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P ERP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实施和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春横 刘红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69,共4页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依托SAP ERP的实施,引入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行业最佳实践,打造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出"战略引领、目标导向、组织保障、流程驱动"的主要做法,实现项目成功上线;...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依托SAP ERP的实施,引入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行业最佳实践,打造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出"战略引领、目标导向、组织保障、流程驱动"的主要做法,实现项目成功上线;在应用过程中,创立了"一套制度、两级运维、三层培训、四个集中"的内部管控体系,实现公司生产经营资源的集成管理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SAP ERP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ERP 轨道交通装备 项目实施 系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能力中心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设计和应用
2
作者 张春横 刘红生 《中国铁路》 2012年第9期12-15,共4页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在SAP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维护和持续建设,研究建立SAP能力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了SAP信息化系统平台和运维体系,明确了SAP能力中心的工作职责和组织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建立问...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在SAP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维护和持续建设,研究建立SAP能力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了SAP信息化系统平台和运维体系,明确了SAP能力中心的工作职责和组织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建立问题报告和反馈机制、运行检查和监控机制、知识转移和培训机制,有效保障SAP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可扩充性,为SAP系统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能力中心 轨道交通装备 运行维护体系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S-N曲线法的焊接结构虚拟疲劳试验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兆文忠 魏鸿亮 +1 位作者 方吉 李季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117,共5页
讨论了焊接结构虚拟疲劳试验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围绕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2007)标准中公开发表的用于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的一个新方法:主S-N曲线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认为它是基于焊接结构疲劳破坏机理的,因而比基于名义应力的... 讨论了焊接结构虚拟疲劳试验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围绕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2007)标准中公开发表的用于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的一个新方法:主S-N曲线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认为它是基于焊接结构疲劳破坏机理的,因而比基于名义应力的方法更适合被选择为焊接结构虚拟疲劳试验的核心算法.介绍了两个典型的工程应用案例.结果表明,在设计阶段,基于主S-N曲线的焊接结构虚拟疲劳试验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复杂焊接结构上每一条焊缝上的应力集中,这对设计修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结构 疲劳损伤 虚拟疲劳试验 主S-N曲线法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函数的结构动应力谱分布估计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道云 孙守光 +3 位作者 李强 张亚禹 王金莎 张学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4,共6页
以某型动车组制动吊座的疲劳关键点为例,采集并处理其动应力数据,得到其实测动应力谱;针对等组距直方图不能满足动应力谱分布估计的问题,提出非等距分组的方法。分别使用工程领域常用的截尾正态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布... 以某型动车组制动吊座的疲劳关键点为例,采集并处理其动应力数据,得到其实测动应力谱;针对等组距直方图不能满足动应力谱分布估计的问题,提出非等距分组的方法。分别使用工程领域常用的截尾正态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威布尔分布函数以及色谱领域常用的Giddings分布函数进行实测动应力谱的分布拟合,结果表明:单一使用某一分布函数得到的分布拟合结果不能通过卡方检验,且截尾正态分布函数的拟合精度最低;Giddings分布函数对前6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威布尔分布函数对中间组(7~12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尾部(13~17组)数据拟合得较好。因此根据不同分布函数在不同谱级段体现出的拟合优势,构建分段函数分布模型,并顺利通过了卡方检验。基于分段函数分布模型得到的结构动应力谱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与实测谱损伤的总体走势一致,且其每级损伤均大于实测谱损伤,从而得到对结构疲劳寿命做出偏安全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应力谱 分布估计 截尾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威布尔分布 Giddings分布 分段函数分布模型 Miner线性累积损伤 结构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向伟 王剑 +2 位作者 黄永生 兆文忠 于连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基于AAR、BS、IIW、ASME等疲劳分析标准,研发了铁路货车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专用软件。软件被规划为Verity法、结构应力反求法等7个核心模块,并协同网络数据库系统及通用标准支持系统,构成了软件系统的关键要素。软件中嵌套了基于网格... 基于AAR、BS、IIW、ASME等疲劳分析标准,研发了铁路货车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专用软件。软件被规划为Verity法、结构应力反求法等7个核心模块,并协同网络数据库系统及通用标准支持系统,构成了软件系统的关键要素。软件中嵌套了基于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技术和主S-N曲线数学模型的最新Verity方法;推导了基于AAR标准的反求结构应力解析式,定义了载荷作用强度及结构损伤因子的数学表达;运用SQL-Server、Access数据库及ADO技术实现了网络数据库支持。最后以钳夹车四轴焊接转向架为例,证明了该软件系统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设计 焊缝疲劳 Verity方法 反求推导 网络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向架影响的重载货车车厢模态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婧 张琪昌 +3 位作者 于跃斌 吕大力 靳刚 赵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9-1183,1206-1207,共5页
为深入研究转向架对重载货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某空车工况的40t轴重矿石车为研究对象,在实车装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整车及车厢的力学仿真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对二者进行了模态分析。对实际车辆进行了模态实验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及实... 为深入研究转向架对重载货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某空车工况的40t轴重矿石车为研究对象,在实车装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整车及车厢的力学仿真模型,并应用有限元法对二者进行了模态分析。对实际车辆进行了模态实验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的对比,从刚体振型及弹性体振型两个方面考察了转向架对重载货车车厢模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向架的质量、刚度及边界条件均会对模态计算结果产生影响,整车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实车的模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模态分析 模态实验 有限元分析 ANSYS软件 铁路重载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碳纤增强聚醚醚酮在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唐群国 陈晶申 金文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1-606,共6页
在材料端面摩擦试验机上对氧化锆陶瓷与碳纤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对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规律.发现氧化锆陶瓷与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随速度增... 在材料端面摩擦试验机上对氧化锆陶瓷与碳纤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对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规律.发现氧化锆陶瓷与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而减小,在速度较低时,存在明显的磨合过程;速度较高时,摩擦系数较小且随滑动过程变化很小,CFRPEEK的磨损率随速度变化不大.压力为0.4和0.5 MPa时,CFRPEEK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较小,但当压力达到0.8 MPa时,摩擦系数显著增加且剧烈振荡,并发生严重磨损.CFRPEEK的磨损机理主要是黏着磨损,氧化锆陶瓷磨损的主要机理是应力引起的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PEEK 水润滑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捷货车转向架降低车轮动荷解决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朴明伟 张令 +3 位作者 徐世锋 杨晶 方吉 兆文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4-40,60,共8页
根据160 km/h快捷货运及其客货混用需求,制订了降低车轮动荷解决方案。若改进货车转向架提速运用,则存在车轮动荷问题。基于单轮对的单振子机理模型仿真表明:轴箱悬挂干摩擦对车体簧上质量沉浮运动模态形成了结构阻尼约束。而基于单转... 根据160 km/h快捷货运及其客货混用需求,制订了降低车轮动荷解决方案。若改进货车转向架提速运用,则存在车轮动荷问题。基于单轮对的单振子机理模型仿真表明:轴箱悬挂干摩擦对车体簧上质量沉浮运动模态形成了结构阻尼约束。而基于单转向架的半车简化模型仿真研究发现:无论轴箱悬挂采用干摩擦或油压黏性减振技术,形成二系橡胶悬挂应当作为其主要适用条件之一。为了避免形成垂向振动传递机制,快捷货车转向架两级悬挂应具有其特殊性,即二系悬挂垂向刚度远大于一系悬挂的,且必须具有适当的比例阻尼。鉴于高速磨耗问题,快捷货车转向架设计需应用类比法,合理选配轴箱悬挂垂向减振器,以预防空车轴箱悬挂形成相位滞后非线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捷货车转向架 车轮动荷 轴箱悬挂 干摩擦减振技术 油压黏性减振技术 二系橡胶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分数阶PID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邵俊鹏 张领 金朝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5,共7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参数时变和外负载干扰等不确定性,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为了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控制理论,引入重复控制回路,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分数阶PID控制策略,采用Oustaloup滤波算...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参数时变和外负载干扰等不确定性,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为了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控制理论,引入重复控制回路,提出一种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分数阶PID控制策略,采用Oustaloup滤波算法实现分数阶微积分运算.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分析了系统开环增益、伺服阀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动力机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参数摄动时的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抗参数摄动能力较强,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 重复控制补偿 分数阶PID Oustaloup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模糊评判模型的焊缝疲劳寿命评估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向伟 兆文忠 郑成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52,共4页
焊接结构质量分级评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各种焊接缺陷的模糊性.文中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焊接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国家标准GB3323—2005,建立了焊缝质量分类因素集、评判集及权重向量,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按最大... 焊接结构质量分级评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各种焊接缺陷的模糊性.文中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焊接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国家标准GB3323—2005,建立了焊缝质量分类因素集、评判集及权重向量,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焊缝质量等级,从而对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定量修正.最后以BS7608-1993英国钢结构疲劳设计与评估使用标准及实际算例,说明了基于质量模糊评判模型的焊缝疲劳寿命评估流程.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可行,计算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 模糊评判 疲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est的铁路货车装配过程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宇 姚佳 +1 位作者 于跃斌 范国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7-942,共6页
针对柔性工装应用于铁路货车装配时产生的工装参数调节繁琐、获取困难、装配线工况不均等问题,运用生产线仿真工具Quest以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实现了铁路货车车体底架的装配过程仿真。通过建立仿真装配模型,实现了仿真环境下的装配干涉检测... 针对柔性工装应用于铁路货车装配时产生的工装参数调节繁琐、获取困难、装配线工况不均等问题,运用生产线仿真工具Quest以及其二次开发功能实现了铁路货车车体底架的装配过程仿真。通过建立仿真装配模型,实现了仿真环境下的装配干涉检测,达到快速获取、协调柔性工装参数的目的,为提高装配线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柔性工装 装配仿真 QU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图像重构的网格模型的全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黎明 王浩宇 +3 位作者 刘莹 赵彩虹 高建波 王彦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针对用工业CT切片图像直接重构得到的网格模型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受拓扑结构限制的隐式曲面重构全局优化方法。该方法将三维表面模型用隐式函数来表示,通过模型提供的点云信息计算出隐式函数,提取等值面,实现曲面重构。针对隐式... 针对用工业CT切片图像直接重构得到的网格模型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受拓扑结构限制的隐式曲面重构全局优化方法。该方法将三维表面模型用隐式函数来表示,通过模型提供的点云信息计算出隐式函数,提取等值面,实现曲面重构。针对隐式曲面重构数据处理量大的问题,引入FFTW快速傅里叶变换来提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三角网格模型的去噪、网格平滑、简化以及孔洞修补,与保特征的均匀化网格平滑算法相比,去噪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网格平滑 网格去噪 孔洞修补 特征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矫正对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岩 马清波 +2 位作者 郭兆彬 李秋实 谢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7-59,69,共4页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和硬度等试验以及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不同矫正温度对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1000℃范围内矫正时,其焊接接头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试件均断于母材,接头抗拉强度随矫正温度增加而下...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和硬度等试验以及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不同矫正温度对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1000℃范围内矫正时,其焊接接头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试件均断于母材,接头抗拉强度随矫正温度增加而下降,但均满足相关标φ要求;焊接接头均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矫正温度对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冲击性能影响不大,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冲击性能降低。焊接接头各区域硬度值变化不大;矫正温度对焊接接头各个区域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E低合金钢 热矫正 焊接接头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摩擦双层梁的工作模态实验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峰 曹树谦 +1 位作者 于跃斌 吕可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976,1092,共6页
采用模态实验方法,针对具有干摩擦的双层梁结构,基于LMS Test.lab 9A软件及采集仪,研究出一种有效的工作模态实验方法。将模型安置振动台上,在独立的垂向和横向随机激励工况下,分别拾取模型的响应信号,采用Polymax方法识别两种工况的模... 采用模态实验方法,针对具有干摩擦的双层梁结构,基于LMS Test.lab 9A软件及采集仪,研究出一种有效的工作模态实验方法。将模型安置振动台上,在独立的垂向和横向随机激励工况下,分别拾取模型的响应信号,采用Polymax方法识别两种工况的模态参数,获得系统模态参数。同时分析了参考方向、采样时间、采样点数等参数对实验方法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参考方向应与激励方向保持一致,采样时间应足够长,识取的系统模态参数与采用锤击法模态实验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梁 干摩擦 工作模态 激励方向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朝燕 赵旭 +1 位作者 赵天军 张俊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延拓连续接触的有效长度模型至空间运动副;其次,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为Archard磨损理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然后,将原始杆长尺寸误差、铰链间隙误差及磨损量误差均视为... 提出了一种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延拓连续接触的有效长度模型至空间运动副;其次,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为Archard磨损理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然后,将原始杆长尺寸误差、铰链间隙误差及磨损量误差均视为随机变量,基于诸影响因素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对机构进行运动可靠性分析数学建模及计算机编程计算。对铁路货车底门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运动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运动可靠性 铰链间隙误差 磨损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拨车机动态载荷模型及速度曲线优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伟 王厂 +1 位作者 张渊 赵旭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60,共5页
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建立拨车机动态仿真模型,考虑缓冲器强非线性特性、车钩间隙效应、车辆启动及运行阻力等因素开发出拨车机动态载荷仿真系统。通过列车拨车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据出口拨车机系统初始设计速度曲线预测4万吨列... 据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建立拨车机动态仿真模型,考虑缓冲器强非线性特性、车钩间隙效应、车辆启动及运行阻力等因素开发出拨车机动态载荷仿真系统。通过列车拨车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据出口拨车机系统初始设计速度曲线预测4万吨列车拨车载荷。结果表明,初始设计速度下拨车机最大载荷为1 414.9 k N。通过对4万吨列车速度曲线的优选保证拨车效率及每次拨车距离,拨车机载荷较原方案下降30%,时间缩短5 s。该动态仿真系统可为重载列车拨车机设计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车辆动力学 拨车机 翻车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矫正对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岩 马清波 +1 位作者 陈增有 许鸿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0,44,共4页
通过脉动拉伸疲劳试验和断口形貌分析对不同火焰矫正温度的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去掉余高)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矫正温度的升高,Q345E低合金钢对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呈下降趋势,700、800、1000℃矫正的对接接头的疲劳强... 通过脉动拉伸疲劳试验和断口形貌分析对不同火焰矫正温度的Q345E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去掉余高)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矫正温度的升高,Q345E低合金钢对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呈下降趋势,700、800、1000℃矫正的对接接头的疲劳强度与不矫正试件相比分别降低0、10和30 MPa,700℃矫正试件疲劳强度最好,1000℃矫正试件疲劳强度最低。试件的疲劳裂纹均从试件边缘处启裂,启裂区和扩展区具有典型的疲劳断裂特征,疲劳纹清晰并很粗,不矫正试件的终断区为准解理+韧窝型断口,矫正试件的终断区为韧窝型韧性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E低合金钢 热矫正 对接接头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AS二次开发研究及在焊缝疲劳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向伟 兆文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235,共4页
为了在I-DEAS软件中实现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功能,对I-DEAS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I-DEAS软件接口技术是通过启动ORBIX服务,运用CORBA通信协议实现的;调用OpenI-DEAS二次开发类库,能够实现有限元数据的访问。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以... 为了在I-DEAS软件中实现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功能,对I-DEAS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I-DEAS软件接口技术是通过启动ORBIX服务,运用CORBA通信协议实现的;调用OpenI-DEAS二次开发类库,能够实现有限元数据的访问。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以I-DEAS软件为前、后处理平台,基于AAR标准及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法则,开发了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模块。运用该模块,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以I-DEAS软件二次开发原理为基础,可以实现对该软件深层次的嵌入式开发,从而丰富了I-DEAS软件的辅助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设计工程分析软件(I-DEAS) 二次开发 焊缝疲劳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分析与电液称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延治 王向南 +3 位作者 任玉波 白学刚 付勇 魏鸿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为解决长大货物铁路运输钳夹车自身精确称重问题,基于空间闭环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对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进行了机构自由度分析,基于坐标变换法对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货物起升位置与压柱油缸输入映射模型,得到了... 为解决长大货物铁路运输钳夹车自身精确称重问题,基于空间闭环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对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进行了机构自由度分析,基于坐标变换法对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货物起升位置与压柱油缸输入映射模型,得到了起升机构速度传递雅可比矩阵,结合系统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压柱油缸起升力与货物质量间力映射模型。分别针对钳形梁结构变形和压柱油缸摩擦对并联起升机构称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钳夹车并联起升机构样机及其电液称重实验系统,开展了基于摩擦补偿的钳夹车电液称重实验研究,提高了钳夹车电液称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货物 钳夹车 并联起升机构 电液称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EAS二次开发技术的焊缝疲劳虚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峰 李向伟 兆文忠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69-2272,共4页
I-DEAS软件接口技术是通过启动ORBIX服务,运用CORBA通信协议实现的;调用Open I-DEAS二次开发类库,实现有限元数据的访问。以I-DEAS软件为前、后处理平台,基于AAR标准及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法则,开发了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模块,推导... I-DEAS软件接口技术是通过启动ORBIX服务,运用CORBA通信协议实现的;调用Open I-DEAS二次开发类库,实现有限元数据的访问。以I-DEAS软件为前、后处理平台,基于AAR标准及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法则,开发了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模块,推导了由设计寿命反求结构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实例应用表明,该嵌入模块与I-DEAS软件互相配合,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高效、实用的焊缝疲劳虚拟仿真分析工具,可有效辅助设计师开展抗疲劳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S软件 二次开发 焊缝疲劳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