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4+)掺杂对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孟德轩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蔡海洋 刘超帅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以TiO_(2)为添加剂,利用高温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进行掺杂,通过XRD、S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4+)可成功掺入LiNi_(0.75)Mn_(0.25)O_(2)中,在掺杂的Li[Ni_(0.75)Mn_(0.25)]... 以TiO_(2)为添加剂,利用高温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进行掺杂,通过XRD、S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4+)可成功掺入LiNi_(0.75)Mn_(0.25)O_(2)中,在掺杂的Li[Ni_(0.75)Mn_(0.25)]_(1-x)Ti_(x)O_(2)(0≤x≤0.02)中,Ti^(4+)不改变材料的物相和形貌,但对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掺Ti^(4+)摩尔分数为1.5%时,经50周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由87.87%提高到95.42%,4 C放电比容量由66.47 mAh/g提升为104.0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LiNi_(0.75)Mn_(0.25)O_(2) Ti^(4+)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正极尖晶石锰酸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超帅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孟德轩 蔡海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用液氮在-150℃下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进行深冷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深冷处理不改变LiMn_(2)O_(4)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 用液氮在-150℃下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进行深冷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深冷处理不改变LiMn_(2)O_(4)的立方尖晶石结构,但对电化学性能影响显著。当处理时长为30min时,效果最佳,材料的大倍率放电能力及循环性能提升明显,10C条件下放电比容量由原始的45.2mAh/g提高到65.6mAh/g,2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1C)高达97.9%。究其原因:深冷处理使电极颗粒产生微裂纹,电解液透过微裂纹渗入到颗粒的内部,增加了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缩短了锂离子的输运路径,降低了电极极化和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提升了材料的大倍率性能;同时,裂纹的存在缓解了锂离子在反复脱嵌过程中引起的电极体积变化,释放了晶格畸变而产生的应力,使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循环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和DFT计算揭示EDTA对α‑HH晶形调控的影响
3
作者 杜景卫 郅晓 +2 位作者 朱建平 刘松辉 司亚超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7-226,共10页
为探索钛石膏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了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转晶剂,采用钛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α-HH)的可行性,并揭示了EDTA对α-HH晶形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中的羧酸与Ca^(2+)形成配位吸附,在不同晶面产生吸附能差异,并通过延长... 为探索钛石膏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了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转晶剂,采用钛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α-HH)的可行性,并揭示了EDTA对α-HH晶形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中的羧酸与Ca^(2+)形成配位吸附,在不同晶面产生吸附能差异,并通过延长反应时间使各晶面的生产速率不同;由于在顶部的吸附作用较端面强,使得α-HH晶体沿着纵轴的生长能力减弱,沿横轴的生长能力增强;在EDTA掺量为0.1%时制备了出长径比为1.09∶1.00的短柱状α-HH,但随着EDTA掺量的增大,沿横轴的生长过剩,易产生板状晶形,不利于短柱状α-HH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乙二胺四乙酸(EDTA)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能 晶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共热解活化钛石膏材料的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育红 韩彤彤 +3 位作者 寇丽栋 许欣欣 刘永波 王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以工业副产钛石膏(TiG)为原料,与木屑共热解制备吸附材料(单独热解TiG-a与木屑共热解TiG-s),研究了不同pH、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共存物质等条件下TiG-s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显示,木屑共存、氮气氛围、700℃热解条件... 以工业副产钛石膏(TiG)为原料,与木屑共热解制备吸附材料(单独热解TiG-a与木屑共热解TiG-s),研究了不同pH、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共存物质等条件下TiG-s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显示,木屑共存、氮气氛围、700℃热解条件下TiG-s的磷吸附容量是TiG-a的近20倍,计算饱和吸附容量112.6 mg/g;TiG-s对初始浓度小于25 mg/L的磷溶液去除率大于99%,吸附平衡TP质量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要求;水中共存物质对TiG-s吸附磷影响不明显。材料表征分析表明TiG-s比表面积BET小于10 m^(2)/g,物理吸附贡献少;溶液pH<3.5环境下TiG-s的Zeta电位为正,磷吸附机理为静电吸附和表面化学沉淀共同作用;FTIR、XRD、XPS图谱显示,更广泛pH条件下,TiG-s吸附磷以Ca-P表面化学沉淀为主。木屑共热解制备磁性钛石膏基吸附材料为钛石膏资源化利用、去除水中磷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热改性 除磷 吸附 表面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对LiMn_(2)O_(4)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蔡海洋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孟德轩 刘超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3,30,共7页
通过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在LiMn_(2)O_(4)表面包覆TiO_(2),研究包覆处理对LiMn_(2)O_(4)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0℃下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可使TiO_(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表面包覆不改变LiMn... 通过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在LiMn_(2)O_(4)表面包覆TiO_(2),研究包覆处理对LiMn_(2)O_(4)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0℃下加热分解钛酸酯偶联剂,可使TiO_(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表面包覆不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但能明显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特别是高温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包覆TiO_(2)后的LiMn_(2)O_(4)材料在55℃、5C下比容量为75.34 mAh/g,高于原始材料的比容量(43.05 mAh/g);经150次循环后,未包覆TiO_(2)的材料容量保持率为62.85%,包覆TiO_(2)后的材料容量保持率提高至77.27%。表面处理后LiMn_(2)O_(4)电化学性能提升的原因是TiO_(2)包覆层减少了正极材料中Mn的溶解,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降低了电极极化和电荷转移阻抗,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及Li+的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Mn_(2)O_(4) TiO_(2) 钛酸酯偶联剂 表面包覆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粉体流动性能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佳琦 陈建立 +3 位作者 张玉荣 王永珊 刘廷福 陈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5-335,共11页
目的建立基于粉体流动性能和颜料性能的TiO_(2)综合性能评判方法,指导表面改性工艺的优化,获得兼具优异的流动性能与颜料性能的钛白粉产品。方法以氯化法金红石型TiO_(2)为基料,依次进行Zr/Al无机包覆和有机包覆,研究包覆关键参数对TiO_... 目的建立基于粉体流动性能和颜料性能的TiO_(2)综合性能评判方法,指导表面改性工艺的优化,获得兼具优异的流动性能与颜料性能的钛白粉产品。方法以氯化法金红石型TiO_(2)为基料,依次进行Zr/Al无机包覆和有机包覆,研究包覆关键参数对TiO_(2)产品的流动性与颜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变仪进行TiO_(2)粉体的压缩性、壁摩擦、剪切作用测试,得到Hausner比、壁摩擦角、内摩擦角等表征流动性的特征指标参数;采用X射线荧光衍射仪测定钛白粉的无机元素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测定钛白粉基料的晶型;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度及粒度分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粉体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光泽、消色力、遮盖率等指标评价钛白粉的颜料性能。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上述特征参数评判TiO_(2)综合性能。结果对于Zr/Al无机包覆,当铝的添加量为2.0%~3.0%时,粉体具有较优的颜料性能和流动性能。对于有机包覆,当TMP添加量为0.4%或TME添加量为0.2%时,所得产品在保持良好颜料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优的流动性能,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结论对于同一基料的钛白粉(D50=0.354μm),Zr/Al无机包覆中铝的添加量、有机包覆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均会对其表面性质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流动性和颜料性能的差异。以本文选择的特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TiO_(2)粉体综合性能评判方法,能够用于指导包覆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粉体流动性 表面改性 颜料性能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方式对钛渣中钙溶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和奔流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7-2256,共10页
以攀西地区钛铁矿电炉冶炼法制备的钛渣为对象,结合CaO-MgO-SiO2三元相图,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钛渣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缓慢冷却时,钛渣中MgO与TiO_... 以攀西地区钛铁矿电炉冶炼法制备的钛渣为对象,结合CaO-MgO-SiO2三元相图,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钛渣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缓慢冷却时,钛渣中MgO与TiO_(2)形成黑钛石,其他杂质元素主要形成透辉石(CaMgSi_(2)O_(6))和镁方柱石(Ca_(2)MgSi_(2)O_(7))。而采用水淬冷却时,颗粒整体分散度较均匀,钛渣中硅主要以二硅酸钙(CaSi_(2)O_(5))形态和玻璃质相互包融成一种复合体形态,与黑钛石相互嵌合分布。水淬冷却钛渣在酸浸过程中脱钙效果明显改善,经碱性脱硅后可获得脱钙率为94.26%、CaO、SiO_(2)和TiO_(2)成分含量分别为0.12%、0.49%、90.1%的富钛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富钛料 水淬 浸出 脱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