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龙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和措施 |
苏连庆
苏明河
|
《福建农业科技》
|
1998 |
0 |
|
2
|
立丰灵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调控效果 |
郭聪华
李小萍
苏连庆
陈进明
林志强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6 |
24
|
|
3
|
杂交稻分蘖调控研究Ⅱ不同栽植密度分蘖成穗的追踪观察 |
姜照伟
李义珍
蔡亚港
黄继生
苏连庆
陈进明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7
|
|
4
|
福建龙海稻菇生产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平衡 |
郑景生
李义珍
姜照伟
苏连庆
黄亚昌
郑龙川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1 |
0 |
|
5
|
闽南2000年早季超级稻新品种示范结果报告 |
姜照伟
蔡亚港
苏连庆
陈进明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0 |
0 |
|
6
|
杂交稻抛秧高产实用技术研究 |
姜照伟
李义珍
苏连庆
陈振明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7
|
水稻喷施立丰灵的抗倒增产效应 |
林志强
苏连庆
陈进明
林文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3 |
37
|
|
8
|
优质稻佳辐占的高产结构分析 |
亚港
苏连庆
陈进明
黄晓辉
黄溪华
李小萍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2005 |
13
|
|
9
|
杂交稻分蘖调控研究Ⅰ几个杂交稻组合不同出生期分蘖成穗的追踪观察 |
蔡亚港
黄继生
黄晓辉
洪跃通
李义珍
姜照伟
杨惠杰
苏连庆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3
|
|
10
|
杂交稻密肥技术研究 Ⅰ.施肥水平的产量效应 |
陈进明
苏连庆
蔡亚港
黄继生
姜照伟
郑景生
杨惠杰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1
|
|
11
|
杂交稻密肥技术研究Ⅱ肥料分施技术 |
赵文权
姜照伟
杨惠杰
李义珍
苏连庆
陈进明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1
|
|
12
|
闽南1998年超级稻品种示范总结 |
苏连庆
李志忠
陈进明
蔡亚港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杨惠杰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3
|
杂交稻密肥技术研究Ⅲ栽植密度的产量效应 |
陈进明
苏连庆
姜照伟
杨惠杰
林文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4
|
水稻机械抛秧的综合效益和配套高产技术 |
苏连庆
李志忠
陈振明
姜照伟
林海弟
李义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5
|
稻—稻—瓠高优栽培模式 |
王惠珠
陈进明
|
《福建农业科技》
|
2000 |
0 |
|
16
|
论吨谷田持续高产的对策 |
苏连庆
郑龙川
陈进明
陈少珍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7
|
秧苗喷施多效唑试验小结 |
陈进明
苏连庆
|
《福建农业科技》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