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西部黑青杨大径材培育中农林复合经营
1
作者 季晓慧 王福森 +3 位作者 赵鹏舟 邢政华 毕宇 杨昊霖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杨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可利用大径材林地空间较大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作物(黄豆)、牧草(苜蓿)、森林食品(黄花菜、茖葱)和药材(玉竹、黄芪、桔梗、射干、苦参、甘草、知母、防风)间作,开展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经营... 在杨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可利用大径材林地空间较大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作物(黄豆)、牧草(苜蓿)、森林食品(黄花菜、茖葱)和药材(玉竹、黄芪、桔梗、射干、苦参、甘草、知母、防风)间作,开展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经营产出价值分析,种植药材收益较大,其次是森林食品、牧草和纯农产品;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种植豆科植物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种植知母、防风和射干等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的趋势,消耗土壤养分较大。研究总结出杨树大径材林下林粮、林草、林菜、林药4种可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杨 农林复合 大径材培育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关系研究
2
作者 毕宇 张强 +3 位作者 王福森 赵鹏舟 李勇 赵晓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影响显著,树木生长空间越大,单株材积生长量越大。密度为4 m×5 m小黑杨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较高;不同密度的小黑杨林分生长规律相似,密度3 m×5 m、4 m×5 m、5 m×5m、6 m×5 m的林分成熟龄分别为26年、25年、24年和23年,41年生小黑杨已近枯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黑龙江西部 林分密度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杨多倍体适应性评价及抗旱无性系选择
3
作者 苏丽辉 王木廷 +6 位作者 张芳平 董薇 庞忠义 吴力国 李芳蕊 李开隆 李慧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6,共9页
为了分析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多倍体无性系在不同立地条件时的适应性,探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式,揭示三倍体无性系的抗旱机制,从而为各地区筛选优良无性系。以定植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林场、佳木斯市富锦县太东种子... 为了分析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多倍体无性系在不同立地条件时的适应性,探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式,揭示三倍体无性系的抗旱机制,从而为各地区筛选优良无性系。以定植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林场、佳木斯市富锦县太东种子园、辽宁省沈阳市新民机械林场的大青杨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方差效应量,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基因型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GE双标图)相结合,开展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及无性系丰产稳产评价,并从膜脂过氧化产物浓度、活性氧清除能力、根系分布等抗旱生理,探讨大青杨三倍体的抗旱机制。通过方差分析表明:错海、新民、富锦3个试验点无性系生长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无性系各性状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环境的效应量占比不同。各生长性状的重复力在0.6669~0.6980之间,说明其主要受遗传控制。根据育种值及材积遗传增益,于错海、新民、富锦3个试验点分别选出优良无性系4、5、4个。入选无性系中,三倍体无性系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二倍体、四倍体提高了194%、579%。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基因型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BLUP-GGE)分析,三倍体的T14和T12分别为高产高稳定性无性系、高产低稳定性无性系,在半干旱地区的错海、新民均表现优异。抗性生理分析表明:T14、T1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二倍体,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氢浓度低于二倍体大青杨,根系的干质量、鲜质量以及在深土层的粗根、细根质量均高于二倍体大青杨。T12和T14无性系具有速生、抗旱性、适应性强等特点,材积遗传增益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在干旱条件下,T12和T14通过激活活性氧清除系统,分解活性氧,减轻细胞脂膜损伤;同时通过减少水分蒸腾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干旱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多倍体 多点联合分析 抗旱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食用菌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司海忠 张强 +1 位作者 徐连峰 吴力国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0期102-102,115,共2页
食用菌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森林特产资源之一,在全省林业产业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对黑龙江省食用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黑龙江 食用菌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民 王力刚 朱占英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4期90-91,共2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樟子松人工林在该区天然更新主要有3种形式:林窗更新;林缘更新;其他阔叶树林下更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该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光照条...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调查研究,发现樟子松人工林在该区天然更新主要有3种形式:林窗更新;林缘更新;其他阔叶树林下更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该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以及对幼苗的防护条件。针对影响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限制性因子,提出促进该区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进程的技术措施:覆土;浇水;合理的采伐;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管护;进行封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予松人工林 天然更新 人工促进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青杨选育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福森 李晶 +3 位作者 李树森 贯春雨 王红梅 赵鹏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5,23,共6页
以速生欧美杨中荷64号杨(Populus×euramericana"N3016")为母本、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为父本,经室内人工控制水培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在寒温带半干旱地区,经苗期筛选、无性系建立、品系评比到区域化试验示范等13... 以速生欧美杨中荷64号杨(Populus×euramericana"N3016")为母本、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为父本,经室内人工控制水培杂交获得F1代杂交种,在寒温带半干旱地区,经苗期筛选、无性系建立、品系评比到区域化试验示范等13年多地点多指标的测定,选育出杨树杂交新品种黑青杨(P.euramericana"N3016"×P.ussuriensis)雄性无性系。该品种干通直饱满,分枝角38.2°,11年生木材气干密度为0.35 g/cm3,纤维长宽比50.6。在齐齐哈尔地区11年生时单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4.8 m、16.2 cm和0.137 m3,分别超过对照品种小黑杨(P.simonii×P.nigra)8.4%、12.7%和33.3%。对杨灰斑病、锈病、烂皮病、溃疡病及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树蜂等抗性较强。在北纬47°56'以南、最低温-36.4℃以上、降水量大于400 mm、无霜期120 d以上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杨 杂交选育 区域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嫩枝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福森 刘录 +2 位作者 李晶 李树森 吴立国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樟子松嫩枝嫁接时间、方法、人员及生产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樟子松嫩枝嫁接的最佳的时间为7月末8月初,晚于8月上旬不宜嫁接;嫁接方法以髓心形成层贴接和劈接为宜;对樟子松嫩枝针叶束嫁接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樟子松 嫩枝嫁接 针叶束嫁接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及播种品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录 朱弘 +1 位作者 张顺霞 王福森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25-26,48,共3页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因各无性系结实量、种子产量及播种品质等因子的定点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及播种品质差异,选择出17个优质高产无性系,用选出的优质高产无性系构成新的生产群体,种子产量提高1.3~1...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因各无性系结实量、种子产量及播种品质等因子的定点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及播种品质差异,选择出17个优质高产无性系,用选出的优质高产无性系构成新的生产群体,种子产量提高1.3~1.6倍,种子发芽率达到60%(国家Ⅰ级种子标准);各无性系间种子产量、播种品质等因子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无性系 结实量 播种品质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种子园土壤改良与母树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弘 宋金辉 王红梅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
连续5年在樟子松种子园3个小班进行施肥、灌水、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在树龄10年生时,施肥可提高母树生长量2.3%~7.1%;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无显著促进作用,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球果产量46.6%。待母树树龄12年生后,上述措施可不必再... 连续5年在樟子松种子园3个小班进行施肥、灌水、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在树龄10年生时,施肥可提高母树生长量2.3%~7.1%;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无显著促进作用,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球果产量46.6%。待母树树龄12年生后,上述措施可不必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种子园 土壤改良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林业科研选题的原则
10
作者 朱弘 王红梅 +1 位作者 陈树良 李朝晖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06-107,共2页
文章论述了课题选题的重要性,并根据林业建设周期长、地区性强、难度大等特点,确定了林业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林业科研 科研选题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旱柳无性系苗期适应性评价
11
作者 史绍林 赵婧博 +2 位作者 赵凌全 季晓慧 赵鹏舟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以选出的18个旱柳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编号为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4、25、26),通过扦插繁殖能力、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病虫能力及生物量统计评价其适应性。结果表明:18个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 以选出的18个旱柳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编号为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4、25、26),通过扦插繁殖能力、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病虫能力及生物量统计评价其适应性。结果表明:18个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8、9、10、11、13、16、20、24和25号的成活率偏低;18个无性系苗期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除了12号、13号和15号外,绝大部分无性系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17、19、21、22号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经综合分析和评价,14、26、27号在繁殖力、抗病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指标上表现优秀,可供进一步观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苗期 繁殖能力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纳米氧化锌和促生真菌YZ13-1在水曲柳抵御干旱胁迫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晨静 武文博 +5 位作者 耿露冉 王福龙 赵鹏舟 宋金辉 詹亚光 尹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8-395,共8页
为探究水杨酸(SA)、纳米氧化锌(ZnO NPs)和促生内生真菌YZ13-1(Fusarium graminearum)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苗耐旱性的影响,以2年生盆栽水曲柳为材料,设置5组处理:T1,干旱胁迫处理(土壤含水量为20%~25%);T2、T3和T4组在T1... 为探究水杨酸(SA)、纳米氧化锌(ZnO NPs)和促生内生真菌YZ13-1(Fusarium graminearum)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苗耐旱性的影响,以2年生盆栽水曲柳为材料,设置5组处理:T1,干旱胁迫处理(土壤含水量为20%~25%);T2、T3和T4组在T1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施加50 mg·L^(-1)SA,100 mg·L^(-1)ZnO NPs,促生真菌YZ13-1悬液;CK,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为50%~55%)。结果表明:与T1组相比,T2组的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了2倍,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和酚类物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4%、60%、16%,同时叶片相对电导率(RWC)降低了14%。与内生真菌和ZnO NPs相比,SA更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的水曲柳的抗逆酶活性,增加渗透物质和酚类物质含量,进而提高抗旱能力。研究明确了3种诱导处理均可提高水曲柳抗旱性,且以SA处理效果最佳,为水曲柳抗旱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水杨酸 纳米氧化锌 内生真菌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杨树新品种抗旱能力与生理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福森 孙惠杰 +4 位作者 温宝阳 李晶 温亚兴 王奉吉 张洪森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18-20,24,共4页
利用扦插苗对 6个杨树品种进行抗旱指标与叶片水分、净光合产物、蒸腾速率等生理反应研究。确定了各品种的正常生长、抑制生长及死亡阶段的土壤含水率范围 ,对各树种抗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杨树新品种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杨树 品种 抗旱能力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新杨应用前景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南希伟 杨洪军 +1 位作者 李晓波 李晶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5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山新杨 应用 北方寒冷地区 优良树种 黑龙江省 杂交组合 庭院绿化 城乡绿化 观赏价值 杨树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录 毛玉琪 +5 位作者 张景林 王福森 袁立达 王奉吉 全月平 赵鹏舟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的测定、统计、分析认为;对球果、种子进行优劣判别时,不能以大小而决定取舍;各无性系结实量的多少主要受单个球果重、球果数、出种率及千粒重等因子的制约;不同无性系间的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相... 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的测定、统计、分析认为;对球果、种子进行优劣判别时,不能以大小而决定取舍;各无性系结实量的多少主要受单个球果重、球果数、出种率及千粒重等因子的制约;不同无性系间的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相差较大;在今后留优去劣、淘汰不良无性系时,应根据对种子品质测定的结果,全面地、综合地加以衡量、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子园 播种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冻害概述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薇娜 赵鹏舟 +1 位作者 杨洪军 南希伟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2期117-117,121,共2页
由于我国北方地处高寒区,树木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强光照等恶劣自然环境的胁迫,尤其树木冻害现象经常发生。文章针对高寒区的树木冻害的逆境、冻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与分析,对树木正常越冬,减少与预防冻害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越冬逆境 冻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奉吉 刘录 +1 位作者 张玉柱 毛玉棋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7,21,共4页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樟子松优势选择方法及具体数量指标,并以此法选优而建的种子园,其总体水平质量优良,达到了建园的目的,提供良种种子1000kg,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樟子松 优树 后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优树后代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月平 刘录 +1 位作者 张玉柱 毛玉琪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建立种子园的同时,对各产地的优树进行了后代测定,笔者就有性与无性测定 方式等提出了建议,并对今后建立高世代种子园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樟子松 优树 后代测定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玉琪 张景林 +6 位作者 王福森 刘录 赵文 张海萍 袁立达 王奉吉 李柏春 《防护林科技》 1993年第2期10-15,29,共6页
对龙江县错海林场11年生长白落叶松11个种源和10年生兴安落 叶松17个种源试验林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主要生长性状遗传分化明 显,遗传变异稳定,种源生长早晚期高度相关,4~5年可作为种源早期选择的初选 年龄;种源地理变异,长白... 对龙江县错海林场11年生长白落叶松11个种源和10年生兴安落 叶松17个种源试验林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主要生长性状遗传分化明 显,遗传变异稳定,种源生长早晚期高度相关,4~5年可作为种源早期选择的初选 年龄;种源地理变异,长白落叶松是以经度为主要变异方向。兴安落叶松则是以 经度、纬度、海拔为主要的三重渐变;分别将长白和兴安落叶松种源划分三个类型, 即速生丰产型、中等类型和慢生低产型;选出优良种源,长白为大海林、白刀山和 小北湖三个,11年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可分别获得11.2%、15.5%和38.5% 的遗传增益。兴安选出优良种源两个,即友好和乌伊岭种源,10年生时,树高、胸 径和材积可分别获得14.6%、30.3%和77.4%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选择 造林 落叶松
全文增补中
兴凯湖松引种造林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录 毛玉琪 +7 位作者 张景林 王福森 吴长江 金月平 王奉吉 赵鹏舟 赵建明 张兴祥 《防护林科技》 1996年第3期18-21,共4页
1980年从黑龙江省东部的密山引进兴凯湖松(Pinusussuriensis)种子,在错海林场播种育苗,1982年春造林。14年的弓1种实践证明,兴凯湖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土质瘠薄、岩石裸露的山地上造林表现... 1980年从黑龙江省东部的密山引进兴凯湖松(Pinusussuriensis)种子,在错海林场播种育苗,1982年春造林。14年的弓1种实践证明,兴凯湖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土质瘠薄、岩石裸露的山地上造林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长力;10年生时开始结实;14年生时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量分别达到4.77m、8.02cm、0.0140m ̄3和32.9m ̄3,比同龄的子松分别大22.9%、33.4%、72.8%和74.1%;经分析,两树种各因子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经预测,在18年生时,兴凯湖松的公顷蓄积量将是樟子松的2倍以上;为我省西部地区增添了一个新的造林适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凯湖松 引种 黑龙江西部 适应性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