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乳业优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志岩 李艳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共3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乳业现有产业政策、地域资源、加工基础、科技实力和品牌市场等优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认清该省乳业在全国所处地位和有利形势,并提出了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和思路等建设性意见,对发展、扩大黑龙江乳业优势... 通过对黑龙江省乳业现有产业政策、地域资源、加工基础、科技实力和品牌市场等优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认清该省乳业在全国所处地位和有利形势,并提出了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和思路等建设性意见,对发展、扩大黑龙江乳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乳业 产业政策 产业优势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浅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鸿道 王惠铭 姚立兵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乳品企业 企业规模 经营管理 人才流向 职能部门作用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工业经济学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同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乳品工业经济学 研究方法 性质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文丽 唐民民 《中国乳业》 2008年第5期37-40,共4页
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分离机理、分类及其在乳品除菌、浓缩、乳蛋白标准化、乳蛋白质分级分离、乳清产品加工等乳品工业方面的应用。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作用,故其发展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还针对其... 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分离机理、分类及其在乳品除菌、浓缩、乳蛋白标准化、乳蛋白质分级分离、乳清产品加工等乳品工业方面的应用。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作用,故其发展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还针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乳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乳品工业企业内部市场营销分析中的主要指标
5
作者 刘艳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4,共3页
针对市场营销分析中关注的焦点,对一定时间段的企业内部经营数据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分析,了解企业整体实际经营状态,并发现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在经营分析过程中,合理运用统计方法,对企业内部市场营销分析中的主要指标进行简... 针对市场营销分析中关注的焦点,对一定时间段的企业内部经营数据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分析,了解企业整体实际经营状态,并发现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在经营分析过程中,合理运用统计方法,对企业内部市场营销分析中的主要指标进行简要阐述,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寻找用户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增添新的增长点,以期增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建立高效应急机制,制定有效地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分析 细分市场 营销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乳品企业生产车间系统管理体系的建立
6
作者 张春华 王慧 《中国奶牛》 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实际生产管理经验,阐述了乳制品工厂生产车间质量、设备、人员三大管理系统的建立,以供借鉴。
关键词 乳品企业 生产车间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企业在线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
7
作者 张春华 郭淑杰 王慧 《中国乳业》 2012年第2期60-61,共2页
本文根据实际生产管理经验,介绍了乳制品在线质量管理人员培养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以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 乳品企业 在线质量管理 质量安全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茶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丽杰 李岩 +1 位作者 王洪洋 张东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以绿豆和绿茶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组成混合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感官分析和理化测定的方法,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豆乳与茶汁的比例为7:3,乳酸菌的接种量为5%,发... 以绿豆和绿茶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组成混合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感官分析和理化测定的方法,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豆乳与茶汁的比例为7:3,乳酸菌的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12h,发酵温度为42℃。选择加2%的蜂蜜,0.1%的羧甲基纤维素和0.15%黄原胶对发酵后的饮料进行口感和风味的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绿茶 乳酸菌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与21世纪的食品工业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非 王惠铭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改良食品加工原料、改良微生物;并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食品添加剂。就提高牛乳产量、改善牛乳成分、生产乳品工业用酶、乳酸菌遗传及生物技术特性改良几方面对基因工程应用于乳中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微生物 乳品工业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汁、果蔬汁复合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岩 于敏艳 《中国乳业》 2011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脱脂乳粉、生姜、番茄、胡萝卜、苹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姜汁、果蔬汁复合活菌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为合适的添加量为发酵乳25%,姜汁10%,苹果汁24%,番茄汁9%,胡萝卜汁18%。选择加11%... 以脱脂乳粉、生姜、番茄、胡萝卜、苹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姜汁、果蔬汁复合活菌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为合适的添加量为发酵乳25%,姜汁10%,苹果汁24%,番茄汁9%,胡萝卜汁18%。选择加11%的白砂糖,0.2%的果胶和0.1%的黄原胶对发酵后的饮料进行口感和风味的调配。通过试验研制出乳褐色,酸甜适口,略有姜辣味和番茄等果蔬味道的活菌型乳酸菌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汁 果蔬汁 活菌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婴儿配方乳粉脂肪酸母乳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冬梅 胡姝敏 +4 位作者 孙欣瑶 马德松 王立娜 刘璐 李晓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7,28,共4页
通过参考母乳营养成分及脂肪酸模式、国家标准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新型婴儿配方奶粉的设计和生产;通过选用玉米油、大豆油和棕榈油进行油脂的复配,在满足婴儿配方乳粉脂肪质量分数的同时,从脂肪酸的角度上模拟母乳,使... 通过参考母乳营养成分及脂肪酸模式、国家标准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新型婴儿配方奶粉的设计和生产;通过选用玉米油、大豆油和棕榈油进行油脂的复配,在满足婴儿配方乳粉脂肪质量分数的同时,从脂肪酸的角度上模拟母乳,使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与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及比例更加接近母乳。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对制得的新型婴儿配方乳粉进行脂肪酸组分的分析,并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亚油酸质量分数,以检验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及亚油酸与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和比例。最后确定了添加油脂比例为:大豆油6.0%,玉米油7.0%,棕榈油1.20%;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59.352%,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40.649%,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4601,符合资料报道的1~1.5∶1的理想比例,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值为10.2865,符合8~11∶1的理想比例,亚油酸质量分数为24.6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脂肪酸 油脂 母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姝敏 刘宝华 +2 位作者 孙欣瑶 李晓东 李东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共5页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羟自由基三种方法测定两种菌的抗氧化活性,然后将两种菌添加到契达干酪中,利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这两种菌对干酪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1.0202和干酪乳杆菌KLDS1.0319本身都具有一定的...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羟自由基三种方法测定两种菌的抗氧化活性,然后将两种菌添加到契达干酪中,利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这两种菌对干酪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1.0202和干酪乳杆菌KLDS1.0319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而且在8℃成熟时,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KLDS1.0202、干酪乳杆菌KLDS1.0319和同时加入两种益生菌干酪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在第16周达到最大值,而还原力在第20周达到最大值(0.479,0.515,0.656),显著高于空白组的0.451,0.439,0.366(P<0.05)。以上结果表明两种菌不仅自身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还能促进干酪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干酪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契达干酪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乳清柠檬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俊山 王雪飞 那治国 《中国乳业》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乳清和柠檬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乳清发酵的最佳条件和发酵乳清柠檬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乳清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0℃;②在饮料中添加0.3%的黄原胶,沉淀率最低... 以乳清和柠檬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乳清发酵的最佳条件和发酵乳清柠檬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乳清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0℃;②在饮料中添加0.3%的黄原胶,沉淀率最低(4.3%),稳定效果最好;③发酵乳清柠檬饮料最佳配方为柠檬汁9.0%,绵白糖6.0%,稳定剂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 柠檬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醛氧化纤维素为载体的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阎靳 郭庆启 《中国奶牛》 2014年第5期43-46,共4页
本文以牛奶和乳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的效果,结果表明,水解时间5h、水解温度40℃时,乳清中乳糖的水解率可达(65.03±0.351)%。以双醛氧化纤维素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间歇式水解乳糖的效果优于连续式水解... 本文以牛奶和乳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的效果,结果表明,水解时间5h、水解温度40℃时,乳清中乳糖的水解率可达(65.03±0.351)%。以双醛氧化纤维素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间歇式水解乳糖的效果优于连续式水解反应。对比未水解乳糖的超高温灭菌牛奶,在相同的贮存条件下,乳糖水解牛奶的酸度变化显著,而黏度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氧化纤维素 固定化酶 乳糖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韩雪 孙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乳清蛋白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特性;论述了乳清蛋白的生物利用价值及在运动营养、医疗保健和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清蛋白 功能特牲 生物利用价值 运动营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乳的研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曹忠 肖光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参考国家食品卫生部标准GB2760-81,通过对花生乳生产中的烘烤,浸泡,磨浆的试验,逐步确定了其各项参数,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几种乳化剂,稳定剂的用量及其对花生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够得到很好的花生乳产品。
关键词 花生乳 乳化剂 稳定剂 生产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牛乳细菌增长情况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史春光 董平 +2 位作者 王环宇 黄英 周强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5,共4页
研究调查了 5个有代表性的奶户所提供的奶 ,在挤出至交奶这段时间里细菌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了细菌增长的趋势和原因 ,提出了在奶户挤奶至交奶这一时间段防止鲜奶细菌生长和控制好鲜奶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生鲜牛奶 细菌生长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优劣对酸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鞠印凤 崔立雪 《中国乳业》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原料乳是酸奶生产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好的原料乳才能生产出好的酸奶。本文介绍了不同质量的原料乳对酸奶制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采取前期... 原料乳是酸奶生产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好的原料乳才能生产出好的酸奶。本文介绍了不同质量的原料乳对酸奶制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采取前期检验把关和标准化措施避免原料乳对酸奶造成品质影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酸奶 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乳清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姝敏 刘宝华 +2 位作者 孙欣瑶 李晓东 王春潮 《中国乳业》 2018年第4期71-81,共11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副产物少,有发酵的芳香,安全无毒。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清蛋白抗氧化肽,通过菌株的筛选及乳清蛋白肽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乳清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瑞士...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副产物少,有发酵的芳香,安全无毒。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清蛋白抗氧化肽,通过菌株的筛选及乳清蛋白肽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乳清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发酵最终水解度为9.36%,菌株活力达到8.5 LogCFU/g,且产酸能力较强,因此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作为最终发酵菌株。发酵乳清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乳清蛋白含量10%,发酵时间63 h、发酵温度43.3℃、接种量3.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6.4%,同时乳清蛋白肽纯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到35.62%,·O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发酵 抗氧化肽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链菌肽对搅拌型酸奶后发酵的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民民 孙艳波 +1 位作者 李艳君 刘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共2页
为了延长酸奶的货架期,其后发酵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通过测定添加不同量尼萨普林的酸奶在货架期内酸度、pH值等指标,得知尼萨普林对酸奶(4℃及25℃贮藏))的后发酵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确定尼萨普林的最佳用量为0.15g/kg。
关键词 乳链菌肽 搅抖型酸奶 后发酵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