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贝母苷乙通过诱导铁自噬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翘伊 张春云 +6 位作者 孙硕 李文敏 黄鑫 梁艳 张伟伟 李怀永 杨清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4-1843,共10页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乙(tubeimosideⅡ,TBMSⅡ)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460,MTT法检测不同TBMSⅡ剂量处理的H460细胞的存活率,根据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的计算结果,选择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土贝母苷乙(tubeimosideⅡ,TBMSⅡ)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460,MTT法检测不同TBMSⅡ剂量处理的H460细胞的存活率,根据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的计算结果,选择细胞存活率50%的TBMSⅡ剂量为参照进行后续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BMSⅡ对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检测H460细胞中脂质活性氧(lipi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lipid ROS)水平的变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总抗氧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F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rane 11,SLC7A11)、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NCOA4)、自噬蛋白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LC3分别与FTH1和NCOA4的共定位,同时检测LC3和NCOA4与溶酶体的共定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TBMSⅡ药物浓度增大,H460细胞的存活率、迁移能力以及克隆形成数量逐渐降低且细胞内部出现空泡;H460细胞中加入TBMSⅡ作用后,细胞中GSH和T-AOC水平降低而MDA水平升高,并且细胞中抗氧化蛋白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下降;H460细胞中的lipid ROS水平以及Fe2+随着TBMSⅡ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TBMSⅡ诱导的细胞死亡能够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所逆转;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 I和P62的水平随着TBMS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TBMSⅡ对H460细胞的线粒体形态产生影响,并且随着TBMSⅡ浓度的增加细胞中线粒体荧光强度降低;H460细胞中NCOA4蛋白的表达随着TBMSⅡ浓度增加而增加,但FTH1蛋白表达则随着TBMSⅡ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胞中LC3Ⅱ/FTH1以及LC3Ⅱ/NCOA4的结合能力随着TBMSⅡ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随着TBMSⅡ浓度的增加细胞中LC3Ⅱ以及FTH1与溶酶体结合能力增强。结论:TBMSⅡ通过诱导铁自噬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苷乙 非小细胞肺癌 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 铁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驯化对白腰朱顶雀脱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有祥 徐兴军 +6 位作者 邵淑丽 李怀永 吕建伟 王维禹 张伟伟 谢志刚 李旭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0,120,共5页
为探讨温度对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白腰朱顶雀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温组(5℃)、高温组(30℃)和对照组(23℃)进行驯化,驯化后测定其体质量、体脂质量分数(索氏抽提法)、器官的鲜质量和干质量... 为探讨温度对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白腰朱顶雀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温组(5℃)、高温组(30℃)和对照组(23℃)进行驯化,驯化后测定其体质量、体脂质量分数(索氏抽提法)、器官的鲜质量和干质量(烘干恒质量法)、基础代谢率和脱支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组体质量降低,在驯化0~2周内下降最为明显,第2周结束时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温组体质量增高,在驯化1~3周内涨幅较大,第1周结束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低温组基础代谢率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3组动物肌肉中脱支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低温组肝脏中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温组肝脏中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温组肝脏中脱支酶活性与高温组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温度是影响白腰朱顶雀产热特征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低温条件下,白腰朱顶雀通过降低体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摄入能来补偿能量消耗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朱顶雀 脱支酶 温度驯化 基础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白腰朱顶雀脱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有祥 徐兴军 +3 位作者 邵淑丽 李怀永 王维禹 张伟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将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分为长光组(16 h光照,8 h黑暗)、短光组(8 h光照,16 h黑暗)和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分别驯化4周,探寻光周期对白腰朱顶雀体质量、器官质量、基础代谢率、体脂质量分数和脱支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 将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分为长光组(16 h光照,8 h黑暗)、短光组(8 h光照,16 h黑暗)和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分别驯化4周,探寻光周期对白腰朱顶雀体质量、器官质量、基础代谢率、体脂质量分数和脱支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短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质量随驯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驯化后比驯化前体质量增加了1.05 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长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质量增加幅度不明显,驯化1~3周后涨幅较大。2)短光组白腰朱顶雀的基础代谢率在驯化2~4周的增加幅度最明显,增加量为0.38 m L/(g·h),驯化第3周至第4周结束时,短光组白腰朱顶雀基础代谢率与长光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3)短光组白腰朱顶雀肌肉中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长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长光组白腰朱顶雀肝脏中的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短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4)短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脂质量分数较对照组高2.19%,长光组体脂质量分数较对照组低1.73%,短光组和长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脂质量分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短光组与长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5)长光组白腰朱顶雀的消化能比短光组、对照组分别高22.71、24.69k J/g,长光组的消化能与对照组、短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6)短光组和长光组白腰朱顶雀心脏、胃、肾脏、胰脏鲜质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光周期是影响白腰朱顶雀产热特征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短光照条件下,白腰朱顶雀通过增加体质量、提高代谢率、提高对食物的消化速率、提高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脱支酶的活性来补偿能量消耗,以适应外界光周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朱顶雀 光周期 脱支酶活性 基础代谢率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