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李虹仪
陈相平
+2 位作者
许卫华
李焰
张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次
产仔月份
背膘厚度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和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茂
孙艳发
+3 位作者
许卫华
黄其春
李焰
李虹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94-197,共4页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高,第3~6胎繁殖性能较好;母猪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在春季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 05),秋季母猪繁殖性能最低;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最低,长白母猪的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 05);三元杂交及大白纯繁的繁殖性能较好,杜洛克纯繁及大白×杜洛克的繁殖性能较差。猪场应优化母猪胎次,高温季节做好降温及避免采用繁殖性能不高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胎次
分娩季节
品种
杂交方式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李虹仪
陈相平
许卫华
李焰
张茂
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营养科研创新团队/福建省预防兽医学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5043)
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LQ201400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500)
文摘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胎次
产仔月份
背膘厚度
繁殖性能
Keywords
parity
birth month
backfat thickness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分类号
S814.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和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茂
孙艳发
许卫华
黄其春
李焰
李虹仪
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营养科研创新团队/福建省预防兽医学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94-197,共4页
基金
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编号:LQ201400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A15500)
文摘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高,第3~6胎繁殖性能较好;母猪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在春季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 05),秋季母猪繁殖性能最低;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最低,长白母猪的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 05);三元杂交及大白纯繁的繁殖性能较好,杜洛克纯繁及大白×杜洛克的繁殖性能较差。猪场应优化母猪胎次,高温季节做好降温及避免采用繁殖性能不高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
母猪
胎次
分娩季节
品种
杂交方式
繁殖性能
分类号
S82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虹仪
陈相平
许卫华
李焰
张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和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茂
孙艳发
许卫华
黄其春
李焰
李虹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