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川县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在水稻抗病性评价与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康金平 刘红国 +3 位作者 赖添奎 邓裕娴 杨健源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78-79,共2页
龙川县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目前已成为长期、稳定、具有区域特点的稻瘟病试验点。利用该病圃服务于省区试抗病性鉴定、育种单位抗性材料筛选、龙川县主栽品种抗性监测、品种轮换、水稻安全生产等工作,... 龙川县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目前已成为长期、稳定、具有区域特点的稻瘟病试验点。利用该病圃服务于省区试抗病性鉴定、育种单位抗性材料筛选、龙川县主栽品种抗性监测、品种轮换、水稻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自然诱发病圃 抗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分析与利用策略 被引量:33
2
作者 朱小源 杨健源 +10 位作者 刘景梅 司徒志谋 康金平 胡学应 朱敏记 罗森辉 杨祁云 林佩珍 曾列先 姜先芽 陈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方法,对广东154个早晚籼稻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综合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结果,把154个品种归为6个类别,高抗的22个,占14.29%,抗的有23个,占14.94%,中抗的有30个,占19.48%...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方法,对广东154个早晚籼稻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综合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结果,把154个品种归为6个类别,高抗的22个,占14.29%,抗的有23个,占14.94%,中抗的有30个,占19.48%,中感的有22个,占14.29%,感的有27个,占17.53%,高感的有30个,占19.48%。比较了品种的抗谱、田间叶瘟以及穗瘟三者间的关系,大部分品种三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但有少数品种的相关性较低。3个稻瘟病圃的病害严重度排序为从化病圃、阳江病圃及龙川病圃。对抗~高抗的部分品种进行亲本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近年来新品种的抗稻瘟病亲本来源主要有28占、巴太早香、IR64等抗源稻种。提出在抗病品种的选用上,尽量考虑抗病品种的多样性,避免来源于相同抗源的抗病品种在一个区域的单一种植,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病性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的建立及其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健源 康金平 +6 位作者 黄显良 姜先芽 赖添奎 陈深 李传瑛 曾列先 朱小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59-61,共3页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病圃应设置在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并插植合适的感病诱发品种群。广东3个病圃设置合理、小种多样性、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病圃应设置在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并插植合适的感病诱发品种群。广东3个病圃设置合理、小种多样性、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04~2006年对145个广东省区试品种在病圃进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米质、产量提高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水平均有所提高。说明将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亲本或低分离世代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自然诱发病圃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广东省晚造弱感光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继勇 郑晨 +2 位作者 司徒志谋 赖添奎 胡学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14,共4页
对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弱感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博Ⅱ优691、振优616、博优615、博Ⅱ优615、粤香优169、博Ⅱ优312、锦优633、万金优122、龙优225、园丰优7148等10个新组合进行评述,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 对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弱感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博Ⅱ优691、振优616、博优615、博Ⅱ优615、粤香优169、博Ⅱ优312、锦优633、万金优122、龙优225、园丰优7148等10个新组合进行评述,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出振优616、粤香优169等优质、高产组合,为广东弱感光型水稻的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并对参试的10个组合在广东生态区域内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感光 杂交水稻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天优368 被引量:1
5
作者 康金平 黄慧君 +3 位作者 符福鸿 王丰 朱满山 黄德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42-143,共2页
天优3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6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国标3级)、高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华南稻区早、晚造种植... 天优36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6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国标3级)、高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华南稻区早、晚造种植及南方稻区作晚稻种植。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列为广东省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天优368 优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泰澳丝苗连片示范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红国 邹岳威 +2 位作者 赖天奎 邓裕娴 叶天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5-215,220,共2页
龙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2006年晚造引进优质稻泰澳丝苗,结合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连片示范种植,表现抗稻瘟病、米质优、综合抗性好、丰产性突出,推广种植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 优质稻 泰澳丝苗 连片示范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减药控害技术推广策略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赖添奎 吴新洪 邹岳威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0期3-4,共2页
目前,为了追求绿色生态环境,必须从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出发,真正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既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坚持"绿色种植"的观念,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 目前,为了追求绿色生态环境,必须从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出发,真正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既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坚持"绿色种植"的观念,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质量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推广一项新颖的控害技术,利用水稻减药控害技术来实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标,经实地应用后发现该项技术十分实用,后期应重视并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推广技术 减药控害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