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龙江县1961—2020年降水特征分析
1
作者 伍晓微 谭雪玥 +2 位作者 李家国 侯伯男 付丹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6期35-37,共3页
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龙江县1961~2020年的降水量变化特征、降水日数变化特征,1961~2020年龙江县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471.9mm,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通常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相比之下,冬季的降水量则通常较少。在秋季,降水量... 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龙江县1961~2020年的降水量变化特征、降水日数变化特征,1961~2020年龙江县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471.9mm,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通常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相比之下,冬季的降水量则通常较少。在秋季,降水量要优于春季。平均每年的降水天数约为76.18d,而在过去的60年中,降水天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1~2020年 降水特征 分析 龙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县近30a大风天日数平均风速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作者 付丹 伍晓微 +2 位作者 侯伯男 谭雪玥 李家国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研究对1991-2020年龙江县国家基本站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均大风天数为13.2d,其中最多的大风天数出现在1998年,达到了39d;而最少的大风天数记录于2010年,为0d。大风天数主要集中在3-5月期间,这段时间内的大风天数总... 本研究对1991-2020年龙江县国家基本站大风天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均大风天数为13.2d,其中最多的大风天数出现在1998年,达到了39d;而最少的大风天数记录于2010年,为0d。大风天数主要集中在3-5月期间,这段时间内的大风天数总计占过去30年大风天数总量的63.5%,在一年中,5月记录到的大风天数最多,而12月、1月则是全年中大风天数最少的月份。龙江县春季播种期间是大风天气记录最多的时段,要关注天气预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轻大风对农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龙江县大部分作物的收割时期也是发生大风频率较高的时期,应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利用烟雾防冻等措施,降低大风对秋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县 大风日数 平均风速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近三十年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姜丽霞 李帅 +2 位作者 李秀芬 张立群 杜春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1-926,共6页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气候变化表征...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气候变化表征为暖干化趋势,即热量增加,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无霜期延长,开花至成熟期降水减少,鼓粒至成熟期日照增加,且区域间存在差异,南部地区光热资源增加明显。不同区域、不同发育期,大豆对气候响应均存在差异,总体上,大豆播种期、出苗期和三叶期无明显变化,但西部地区异常提前;开花期呈提前趋势,三叶至开花期间日数缩短,北部和中部缩短明显;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略有提前,增温是导致大豆发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阈值内,大豆单产随着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说明一定程度的增温对大豆产量有正效应。因此,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是利弊兼存,在选择品种、引进品种、种植布局等方面应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豆 发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作者 伍晓微 谭雪玥 +2 位作者 杨晓禹 薛瑶 付丹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9期6-8,共3页
研究分析了齐齐哈尔市1991~2020年二十四节气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数据。平均气温从立春时节的-13.9℃回暖至谷雨时节的11.2℃,再到小暑的峰值24.1℃,直至小寒的低点-18.4℃。降水量在夏季集中,大暑时达峰值71.8mm,立春、小寒... 研究分析了齐齐哈尔市1991~2020年二十四节气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数据。平均气温从立春时节的-13.9℃回暖至谷雨时节的11.2℃,再到小暑的峰值24.1℃,直至小寒的低点-18.4℃。降水量在夏季集中,大暑时达峰值71.8mm,立春、小寒、大寒降水稀少。日照时数在小满最高9.4h,春分至秋分日照时数稳定在8h以上,冬至降至最低5.5h。相对湿度惊蛰至谷雨最低,夏季前期湿度有跳跃式增长,大暑最高(74.5%),春季、秋季干燥,夏季、冬季湿润。这些气候特征表明:小满至大暑高温多湿,需对喜温作物进行排水防涝。大暑期间降水量大,需加强田间排水。清明至立夏降水较少且气温升高,需适时灌溉,芒种日照充足应加强田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业 气候 齐齐哈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齐齐哈尔市气候因子对植被生态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王宇凡 吴琼 +3 位作者 程春香 曲芙瑶 马瑞 解镕铭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0-26,31,共8页
齐齐哈尔市作为松嫩平原农业核心区及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承载区,其植被生态状况对粮食生产安全及生态屏障功能的稳定发挥具有直接且关键的影响。为促进齐齐哈尔市植被生态保护,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2000... 齐齐哈尔市作为松嫩平原农业核心区及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承载区,其植被生态状况对粮食生产安全及生态屏障功能的稳定发挥具有直接且关键的影响。为促进齐齐哈尔市植被生态保护,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该地区的植被生态气候特征以及典型旱涝月份对植被生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4年齐齐哈尔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气温略呈下降趋势;2000-2024年该地区生长季植被NPP、覆盖度和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均呈增加趋势,植被固碳释氧能力逐年增强,但典型旱涝月份对植被生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净初级生产力 覆盖度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 齐齐哈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气候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繁东 程义武 +1 位作者 袁湘玲 孙砳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04-206,263,共4页
[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 [目的]深入掌握富裕县四季开始时间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富裕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对四季开始日期和长度进行划分,对近54a来富裕县入季时间、四季持续天数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54a来富裕县春、夏、秋、冬季平均开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2日、8月10日和10月1日,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82、-2.241、1.121、0.807d/10a,春季和夏季开始时间呈提前趋势,秋季和冬季开始时间略有推迟,幅度较小;四季平均长度分别为66、39、52和208 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59、3.362、-0.314、-2.267 d/10a,富裕县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冬季持续天数呈缩短趋势,夏季持续天数增加趋势明显,秋季持续天数基本没有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应季农业生产、城市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县 季节 起始日期 四季长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繁东 程义武 +1 位作者 邱海芝 袁湘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8期179-181,194,共4页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0.542℃/10 a。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季节变化呈高—低—高—低特点;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5月(13.6℃),最小值出现在7月(10.1℃);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份下降幅度最大,8月下降幅度最小。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远大于最高气温,是导致年、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日较差 变化特征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黑龙江省富裕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8.19暴雨环流背景及雷达回波分析
8
作者 申延美 张利群 祝玉梅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针对2009年8月19日夜间至20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结合天气背景、红外云图对天气雷达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850hPa风场切变的存在,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条件;回波东移过程中逆时针旋转,延长了回波的影响时间;低空急... 针对2009年8月19日夜间至20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结合天气背景、红外云图对天气雷达资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850hPa风场切变的存在,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动力条件;回波东移过程中逆时针旋转,延长了回波的影响时间;低空急流的建立,加强了区域辐合,增大了降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雷达回波 逆时针旋转 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宫丽娟 姜丽霞 +2 位作者 张立群 李帅 王秋京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27-30,共4页
为了提高玉米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灌溉和非灌溉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表层(O~30cm)与深层(30~50cm)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 为了提高玉米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灌溉和非灌溉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表层(O~30cm)与深层(30~50cm)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趋势相似,但表层土壤更易受外界影响。生育期内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干物质重及产量影响显著。灌溉处理为玉米生育期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水分,利于玉米地上干物质的累积,玉米进入乳熟期后,适当地灌溉更有利于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湿度 灌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金云 张辉 +2 位作者 孙守军 张立群 姜丽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8期38-41,共4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玉米主栽品种久龙8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开展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发育进程、叶面积、植株干物质对不...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玉米主栽品种久龙8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开展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发育进程、叶面积、植株干物质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反应不同。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壤相对湿度的偏差在±5%之间不会对玉米发育进程造成差异。玉米叶面积、植株干物重对不同土壤湿度反应明显,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0%,尤其中层(30~50cm)土壤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对叶面积增加为正效应作用,且对玉米干物质增加和玉米籽粒灌浆均有利,可使玉米果实重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湿度 叶面积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14大暴雨环流形势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利群 申延美 +2 位作者 刘志刚 姚琨 张更辉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常规观测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0年8月14日的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暖湿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互作用是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850hPa切变线的存在为降水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在... 利用多普勒雷达、常规观测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0年8月14日的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暖湿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互作用是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850hPa切变线的存在为降水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在高空冷空气的触发下释放是产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另外,垂直液态水含量对于大暴雨的演变趋势、降水量估测和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切变线 垂直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