生一系列问题。研究当前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 小康社会 中国 水产品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豆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杨玉桂 黄继生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枝豆 豆荚 高产栽培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17
作者 蔡亚港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1期56-57,共2页
中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益减少,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耕地、依靠科技进步等八个方面介绍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保障 粮食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