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岩市新罗区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1
作者 卢秋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64-66,共3页
利用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微红梢斑螟成虫,结合野外调查,摸清微红梢斑螟各虫态分布时间与生活习性,确定其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生活史,同时开展不同药剂对微红梢斑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利用佳多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微红梢斑螟成虫,结合野外调查,摸清微红梢斑螟各虫态分布时间与生活习性,确定其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生活史,同时开展不同药剂对微红梢斑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成虫雌雄比为1.06。成虫期诱杀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展,幼虫期防治宜在3月上中旬和5—7月进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与10%吡虫啉乳油1∶1混合液1 000倍液对微红梢斑螟的防治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达86.8%,可作为适宜药剂大面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防治效果 校正死亡率 福建龙岩 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2
作者 汤晓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145-148,共4页
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提升油茶产业效益的关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接穗筛选、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3个因素,分析各处理嫁接苗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油茶嫁接苗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存在显著差异(P<... 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提升油茶产业效益的关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接穗筛选、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3个因素,分析各处理嫁接苗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油茶嫁接苗成活率、苗高和地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木质化穗条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接穗类型;胚芽劈接法和胚芽切接法的3项指标显著优于胚根劈接法,且前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5月下旬和6月下旬嫁接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7月中上旬。针对龙岩市新罗区的自然条件,推荐选用木质化穗条,采用胚芽劈接或切接法,在5-6月份进行嫁接,可有效提高油茶芽苗砧嫁接育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育苗 关键技术 龙岩市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及防控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宏 林春燕 +3 位作者 林云田 滕波明 王少能 倪跃村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探明龙岩市新罗区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寄主植物、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为制订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管理措施及防治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规划调查线路、设置踏... [目的]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探明龙岩市新罗区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寄主植物、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为制订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管理措施及防治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规划调查线路、设置踏查点、采集标本,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结果]新罗区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种类118种,其中害虫111种、病害6种、有害植物1种.本土常发性或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7种,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福建新记录种1种.[结论]龙岩市新罗区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总对策应以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精准防治,全面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普查 防控 对策 龙岩市新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源锌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5期153-155,共3页
在新罗区林区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罗区林区生态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罗区林区的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大致分成两个时期:2015年新罗区林业发展与生... 在新罗区林区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罗区林区生态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罗区林区的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大致分成两个时期:2015年新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处在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2016~2019年新罗区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虽然也处于低速发展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转型而带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区 林业发展 生态建设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松墨天牛诱捕监测试验初报
5
作者 滕波明 《生物灾害科学》 202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为掌握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规律。【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的APF-Ⅰ型松墨天牛高效诱剂和专用配套诱捕器大面积诱杀松墨天牛。【结果】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初步发现,在龙岩市新罗区松墨天牛于4月初开始羽化... 【目的】为掌握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规律。【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的APF-Ⅰ型松墨天牛高效诱剂和专用配套诱捕器大面积诱杀松墨天牛。【结果】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初步发现,在龙岩市新罗区松墨天牛于4月初开始羽化,活动盛期为5月中旬至7中旬,8月份以后逐步减少,10月底成虫基本采集不到。【意义】监测结果将为新罗区防治松墨天牛成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诱捕器 诱杀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
6
作者 卢秋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通过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生长状况。利用现有的资料查阅,开展野外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龙岩市新罗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共调查记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通过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掌握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生长状况。利用现有的资料查阅,开展野外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龙岩市新罗区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共调查记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00科318属85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4属19种,被子植物91科304属832种。分析龙岩市新罗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现状,提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调查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森林资源自然枯损量的分析
7
作者 汤纪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97-98,共2页
利用前后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选择林分活立木株数和平均胸径为自变量建立自然枯损量预估模型,对新罗区及各乡镇街道的森林资源自然枯损进行分析,为森林资源的消耗提供了定量依据,对林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自然枯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新罗区尾巨桉造林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8
作者 邱元龙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z1期34-36,共3页
对营造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认为:个私(外商)、林业干部职工和营林公司每667m2林地造林分别投入308元、278元(含营林公司借款100元)和407元,7a内可分别获纯利润1050 06元、1182 46元和977 26元,投资利润率分别可达3... 对营造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认为:个私(外商)、林业干部职工和营林公司每667m2林地造林分别投入308元、278元(含营林公司借款100元)和407元,7a内可分别获纯利润1050 06元、1182 46元和977 26元,投资利润率分别可达30 1%、46 2%和21 3%,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经济效益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岩新分布种三峡槭和两粤黄檀应用研究
9
作者 卢秋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植物应用提供基础性研究。2018年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历时2年,覆盖13个镇2个街道73个行政村,通过植物的花果等特征,确认相关树种。调查发现了2个新分布种,分别是三峡槭和两...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植物应用提供基础性研究。2018年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历时2年,覆盖13个镇2个街道73个行政村,通过植物的花果等特征,确认相关树种。调查发现了2个新分布种,分别是三峡槭和两粤黄檀,提供了相关图片和形态描述,探明了这两个树种的分布区域与海拔分布范围。有利于进一步评估福建省龙岩市森林资源新分布种状况,探索其移植与利用技术,丰富城区景观绿化植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槭 两粤黄檀 新分布种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生根剂对防城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
10
作者 苏志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76-78,共3页
为探究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对防城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本研究以该植物当年新抽穗条为材料,以未进行药剂处理为对照(CK),测定不同基质(黄心土、黄心土50%+轻基质50%、轻基质)和生根剂(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液、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 为探究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对防城金花茶扦插成活的影响,本研究以该植物当年新抽穗条为材料,以未进行药剂处理为对照(CK),测定不同基质(黄心土、黄心土50%+轻基质50%、轻基质)和生根剂(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液、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液、ATP生根粉200倍稀释液、ATP生根粉400倍稀释液+维生素B12原液)处理后的防城金花茶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以黄心土作为基质的平均扦插成活率最高,达97.91%;生根剂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液处理的金花茶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达96.23%;不同基质、生根剂处理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基质和生根剂的联合作用也会影响扦插成活率。综合来看,以黄心土作为培养基质,采用速效生根粉+维生素B12原液处理防城金花茶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本文为金花茶苗木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 基质 生根剂 扦插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群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种行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对于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林下经济的特点及新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了...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种行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对于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林下经济的特点及新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新罗区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油茶林改造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晓华 《国土绿化》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油茶,又名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一次种植长期有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油茶喜光,耐寒性差,适宜种植在温暖、酸性土壤和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环境中。油茶籽油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效,被誉为“油中软黄金... 油茶,又名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一次种植长期有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油茶喜光,耐寒性差,适宜种植在温暖、酸性土壤和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环境中。油茶籽油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效,被誉为“油中软黄金”,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茶油还可用作工业原料,其副产品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食用植物油 油茶籽油 木本食用油料 保健功效 改造试验 油茶林 酸性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老排轻基质容器苗木质量评价分级标准研究
13
作者 卢秋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22-124,232,共4页
通过对米老排轻基质容器苗木开展调查,以主成分分析法获得最大特征向量值,采用标准差法对轻基质容器苗木进行分级,确定评价1年生米老排轻基质容器苗木质量的关键指标是苗高和地径,其中I级苗:苗高>105 cm,地径>0.7 cm;Ⅱ级苗:苗高6... 通过对米老排轻基质容器苗木开展调查,以主成分分析法获得最大特征向量值,采用标准差法对轻基质容器苗木进行分级,确定评价1年生米老排轻基质容器苗木质量的关键指标是苗高和地径,其中I级苗:苗高>105 cm,地径>0.7 cm;Ⅱ级苗:苗高65~105 cm,地径0.4~0.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轻基质容器苗 质量评价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沉水樟的扦插繁殖 被引量:21
14
作者 冯丽贞 陈远征 +2 位作者 马祥庆 黄勇来 郑群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对沉水樟扦插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因素中,沉水樟穗条径级大小对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大;ABT浓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其次;穗条来源对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小。沉水樟无性扦插繁殖的最优组合为径级0.55-0.70 cm的萌... 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对沉水樟扦插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因素中,沉水樟穗条径级大小对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大;ABT浓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其次;穗条来源对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小。沉水樟无性扦插繁殖的最优组合为径级0.55-0.70 cm的萌生穗条和100×10-6mol.L-1ABT浓度处理,该配方可在南方林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正交试验设计 扦插繁殖 成活率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远征 吴鹏飞 +4 位作者 侯晓龙 王荣伟 刘爱琴 黄勇来 郑群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个样地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的优势种群多数为广生态位,对资源有一定共享性,其中沉水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个样地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沉水樟林的优势种群多数为广生态位,对资源有一定共享性,其中沉水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且在群落径级分布中占绝对优势,表明沉水樟种群在群落中具有比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其中大于0.5的种对占44.9%;相对来说,沉水樟与生态位较宽树种的重叠值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多为0.05~0.10,没有大于0.10的,表明目前沉水樟尚能适应该群落生境,与群落中其他树种竞争还不激烈,可以与生态位较宽的物种形成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樟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种群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蝴蝶生态园植物选择与配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龙 孙佳婷 +3 位作者 陈云 周育真 陈建芳 彭东辉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3-27,共5页
蝴蝶生态园是指将蝴蝶作为可持续性利用的生态资源,通过种植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以供蝴蝶吸食花蜜及产卵栖息,并搭配观赏植物进行景观布置,从而形成层次分明、观赏价值和生态意义兼具的蝴蝶花园。营建优美的蝴蝶生态园正是响应国家建设... 蝴蝶生态园是指将蝴蝶作为可持续性利用的生态资源,通过种植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以供蝴蝶吸食花蜜及产卵栖息,并搭配观赏植物进行景观布置,从而形成层次分明、观赏价值和生态意义兼具的蝴蝶花园。营建优美的蝴蝶生态园正是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并迎合人们渴望自然的呼声。基于国内在此方面研究不足,本研究通过对蝴蝶生态园实地调查、结合福建植物志、期刊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整理,根据福建地区气候条件和蝴蝶的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筛选出33种寄主植物和29种蜜源植物,并在植物配置上提出一定建议,旨在为福建地区蝴蝶生态园建设中的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提供一定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生态园 生态 寄主植物 蜜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金娘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作栋 景诗梦 +2 位作者 陈建芳 黄学敏 彭东辉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4期73-76,89,共5页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桃金娘属(Rhodomyrtus)的常绿灌木。其株形紧凑,四季常青,花期长,既可观花又可观果,是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优良树种。长期以来,该物种均采用种子繁殖,导致种苗个体性状...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桃金娘属(Rhodomyrtus)的常绿灌木。其株形紧凑,四季常青,花期长,既可观花又可观果,是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优良树种。长期以来,该物种均采用种子繁殖,导致种苗个体性状差异极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研究桃金娘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的处理方案,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两年生的桃金娘嫩枝作为插穗,通过统计成活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分析不同的基质、处理激素、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留叶量等因素对桃金娘扦插生根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在7月份将桃金娘未木质化的嫩枝留4叶用300 mg/L吲哚丁酸处理1 h扦插生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 扦插 生根 生长激素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幽斑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18
作者 张思禄 陈顺立 +1 位作者 张飞萍 郑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0-243,共4页
1996~ 2 0 0 1年在福建省南平、沙县对喜树幽斑螟自然种群进行系统调查 ,组建和分析了 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结果表明 :喜树幽斑螟各世代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均属 Price A型 ,第 1~ 5代平均种群趋势指数 I值分别为 6.40、 4.66... 1996~ 2 0 0 1年在福建省南平、沙县对喜树幽斑螟自然种群进行系统调查 ,组建和分析了 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结果表明 :喜树幽斑螟各世代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均属 Price A型 ,第 1~ 5代平均种群趋势指数 I值分别为 6.40、 4.66、 4.5 3、 4.88、 3.1 8. 5个世代中 ,影响喜树幽斑螟种群生命过程的关键因子均为成虫死亡和生殖力下降 .第 1~ 3代中 ,自然消亡的控制作用均大于寄生和捕食 .第 4代中 ,寄生的控制作用更大 ,第 5代则捕食的控制作用大 .年周期中 ,天敌对种群系统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加强 .成虫期是各个世代的关键虫态 ,除成虫期外 ,第 1代的关键虫态为 3~ 4龄幼虫 ,第 2~ 4代的关键虫态为 1~ 2龄幼虫 ,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种群生命表 喜树幽斑螟 排除控制指数 喜树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天然杉阔混交林物种组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建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杉阔混交林中,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木荷(Schima superba)、上杭锥(Castanopsis lamontiivar.shanghangensis)、厚叶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是主要建群种。在不同海拔段的群落中各建群种的优势变化明显。随海拔升高,乔木层中杉木、毛竹、木荷的优势下降明显,厚叶厚皮香、黄山松和上杭锥则随海拔升高其重要值增大。在下木层中,这些树种的优势明显下降,仅厚叶厚皮香在950-1250m的海拔段其重要值的排序进入前10位。在地被层中,部分树种幼苗的重要值有所提高,表明这些建群种有一定的更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然杉阔混交林 优势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美马褂木在闽西地区引种及生长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滕波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2005年在福建闽西地区引种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17.2 hm2,研究不同坡向(南坡、西北坡、北坡)、不同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和不同施肥措施(施肥、不施肥)对其生长的影响。2015年设立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造... 2005年在福建闽西地区引种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sino-americanum)17.2 hm2,研究不同坡向(南坡、西北坡、北坡)、不同坡位(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和不同施肥措施(施肥、不施肥)对其生长的影响。2015年设立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造林10 a后,其平均保存率达86.23%;以南坡向下坡位生长表现最好,平均胸径13.42 cm,平均树高9.44 m,平均单株材积0.067 478 m3;施肥可有效促迚亚美马褂木的林分生长,其平均胸径为13.87 cm,平均树高为9.73 m,平均单株材积为0.074 015m3,较不施肥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6.77%、7.04%和2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引种 造林试验 施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