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云克、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许雪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云克、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联用甲...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云克、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联用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云克、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5例(占患者总数的50%),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26%),为改善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2%),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2%);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42%),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26%),为改善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8%),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在实验组50例患者中,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6%)。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云克、甲胺嘌呤和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克 甲胺嘌呤 来氟米特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例干燥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荣滨 宋丽萍 +1 位作者 宫笑微 王文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临床特征。治疗和病情转归。方法总结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63例人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治疗后病情转归。结果63例均符合2002年推出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其中有4例是...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临床特征。治疗和病情转归。方法总结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63例人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治疗后病情转归。结果63例均符合2002年推出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其中有4例是继发性干燥综合征,63例中31例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其他临床表现者以血液、肝脏、肾脏、肺脏累及较多,大多数接受了泼尼松30mg/d,口服环磷酰胺(CTX)7.5mg/m^2,每月用1g,共6~8次治疗,短期疗效不明显,但长期随访病情较稳定,缺点是肥胖及水钠潴留症状明显。结论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以多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关节痛多是患者的首发症状,病史长发展缓慢是其特点,易误诊、漏诊,治疗应严格确认激素的适应证,预防不良反应,环磷酰胺应用是否对肾小管病变有作用应需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临床分析 国际分类(诊断)标准 口服环磷酰胺 病情转归 首发症状 实验室检查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病情的中医证型与其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冬梅 尹钢 +2 位作者 于海洋 程雪佳 杨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病情的中医证型与其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诊的128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其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血脂异常患者... 目的:探究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病情的中医证型与其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诊的128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其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血脂异常患者血脂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结果:在这128例患者中,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患者、肝肾阴虚型血脂异常患者、阴虚阳亢型血脂异常患者和气滞血瘀型血脂异常患者分别有33例、24例、19例、17例和35例.在这128例患者中,与其他各中医证型血脂异常患者相比,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血清TG、TC、LDL-C的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更高,其血清HDL-C的水平更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值更大,P<0.05;与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患者、肝肾阴虚型血脂异常患者和阴虚阳亢型血脂异常患者相比,气滞血瘀型血脂异常患者血清TG、TC、LDL-C的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更高,其血清HDL-C的水平更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值更大,P<0.05.结论:老年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患者和气滞血瘀型血脂异常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老年患者 中医证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