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gD、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3 位作者 李晓华 刘建奎 陈泽铭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胞均能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分离的毒株接种家兔能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PRVgD、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自2011年福建地区PRV同源性较高且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福建地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GD基因 GE基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PRRSV分离株Nsp2基因新变异序列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建奎 魏春华 +4 位作者 杨小燕 戴爱玲 李晓华 潘秀珍 危美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为了解福建省2009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4株PRRSV分离株,并对其Ns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病毒株VR-2332相比共有4种类型氨基... 为了解福建省2009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4株PRRSV分离株,并对其Ns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病毒株VR-2332相比共有4种类型氨基酸的缺失和1种类型的氨基酸插入,3株分离株在472位~520位和533位~561位发生了不连续的78个氨基酸缺失;2株分离株472位~520位、533位~561位和593位~595位发生了不连续的81个氨基酸缺失;1株分离株在593位~595位发生了3个氨基酸的缺失;其余8个分离株的Nsp2蛋白存在第481位和533位~561位共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其中有1个分离株在599位~603位插入了5个氨基酸,同时又在481位和533位~561位发生了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有氨基酸插入的病毒株。这些新的缺失和插入与PRRSV致病性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2基因 遗传变异 缺失 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福建野毒分离株FJ-1E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小燕 刘建奎 +2 位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李晓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0,共5页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抗原表位表明该野毒株与中国C株相比发生了抗原漂移,该差异是否预示福建流行株正在向远离疫苗株的方向变异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ORF7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建奎 魏春华 +2 位作者 戴爱玲 李晓华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19,23,共4页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2株PRRSV,并对其ORF7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存在欧洲型PRRS和美洲型PRRS,10株为美洲型PRRSV,与VR-2332、...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2株PRRSV,并对其ORF7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存在欧洲型PRRS和美洲型PRRS,10株为美洲型PRRSV,与VR-2332、JXA1等美洲型参考毒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5%-100%,与欧洲代表毒株LV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59.5%-63.6%。而FJ-11、FJ-12 2株分离株为欧洲型PRRSV,与欧洲代表毒株LV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4%、92.2%,而与VR-2332、CH-1a等美洲参考毒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60.3%-64.5%。美洲型PRRSV ORF7编码N蛋白氨基酸虽然发生了变异,但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7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新添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慢性型及亚临床型为主。猪增生性肠炎易造成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猪增生性肠炎在全球猪场流行,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研究较薄...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慢性型及亚临床型为主。猪增生性肠炎易造成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猪增生性肠炎在全球猪场流行,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研究较薄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综述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规模化猪场猪肠道菌耐药性调查及分析
6
作者 李晓华 杨小燕 戴爱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为了解龙岩市各猪场肠道菌的耐药性情况,实验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了247例肠道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肠道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多耐药12种,以12耐、11耐、10耐、9耐、8耐、7耐为主,共占总分离菌株的69.... 为了解龙岩市各猪场肠道菌的耐药性情况,实验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了247例肠道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肠道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多耐药12种,以12耐、11耐、10耐、9耐、8耐、7耐为主,共占总分离菌株的69.64%。最为敏感的药物是硫酸多黏菌素、链霉素、头孢噻呋钠,其药物敏感率>30%;而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磺胺对甲氧嘧啶、利福霉素、土霉素、青霉素等均不敏感,耐药率均在80%以上。并且耐药率从2006年到2010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 耐药性 调查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福建株gB、g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新平 刘建奎 +3 位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李晓华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5,共4页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gB和gD表位基因的PCR扩增引物合成2对引物,以福建分离株(LY株)提取的DNA为模板,得到目的片段gB、gD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78和653hp,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与国内外其他分离...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gB和gD表位基因的PCR扩增引物合成2对引物,以福建分离株(LY株)提取的DNA为模板,得到目的片段gB、gD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78和653hp,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LY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标准参考分离株相比,gB、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4.9%~98.8%、97.2%~9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2.9%~96.4%、94.5%~96.8%。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Y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个进化分支内,和Ea株(湖北)、LA株(山东)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外分离株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GB基因 GD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晓华 杨小燕 +2 位作者 郑新添 戴爱玲 李改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1,共4页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泰妙菌素、诺氟沙星有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嗜血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魏春华 刘建奎 +1 位作者 戴爱玲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本试验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猪细小病毒病死胎的淋巴结、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料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细胞病变,猪细小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地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 本试验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猪细小病毒病死胎的淋巴结、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病料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细胞病变,猪细小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地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可扩增531bp 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分离株VP2基因与NCBI公布的NADL-2株的同源性高达99.2%,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猪细小病毒。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诊断研究与疫苗免疫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敏 黄藏宇 +5 位作者 孙艳发 张茂 李虹仪 许卫华 李焰 黄其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961-963,979,共4页
为了探讨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 为了探讨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其中日粮添加50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23%和2.90%(P〉0.05);添加75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6.75%和6.92%(P〉0.05),使0~21 d和0~42 d肉鸡料肉比分别降低了7.78%和7.04%(P〉0.05);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3周龄肉鸡免疫器官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添加25和100 mg/kg维生素E提高了6周龄肉鸡胸腺重(P〈0.05)和胸腺指数(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趋势,可改善肉鸡胸腺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维生素E 生长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魏春华 刘建奎 +2 位作者 杨小燕 戴爱玲 李晓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的发病3日龄仔猪的脑、肺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家兔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 从福建省某猪场疑似伪狂犬病的发病3日龄仔猪的脑、肺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家兔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接种PK-15细胞36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可扩增特异性298bp的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6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5%~99%和91.8%~98%。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湖北分离株Ea株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对初生仔猪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其春 沈建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174,共2页
探讨了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对初生仔猪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初次灌药后6 h,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组、焦米汤联合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 探讨了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对初生仔猪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初次灌药后6 h,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组、焦米汤联合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初次灌药后12、18 h,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组及焦米汤联合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无效率、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初次灌药24 h后,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组与焦米汤联合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总有效率、无效率、复发率与庆大霉素结合口服补液组差异不显著。焦米汤结合口服补液对初生仔猪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米汤 庆大霉素 初生仔猪 细菌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 孙艳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96,共2页
根据《家畜行为学》课程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家畜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家畜行为学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manA基因小鼠F_1代表达效果的检测分析
14
作者 张茂 李紫聪 +3 位作者 许惠 张冠冠 刘德武 吴珍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7-150,154,共5页
将携带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转基因FVB原代小鼠与野生型FVB小鼠进行繁殖得到F1代,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出F1代转基因小鼠。提取转基因小鼠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心脏、肝脏等组织的总RNA,通过RT-PCR检测出manA在转基因小鼠... 将携带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转基因FVB原代小鼠与野生型FVB小鼠进行繁殖得到F1代,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出F1代转基因小鼠。提取转基因小鼠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心脏、肝脏等组织的总RNA,通过RT-PCR检测出manA在转基因小鼠的腮腺和舌下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定量PCR验证出manA基因在302号家系小鼠的舌下腺中表达量最高,证明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在转基因小鼠的腮腺和舌下腺特异性表达成功。对转基因小鼠唾液进行收集测定β-甘露聚糖酶活性,在302号家系中检测到酶活性较高。通过代谢试验测定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的消化率,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小鼠相比,302号家系转基因小鼠对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差异,而粗脂肪的消化率得到显著提高;304号家系转基因小鼠对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消化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manA基因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猪Smad3表达的miRNA鉴定
15
作者 李虹仪 张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23-126,144,共5页
生物信息学预测猪Smad3为miR-23a的靶基因,为了研究猪Smad3与miR-23a之间的调节关系,人工合成miR-23a双链序列及Smad3基因3′UTR中mR-23a的结合位点序列,分别与带荧光的慢病毒质粒pshRNAcopGFPLentivector及萤光素酶质粒pPGL3-control连... 生物信息学预测猪Smad3为miR-23a的靶基因,为了研究猪Smad3与miR-23a之间的调节关系,人工合成miR-23a双链序列及Smad3基因3′UTR中mR-23a的结合位点序列,分别与带荧光的慢病毒质粒pshRNAcopGFPLentivector及萤光素酶质粒pPGL3-control连接,构建重组质粒LV-shRNA-miR-23a和pPGL3-controlSmad3-3′UTR。将两重组质粒共转CHO细胞,以慢病毒空质粒与pPGL3-control-Smad3-3′UTR共转作为对照,48h后收集细胞裂解液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荧光素酶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LV-shRNA-miR-23a和pPGL3-control-Smad3-3′UTR。miR-23a能够显著抑制荧光素酶基因mRNA表达(P<0.05),并能通过抑制Smad3结合位点序列抑制其上游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初步证明,猪Smad3与miR-23a有直接的靶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