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欣德 姜亦茂 +1 位作者 敖雪梅 岳凤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是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酿酒酵母、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共生发酵而成。在研究中使用的设备为年产1000t无醇饮料的生产规模,即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麦茶汁...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是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酿酒酵母、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共生发酵而成。在研究中使用的设备为年产1000t无醇饮料的生产规模,即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麦茶汁的浓度为8~13°Bx,菌种比例为:酵母菌: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0.5:1:2,接种总量为7~9%,发酵温度20~25℃,发酵时间10~13天。制成的泡沫成淡黄的天然色泽,洁白细腻,风格独特,口味纯正,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及乳酸、醋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是一种新型发酵无醇(含醇量<1%)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发酵 无醇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璘 姜亦茂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1,14,共5页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能力(膨胀度)和持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由于β-环糊精结构上的特殊性,对酪蛋白的发泡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两者间形成包接复合物来产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酪...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能力(膨胀度)和持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由于β-环糊精结构上的特殊性,对酪蛋白的发泡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两者间形成包接复合物来产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酪蛋白浓度,当β-环糊精与蛋白质的浓度比在一定范围时,其发抱性能及持泡性能均较满意。另外,在实验范围内,较高PH条件对两者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酪蛋白 发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可食用膜对食用色素的包裹性能
3
作者 刘璘 吴红艳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包裹的工艺及性能.确定了主料量比,主要辅料量等因素对包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可产生很好的包裹性能.其中,主料量间的配比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成膜工艺条... 本文探讨了利用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包裹的工艺及性能.确定了主料量比,主要辅料量等因素对包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可产生很好的包裹性能.其中,主料量间的配比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成膜工艺条件对包裹性能也有影响。膜材料对不同色素的包裹有差异。这一结果亦可用于其它一些食品成分及添加剂,起到改善食品质地,风味及稳定性的作用。对开发食品资源,品种及优化食品加工工艺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可食用膜 包裹性能 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 王宝英 +3 位作者 徐立华 刘嶙 林海涛 程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1-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豆工业化生产后的大豆乳清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一种含量颇为可观的新型甜味剂——大豆低聚糖。分析结果显示,当温度、时间及pH 值分别为60℃、1.5h、碱性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并依此设计了较优的提取工艺流程。
关键词 大豆乳清 低聚糖 浸提 甜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