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丽 白光锐 +1 位作者 冯春晓 左晶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及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及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临床分离菌5 1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450株,占28.1%,革兰阴性菌3 712株,占71.9%。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5%(255/698)和81.4%(180/22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其中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9.9%(298/747)、26.1%(294/1 127)和15.6%(12/7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6%(163/445)和1.8%(13/715)。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微生物室应继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小鼠脾单个核细胞Th17分化和IL-17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慧丽 李海斌 +4 位作者 肖漓 赵薇 杜国盛 王振 石炳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对小鼠脾单个核细胞Th17分化和IL-17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调节机制。方法用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刺激小鼠脾单个核细胞4h,将细胞因子与脾单... 目的研究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对小鼠脾单个核细胞Th17分化和IL-17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调节机制。方法用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刺激小鼠脾单个核细胞4h,将细胞因子与脾单个核细胞共培养72h,根据加入细胞因子的不同,将培养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组、TGF-β+IL-6组与TGF-β+IL-6+IL-23组。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h17细胞比例,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核孤儿受体mRNA(RORγt mRNA)和IL-17mRNA的表达变化,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蛋白浓度。结果空白对照组及TGF-β组未见Th17细胞和RORγt mRNA的表达,TGF-β+IL-6组与TGF-β+IL-6+IL-23组Th17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0%±0.14%vs 0.51%±0.11%,P<0.01),RORγt 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17±0.038 vs 0.458±0.127,P<0.01)。空白对照组与TGF-β组IL-17mRNA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68±0.222 vs 0.799±0.205,P>0.05),IL-17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4±22.56pg/ml vs125.38±27.58pg/ml,P>0.05),TGF-β+IL-6组与TGF-β+IL-6+IL-23组IL-17mR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96±0.359 vs 2.415±0.604,P<0.01),TGF-β+IL-6组与TGF-β+IL-6+IL-23组IL-17蛋白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73.32±217.33pg/ml vs 1498.46±317.27pg/ml,P<0.01)。TGF-β+IL-6组与TGF-β+IL-6+IL-23组IL-17mRNA表达强度、IL-17蛋白浓度均高于空白组与TGF-β组(P<0.01)。结论 TGF-β+IL-6在体外能促进小鼠脾单个核细胞Th17分化和IL-17分泌,IL-23能明显增强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单个核细胞 TH17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脉冲场电泳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樊华 刘丽 +1 位作者 左晶晶 白光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62-3466,共5页
目的对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流行特点。方法收集2014-2015两年的呼吸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15株,按照NC-CLS/CLSI推荐的确诊试验方法进行产ESBLs的菌株筛选。用纸片扩... 目的对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流行特点。方法收集2014-2015两年的呼吸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15株,按照NC-CLS/CLSI推荐的确诊试验方法进行产ESBLs的菌株筛选。用纸片扩散(K-B)法,用常见的26种抗生素纸片对分离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检测(操作及结果判断参照NCCLS/CLSI2015年标准)。采用凝胶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产ESBLs菌株进行染色体DNA分型。结果115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60株,药敏结果产ESBLs 60株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对氨曲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一到四代头孢菌素类基本均耐药。PFGE将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14个型(A^N),其中A型为流行菌株(35%,21/60)。结论在呼吸病房中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比例较大,耐药性严重,并存在着同源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株的流行,应给予足够的重视。PFGE是一种稳定、精确的基因分型方法,适合用作院内感染的同源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脉冲场电泳 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误诊为肝炎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樊华 国九英 +2 位作者 张楠 马素丽 安春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8-569,共2页
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及东南亚呈地区性流行,近年来华支睾吸虫病在非流行区有增加趋势。本文报道了1例在非流行区发现的华支睾吸虫病误诊病例,分析其误诊原因,旨在提高非流行区的临床医生加强对肝吸虫病的认识。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非流行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肺孢子菌p55抗原串联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樊华 国九英 +2 位作者 马素丽 张楠 安春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研究肺孢子菌p55抗原人工合成串联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表达鉴定。方法从肺孢子菌p55蛋白5个变异体中选取可能在肺孢子菌肺炎中起重要作用抗原表位,串联合成一段多表位基因,命名为TAG。将TAG双酶切后克隆到pIRES-hrGFP-1a真... 目的研究肺孢子菌p55抗原人工合成串联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表达鉴定。方法从肺孢子菌p55蛋白5个变异体中选取可能在肺孢子菌肺炎中起重要作用抗原表位,串联合成一段多表位基因,命名为TAG。将TAG双酶切后克隆到pIRES-hrGFP-1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IRES-hrGFP-1a/TAG,将重组质粒转染至感受态TG-1大肠杆菌中进行扩增后,经提取纯化质粒再转染至HEK293细胞,用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pIRES-hrGFP-1a/TAG重组质粒经酶切后测序鉴定,证明其序列正确,成功转染至HEK29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在HKE293细胞中能进行有效基因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了pIRES-hrGFP-1a/TAG重组质粒,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阐明TAG的免疫保护功能以及核酸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 p55抗原 串联抗原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报告
6
作者 王宗立 黄雨蒙 +1 位作者 左晶晶 张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505-507,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四肢麻木2月余,加重伴头晕2 d”于2012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梢麻木,伴有胀痛,触摸时呈针扎样疼痛,有手套、袜套样感觉,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反应减慢,表现为经常忘...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四肢麻木2月余,加重伴头晕2 d”于2012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梢麻木,伴有胀痛,触摸时呈针扎样疼痛,有手套、袜套样感觉,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反应减慢,表现为经常忘记熟悉的人名,忘记早晨吃什么饭等,无肢体乏力,无头痛头晕;无发热,无抽搐,无言语障碍,无二便障碍,发病后5d曾到外院就诊,考虑末梢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4 d,病情无明显缓解,2d前患者四肢麻木较前加重,由末梢上延到双肘、双膝,且疼痛难以忍受,同时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伴有蹲起困难,走路不稳,曾摔倒1次,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诊为“头晕待查”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小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