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与对策思考
1
作者
邹芳泉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山东省作为沿海城市,现已加大力度着重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如何正确引导海洋渔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的总结,切实分析实行总可捕捞量、限额、配额制度的...
山东省作为沿海城市,现已加大力度着重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如何正确引导海洋渔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的总结,切实分析实行总可捕捞量、限额、配额制度的必要性与困难,以期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渔业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莱州-平度一带水化学特征成因分析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蛟
李海波
+5 位作者
徐华源
褚宏宪
赵正鹏
庞国涛
王丽鑫
孔令号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4,共10页
地下水(潜水)和地表水是莱州-平度一带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探究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特征和水质质量,系统采集了39件地下水和41件地表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分析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用WQ...
地下水(潜水)和地表水是莱州-平度一带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探究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特征和水质质量,系统采集了39件地下水和41件地表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分析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用WQI水质综合指数法、钠吸附比法(SAR)和钠百分比法(SSP)对区内饮用水和灌溉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均为弱碱性水,南部浅丘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2-)-Ca^(2+)·Mg^(2+)和HCO_(3)^(-)·SO_(4)^(2-)·Cl^(-)-Ca^(2+)·Mg^(2+),滨海平原地下水主要为Cl^(-)-Na^(+)和Cl^(-)-Ca^(2+),地表水主要为SO_(4)^(2-)-Na^(+)·Ca^(2+)和HCO_(3)^(-)·SO_(4)^(2-)-Na^(+)·Ca^(2+)·Mg^(2+)。岩石风化是控制地表水和南部浅丘地下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滨海平原地下水受控于蒸发浓缩-海水作用,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化学组分,滨海平原地下水Cl^(-)极高值体现了局部地区海水入侵分化加剧。农业活动氮肥的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NO_(3)^(-)污染的主要原因,高NO_(3)^(-)含量的地下水不适宜直接饮用,可进行除硝处理来降低风险。灌溉水质评价表明,区内地表水和南部浅丘地下水整体水质优良,合理的灌溉不会造成植物和土壤的盐碱害,滨海平原地下水水质较差,可引入优良区地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
平度
地下水
地表水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评价
3
作者
张绪振
褚宏宪
+4 位作者
孔令号
曹立成
张德程
李海波
徐华源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4,共10页
于2023年6月在莱州湾海域采集30个站位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元素Cu、Pb、Zn、Cr、Cd...
于2023年6月在莱州湾海域采集30个站位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元素Cu、Pb、Zn、Cr、Cd、Hg、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9.33、1.68、15.11、6.76、0.47、0.11、4.28μg/L,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8、1.68、0.76、0.14、0.39、1.50、0.21,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92、8.16、0.76、0.27、11.77、60.15、2.11,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89.84;莱州湾海域海水水质均未超过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除个别站点外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重金属元素分布受海域水动力因素影响,Cu、Pb、Zn、Hg、Cd在莱州湾东部环流影响下不断在海域中心富集,Cr、As受莱州湾西部顺时针环流及中部东北向出流的影响成环带状分布。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表明,Cu、Pb、Zn、Cr、Cd、Hg、As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相互之间都不具有相似的污染水平或共同的污染来源;重金属浓度与中国其他海域相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2020年莱州湾海水重金属浓度相比,整体呈现一定增长趋势,且由沿岸向海域中心迁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表层海水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与对策思考
1
作者
邹芳泉
机构
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文摘
山东省作为沿海城市,现已加大力度着重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如何正确引导海洋渔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的总结,切实分析实行总可捕捞量、限额、配额制度的必要性与困难,以期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
海洋
渔业
管理制度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莱州-平度一带水化学特征成因分析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蛟
李海波
徐华源
褚宏宪
赵正鹏
庞国涛
王丽鑫
孔令号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
局
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黄河入海口陆海交互作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寿光市
海洋
渔业
发展
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4,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莱州湾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DD20230411)。
文摘
地下水(潜水)和地表水是莱州-平度一带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探究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特征和水质质量,系统采集了39件地下水和41件地表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分析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用WQI水质综合指数法、钠吸附比法(SAR)和钠百分比法(SSP)对区内饮用水和灌溉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均为弱碱性水,南部浅丘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2-)-Ca^(2+)·Mg^(2+)和HCO_(3)^(-)·SO_(4)^(2-)·Cl^(-)-Ca^(2+)·Mg^(2+),滨海平原地下水主要为Cl^(-)-Na^(+)和Cl^(-)-Ca^(2+),地表水主要为SO_(4)^(2-)-Na^(+)·Ca^(2+)和HCO_(3)^(-)·SO_(4)^(2-)-Na^(+)·Ca^(2+)·Mg^(2+)。岩石风化是控制地表水和南部浅丘地下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滨海平原地下水受控于蒸发浓缩-海水作用,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化学组分,滨海平原地下水Cl^(-)极高值体现了局部地区海水入侵分化加剧。农业活动氮肥的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NO_(3)^(-)污染的主要原因,高NO_(3)^(-)含量的地下水不适宜直接饮用,可进行除硝处理来降低风险。灌溉水质评价表明,区内地表水和南部浅丘地下水整体水质优良,合理的灌溉不会造成植物和土壤的盐碱害,滨海平原地下水水质较差,可引入优良区地表水。
关键词
莱州
平度
地下水
地表水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Keywords
Laizhou
Pingdu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641.69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评价
3
作者
张绪振
褚宏宪
孔令号
曹立成
张德程
李海波
徐华源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
局
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黄河入海口陆海交互作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海洋
地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寿光市
海洋
渔业
发展
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4,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莱州湾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DD20230411)。
文摘
于2023年6月在莱州湾海域采集30个站位的表层海水样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元素Cu、Pb、Zn、Cr、Cd、Hg、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9.33、1.68、15.11、6.76、0.47、0.11、4.28μg/L,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8、1.68、0.76、0.14、0.39、1.50、0.21,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92、8.16、0.76、0.27、11.77、60.15、2.11,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89.84;莱州湾海域海水水质均未超过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除个别站点外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重金属元素分布受海域水动力因素影响,Cu、Pb、Zn、Hg、Cd在莱州湾东部环流影响下不断在海域中心富集,Cr、As受莱州湾西部顺时针环流及中部东北向出流的影响成环带状分布。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表明,Cu、Pb、Zn、Cr、Cd、Hg、As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相互之间都不具有相似的污染水平或共同的污染来源;重金属浓度与中国其他海域相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2020年莱州湾海水重金属浓度相比,整体呈现一定增长趋势,且由沿岸向海域中心迁移富集。
关键词
莱州湾
表层海水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评价
Keywords
Laizhou Bay
surface seawater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assessment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与对策思考
邹芳泉
《南方农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东莱州-平度一带水化学特征成因分析及水质评价
曾蛟
李海波
徐华源
褚宏宪
赵正鹏
庞国涛
王丽鑫
孔令号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莱州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评价
张绪振
褚宏宪
孔令号
曹立成
张德程
李海波
徐华源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