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欣德
姜亦茂
+1 位作者
敖雪梅
岳凤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是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酿酒酵母、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共生发酵而成。在研究中使用的设备为年产1000t无醇饮料的生产规模,即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麦茶汁...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是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酿酒酵母、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共生发酵而成。在研究中使用的设备为年产1000t无醇饮料的生产规模,即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麦茶汁的浓度为8~13°Bx,菌种比例为:酵母菌: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0.5:1:2,接种总量为7~9%,发酵温度20~25℃,发酵时间10~13天。制成的泡沫成淡黄的天然色泽,洁白细腻,风格独特,口味纯正,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及乳酸、醋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是一种新型发酵无醇(含醇量<1%)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发酵
无醇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璘
姜亦茂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1,14,共5页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能力(膨胀度)和持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由于β-环糊精结构上的特殊性,对酪蛋白的发泡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两者间形成包接复合物来产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酪...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能力(膨胀度)和持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由于β-环糊精结构上的特殊性,对酪蛋白的发泡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两者间形成包接复合物来产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酪蛋白浓度,当β-环糊精与蛋白质的浓度比在一定范围时,其发抱性能及持泡性能均较满意。另外,在实验范围内,较高PH条件对两者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酪蛋白
发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层可食用膜对食用色素的包裹性能
3
作者
刘璘
吴红艳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包裹的工艺及性能.确定了主料量比,主要辅料量等因素对包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可产生很好的包裹性能.其中,主料量间的配比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成膜工艺条...
本文探讨了利用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包裹的工艺及性能.确定了主料量比,主要辅料量等因素对包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可产生很好的包裹性能.其中,主料量间的配比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成膜工艺条件对包裹性能也有影响。膜材料对不同色素的包裹有差异。这一结果亦可用于其它一些食品成分及添加剂,起到改善食品质地,风味及稳定性的作用。对开发食品资源,品种及优化食品加工工艺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可食用膜
包裹性能
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莉
王宝英
+3 位作者
徐立华
刘嶙
林海涛
程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1-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豆工业化生产后的大豆乳清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一种含量颇为可观的新型甜味剂——大豆低聚糖。分析结果显示,当温度、时间及pH 值分别为60℃、1.5h、碱性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并依此设计了较优的提取工艺流程。
关键词
大豆乳清
低聚糖
浸提
甜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欣德
姜亦茂
敖雪梅
岳凤岚
机构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是以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采用酿酒酵母、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共生发酵而成。在研究中使用的设备为年产1000t无醇饮料的生产规模,即工业化生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生产中,麦茶汁的浓度为8~13°Bx,菌种比例为:酵母菌:嗜酸乳酸菌:弱氧化醋酸菌=0.5:1:2,接种总量为7~9%,发酵温度20~25℃,发酵时间10~13天。制成的泡沫成淡黄的天然色泽,洁白细腻,风格独特,口味纯正,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及乳酸、醋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是一种新型发酵无醇(含醇量<1%)饮料。
关键词
多菌种发酵
无醇饮料
Keywords
Mixed culture fermentation, Nonalcoholic beverage
分类号
TS27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璘
姜亦茂
杨晓文
机构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1,14,共5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能力(膨胀度)和持泡能力(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由于β-环糊精结构上的特殊性,对酪蛋白的发泡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两者间形成包接复合物来产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酪蛋白浓度,当β-环糊精与蛋白质的浓度比在一定范围时,其发抱性能及持泡性能均较满意。另外,在实验范围内,较高PH条件对两者均有利。
关键词
Β-环糊精
酪蛋白
发泡能力
分类号
TS20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层可食用膜对食用色素的包裹性能
3
作者
刘璘
吴红艳
杨晓文
机构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2,共5页
文摘
本文探讨了利用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包裹的工艺及性能.确定了主料量比,主要辅料量等因素对包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可食用膜材料对食用色素可产生很好的包裹性能.其中,主料量间的配比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成膜工艺条件对包裹性能也有影响。膜材料对不同色素的包裹有差异。这一结果亦可用于其它一些食品成分及添加剂,起到改善食品质地,风味及稳定性的作用。对开发食品资源,品种及优化食品加工工艺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双层可食用膜
包裹性能
食用色素
分类号
TS2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莉
王宝英
徐立华
刘嶙
林海涛
程迅
机构
哈尔
滨市
食品
工业研究所
哈尔
滨秋林公司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1-14,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豆工业化生产后的大豆乳清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一种含量颇为可观的新型甜味剂——大豆低聚糖。分析结果显示,当温度、时间及pH 值分别为60℃、1.5h、碱性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并依此设计了较优的提取工艺流程。
关键词
大豆乳清
低聚糖
浸提
甜味剂
分类号
TS264.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菌种发酵无醇饮料工业化生产的研究
王欣德
姜亦茂
敖雪梅
岳凤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β—环糊精对酪蛋白发泡性能的改善
刘璘
姜亦茂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层可食用膜对食用色素的包裹性能
刘璘
吴红艳
杨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王莉
王宝英
徐立华
刘嶙
林海涛
程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