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鉴定中MSCT及图像后处理的诊断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祥民 王子轩 +2 位作者 徐海滨 罗世广 马洪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法医鉴定者行薄层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对所得图像进行诊断和分型。结果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法医鉴定者行薄层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对所得图像进行诊断和分型。结果准确诊断并对134例鼻骨、98例眼眶和21例颅骨骨折进行分型。正确显示36例肋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24例脊柱骨折和27例四肢骨及关节骨折。利用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等技术鉴别陈旧性骨折18例。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在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可为伤害等级鉴定提供有力的法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法医学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功能 骨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葡萄状菌病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启亮 廖万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5-266,共2页
报告1例手部葡萄状菌病。患者男性,53岁,左手外伤愈后3月,伤部出现皮下结节,渐化脓,破溃,形成窦道,溢出脓液和粘液,术后复发加重。病理变化:炎性肉芽肿损害,中央为化脓灶,并可见嗜碱性颗粒物质,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 报告1例手部葡萄状菌病。患者男性,53岁,左手外伤愈后3月,伤部出现皮下结节,渐化脓,破溃,形成窦道,溢出脓液和粘液,术后复发加重。病理变化:炎性肉芽肿损害,中央为化脓灶,并可见嗜碱性颗粒物质,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菌病 手部 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