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转录因子GmERF5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翟莹 张军 +3 位作者 赵艳 孙天国 姚雅男 杨晓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s,ERFs)广泛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从大豆吉林32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到GmERF5的启动子片段,全长1 924 bp。该区段含有9种与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即G-box、GT-1、LTRE-1、W-box、... 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s,ERFs)广泛参与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从大豆吉林32的基因组DNA中分离到GmERF5的启动子片段,全长1 924 bp。该区段含有9种与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即G-box、GT-1、LTRE-1、W-box、TL1、DPBF、MYB、MYC和BIHD10S。将该启动子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与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融合,注射法转化烟草叶片,并进行干旱、高盐和低温处理,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荧光值的测定分析启动子的启动活性。结果表明,在未处理条件下,该启动子能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干旱和低温处理10 h能明显增强GmERF5P的启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ERF5 GUS活性 启动子 逆境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PRP转基因拟南芥抗盐性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翟莹 张军 +4 位作者 陈阳 杨晓杰 赵艳 侯美如 田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5-348,共4页
为研究大豆脯氨酸富集蛋白基因Gm PRP在植物应对盐胁迫中的作用,利用前期克隆的Gm PRP基因,以p PZP为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驱动Gm PR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Floral dip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获得7株阳性转基... 为研究大豆脯氨酸富集蛋白基因Gm PRP在植物应对盐胁迫中的作用,利用前期克隆的Gm PRP基因,以p PZP为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Ca MV35S驱动Gm PR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Floral dip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获得7株阳性转基因株系。盐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高于野生型且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Gm PRP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PRP 抗盐性 拟南芥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乙烯响应因子GmERF6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翟莹 赵艳 +3 位作者 杨晓杰 孙天国 张军 姚雅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77,共5页
GmERF6是从大豆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ERF转录抑制子基因,对其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显示GmERF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原核表达纯化GmERF6蛋白并进行凝胶阻滞分析(EMSA),结果显示,GmERF6蛋白在体外可以与GCC-box元件... GmERF6是从大豆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ERF转录抑制子基因,对其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亚细胞定位试验结果显示GmERF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利用原核表达纯化GmERF6蛋白并进行凝胶阻滞分析(EMSA),结果显示,GmERF6蛋白在体外可以与GCC-box元件特异结合;对GmERF6转基因拟南芥干旱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和植株表型进行观察,结果证实GmERF6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表明该基因可作为培育抗旱材料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ERF6 亚细胞定位 EMSA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及其启动子表达方式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艳 沙伟 +1 位作者 金忠民 张梅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在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的表达活性低,而花和种子中的相对表达活性极高。利用PCR方法,克隆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5’端上游2 000b...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在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的表达活性低,而花和种子中的相对表达活性极高。利用PCR方法,克隆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5’端上游2 000bp序列,命名为CP。在线启动子预测软件分析,结果表明CP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表达元件和花特异表达的元件,如SEF4 motif、E-box、G-box、(CA)n、AACA、ACGT、CCAA;52-box、ntp303-box、GTGA、TACPyAT box。推测大豆class 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基因启动子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在花和种子中大量表达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lassⅢ酸性内切几丁质酶 启动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表达活性分析
5
作者 赵艳 孙天国 +3 位作者 王慧 张梅娟 崔巍 沙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4,共6页
【目的】克隆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oyAP1)启动子,并对其表达方式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TAIL-PCR方法从大豆基因组DNA中克隆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启动子元件,并用克隆得到... 【目的】克隆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oyAP1)启动子,并对其表达方式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TAIL-PCR方法从大豆基因组DNA中克隆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启动子元件,并用克隆得到的SAP片段替换pCAMBIA1301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pCAM-SA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使其在大豆各组织中进行瞬时表达,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SAP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活性。【结果】克隆获得了大豆soyAP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长1 650bp,并将之命名为SAP,其转录起始位点可能是553bp处的A;PLACE分析表明,SAP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元件;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AP驱动的GUS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基本不表达,但在种子中有较高的表达活性,且表达强度与CaMV35S启动子相近。【结论】大豆SAP启动子可能具有种子特异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 启动子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