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齐哈尔地区葱病害调查及其病原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芳 陈井生 刘大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5-27,共3页
为指导葱日常病害综合防治,2017年7-10月,对齐齐哈尔地区蔬菜种植区葱上发生的病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地区葱上常见的真菌、卵菌病害有葱紫斑病、葱锈病、葱黑斑病和葱霜霉病,并对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 为指导葱日常病害综合防治,2017年7-10月,对齐齐哈尔地区蔬菜种植区葱上发生的病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地区葱上常见的真菌、卵菌病害有葱紫斑病、葱锈病、葱黑斑病和葱霜霉病,并对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齐齐哈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 GmNF-YB2 基因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2
作者 姜海英 陈炯辛 +5 位作者 滕迁莹 崔明元 王锋 陈香香 孟令媛 翟莹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共7页
核因子(Nuclear Factor-Y,NF-Y)是一类能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探究GmNF-YB2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GmNF-YB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 核因子(Nuclear Factor-Y,NF-Y)是一类能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探究GmNF-YB2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GmNF-YB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GmNF-YB2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分析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以大豆叶片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678 bp GmNF-YB2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NF-YB2基因编码1个含有2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24.66 kD,等电点为6.97,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中;GmNF-YB2蛋白序列中含有一段保守的组蛋白折叠基序HFM。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NF-YB2与杨树PdNF-YB7和拟南芥AtNF-YB2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GmNF-YB2在大豆幼苗中能够被干旱、盐和低温胁迫诱导表达,GmNF-YB2在大豆茎中的表达量最高。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均存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GmNF-YB2可能参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 NF-YB GmNF-YB2 非生物胁迫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及对亚麻促生效应的研究
3
作者 胡云龙 陈文晶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JX1菌株经鉴定为Klebsiella sp.,其溶磷能力较强且具有功能多样性,最大溶磷量为181.70 mg/L,能显著提高亚麻种子发芽势与亚麻幼苗总根长,具有IAA分泌能力,其最大分泌量为49.94 mg/L,亚麻经JX1菌株浇灌后,能显著提升其株高、地下部干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直径<0.5 mm细根所占的比例,显著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对亚麻地下部具有较好促生效果。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的菌株JX1(Klebsiella sp.)具有较好的溶磷以及分泌IAA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亚麻根系生长,优化根系的形态与组成,提高亚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丰富了亚麻专用微生物肥料的高效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亚麻 根系 吲哚乙酸(IAA)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过表达大豆GmNF-YB24提高转基因烟草抗旱性
4
作者 翟莹 计俊杰 +4 位作者 陈炯辛 于海伟 李珊珊 赵艳 马天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5,共9页
【目的】核因子(NF-Y)基因参与植物抗旱性的调控。对大豆GmNF-YB24的抗旱功能及抗旱机制进行解析,为后续NF-YB基因在高抗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qPCR检测GmNF-YB24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克隆Gm NF-... 【目的】核因子(NF-Y)基因参与植物抗旱性的调控。对大豆GmNF-YB24的抗旱功能及抗旱机制进行解析,为后续NF-YB基因在高抗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qPCR检测GmNF-YB24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克隆Gm NF-YB24,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对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盐、干旱和低温胁迫均能诱导GmNF-YB24的表达,且GmNF-YB24的表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最明显。GmNF-YB24开放阅读框全长516 bp,编码的蛋白含有171个氨基酸残基。GmNF-YB24蛋白序列中含有1个组蛋白折叠基序(HFM)。构建pRI101-GmNF-YB24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共获得5株GmNF-YB24转基因烟草植株(OE1-OE5)。干旱及复水处理后,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表现优于野生型烟草。干旱胁迫下,与野生型烟草相比,GmNF-YB24转基因烟草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减少了过氧化物的积累。GmNF-YB24转基因烟草中胁迫相关基因NtOsmotin和NtERD10B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烟草。【结论】GmNF-YB24在烟草中的异源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Y NF-YB 转基因烟草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5
作者 孙天国 衣兰 +6 位作者 秦旭洋 乔梦雪 谷新颖 韩艺 沙伟 张梅娟 马天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表达变化,为研究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抗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白菜DABB家族进行全基因组范围鉴定,分析其亲缘关系、所编码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情况和基因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大白菜品种中盐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大白菜中共鉴定出7个DABB基因,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亲缘关系较近的DABB基因结构也较为相似;DABB基因编码蛋白质氨基酸数为79-495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94-54.19 kD,大部分为稳定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多数DABB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膜。盐碱胁迫处理下,6个大白菜DABB基因具有差异表达响应,但在耐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表达模式不同,其中,BrcDABB1-1和BrcDABB2表达变化较为剧烈。【结论】在大白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7个含有DABB结构域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其中6个基因在盐碱胁迫处理下具有差异表达响应,这些基因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与大白菜的盐碱胁迫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DABB基因 盐碱胁迫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导学理念的设施园艺学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6
作者 郭宇 高美玲 +2 位作者 王玉书 梁晓雪 付学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92-94,共3页
在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新农科”建设理念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园艺专业的核心目标。探讨了通过逆向设计教学要求和内容,将项目导学理念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园艺专业设施园艺学实验课程,合理重构教学... 在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新农科”建设理念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园艺专业的核心目标。探讨了通过逆向设计教学要求和内容,将项目导学理念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园艺专业设施园艺学实验课程,合理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教学成果,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学 项目导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瘤内生菌合成菌群对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芳芳 孙秀娟 +3 位作者 徐伟慧 陈文晶 胡云龙 王志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为了解根瘤内生菌合成菌群对大豆生长和对根系微生物的影响,利用前期分离自大豆根瘤的根瘤内生菌,通过菌株功能的互补、多样性的增加和促生效果的叠加构建了4个合成菌群。本试验研究发现,菌群Q1和Q4促生效果最佳,菌群Q1可显著增加大豆... 为了解根瘤内生菌合成菌群对大豆生长和对根系微生物的影响,利用前期分离自大豆根瘤的根瘤内生菌,通过菌株功能的互补、多样性的增加和促生效果的叠加构建了4个合成菌群。本试验研究发现,菌群Q1和Q4促生效果最佳,菌群Q1可显著增加大豆植株的茎长、茎鲜重、根鲜重和根瘤数,分别提升了19.2%、44.0%、51.7%和140.0%;菌群Q4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鲜重和根瘤数,分别提升了24.3%、34.0%、40.0%和200.0%。根内的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根瘤内生菌中Bacillus和Klebsiella能够侵入大豆根内,使细菌群落间正相关关系和生态功能相关编码基因丰度增加。根际土壤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接种合成菌群后根际中富集了Nocardioides、Pseudonocardia等有益菌属,显著增加了参与氮代谢和吲哚-3-乙酸(IAA)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丰度,并促进根际细菌进行辅酶、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本项研究结果为构建大豆内生微生物组及发展高效微生物肥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内生菌 合成菌群 促生机制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LN01促生效果研究及其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婷 万雨欣 +3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陈文晶 胡云龙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75,共13页
【目的】有益植物根际微生物通过加强土壤与农作物间互作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菌株LN01是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探究菌株LN01对玉米植株生长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16S rRNA和全基因组学测序,明确菌株LN01分类学地位;其次,通过盆栽实验验... 【目的】有益植物根际微生物通过加强土壤与农作物间互作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菌株LN01是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探究菌株LN01对玉米植株生长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16S rRNA和全基因组学测序,明确菌株LN01分类学地位;其次,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菌株LN01对玉米的促生效果,通过全基因组数据挖掘与促生特性相关基因信息并借助碳氮分析仪、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计、Salkowski比色法、Chrome Azurol Sulfonate(CAS)蓝色定性检测平板研究菌株LN01固氮、溶磷、解钾、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能力。【结果】菌株LN01促进玉米植株生物量累积并有效提高土壤营养成分。经鉴定菌株LN01为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LN01基因组中存在参与铁获取(fhuBCDEF、afuABC、efeOBU和fepCDG)、磷酸盐溶解(pstABCS、phoABER、phnACDEFGHIJKLP和ugpABCE)、生物固氮(nirBCD、nasA、glnA、gltBD和nrtABC)、解钾(kdpABC、kefBCFG、trkAH和kup)的基因簇和IAA生物合成基因簇(trpABSCFRGD)。通过antiSMASH分析,在整个基因组中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4种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基因合成簇,包括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萜烯、硫肽和芳基多烯。菌株LN01固氮量、磷酸盐溶解活性、解钾能力、IAA产量分别为15.14、58.33、15.6和42.2 mg/L,并具有产生铁载体能力。【结论】菌株LN01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作用、铁载体生产及IAA分泌相关基因,帮助玉米植株固定营养成分,促进玉米植株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LN01 根际促生菌 全基因组测序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波 张晓雪 +3 位作者 付学鹏 刘丽杰 孙婴宁 焦德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5-217,229,共4页
针对生物类专业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EXPA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干旱和盐胁迫表达分析
10
作者 马洪宇 计俊杰 +5 位作者 高双 于海伟 于春粉 李珊珊 赵艳 翟莹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膨胀素(Expansin,EXP)通过调控细胞壁的延伸和松弛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EXP基因在大豆应对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6个GmEXPA基因(GmEXPA1/4/6/7/11/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 膨胀素(Expansin,EXP)通过调控细胞壁的延伸和松弛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EXP基因在大豆应对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6个GmEXPA基因(GmEXPA1/4/6/7/11/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干旱和盐胁迫不同时间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6个GmEXPAs基因分别位于大豆基因组的5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均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且定位于细胞壁。6个GmEXPAs蛋白均含有1个保守的DPBB_1结构域和1个Pollen_allerg_1结构域。每个GmEXPAs蛋白含有不同数量的保守基序。GmEXPA1、GmEXPA7和GmEXPA11蛋白分别与烟草NtEXPA11、藜麦CqEXPA50及小麦TaEXPA2蛋白有较高的亲缘关系,GmEXPA4蛋白与生菜LsEXPA6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GmEXPA6蛋白与杉木ClEXPA2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6个GmEXPAs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存在多个与激素诱导和胁迫诱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不同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存在差异。GmEXPA6、GmEXPA7、GmEXPA11和GmEXPA13的表达被干旱和盐胁迫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不同的EXPA基因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大豆抗逆相关EXPA基因的筛选及抗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膨胀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P34蛋白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调控活性分析
11
作者 桑莹莹 李珊珊 +3 位作者 鲍薇 徐东 张雪 赵艳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大豆P34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其上游启动子很可能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豆P34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的调控活性,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大豆P34蛋白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克隆大豆P3... 大豆P34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其上游启动子很可能具有调控下游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豆P34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的调控活性,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大豆P34蛋白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克隆大豆P34蛋白基因5′端上游序列(GmP34P),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转录起始位点和顺式元件;构建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检测转基因烟草中GUS的表达。结果表明,P34蛋白基因在大豆种子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根、茎、叶和花的表达量;克隆获得GmP34P序列长度为1 380 bp,预测分析表明,该序列的转录起始位点为第1 342位上的碱基A,序列中含有多种与种子高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RY element、Skn-1 motif、2S seed protbanapa等;获得含有GmP34P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GmP34P;通过潮霉素、PCR及RT-PCR筛选阳性转基因植株;对pCAM-GmP34P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组织,GU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种子中的表达量达到极显著差异;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GmP34P启动子能够调控下游GUS基因在种子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34蛋白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基因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养鸭废液发酵条件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王宵 胡云龙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8,共10页
为探究养鸭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培养时间对发酵后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30℃、13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1为发酵菌株,确定... 为探究养鸭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培养时间对发酵后生物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30℃、13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1为发酵菌株,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养鸭废液料液比和培养时间分别为5.54%、1.5和72 h。在此条件下,养鸭废液发酵后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2.84%,全氮增加量达到57.04%。使用发酵液对水稻幼苗处理15 d,在不同浓度水平下水稻幼苗均可正常生长,处理组的水稻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并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60倍的稀释倍数下为最大值,且株高、根总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总体积、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处理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该研究获得了高效的养鸭废液处理的发酵条件,并且相较于未发酵养鸭废液,发酵液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养鸭废液 促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发酵条件优化及促生作用
13
作者 张迎 王志刚 +2 位作者 徐伟慧 胡云龙 陈文晶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为探寻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利用酵母菌对浆液进行发酵处理。利用添加浆液的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生物量较高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酵母菌在浆液培养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优发酵条件;通过... 为探寻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利用酵母菌对浆液进行发酵处理。利用添加浆液的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生物量较高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酵母菌在浆液培养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优发酵条件;通过浸种试验评价了发酵液对水稻、小麦、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X-1作为发酵菌株生物量最大;菌株X-1发酵的碳源种类为葡萄糖,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葡萄糖浓度、摇瓶装液量和培养时间;菌株X-1在浆液培养基中最优发酵条件为90 g/L的葡萄糖浓度,187 mL/250 mL的摇瓶装液量,培养时间98 h。发酵液浸种提高水稻、玉米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根的生长。综上所述,使用浆液作为发酵底物,既可以生产酵母菌,还能促进禾本科作物的生长。相关研究的开展,为后期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的利用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废液生物转化浆液 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发酵条件优化 促生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作物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思彤 郭宇 +5 位作者 袁成志 刘秀杰 刘继秀 高越 赵文 高美玲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瓜类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会发生枯萎病,结果期发病最重,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对瓜类作物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和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同时对西瓜、甜瓜、黄瓜3种作物已... 瓜类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会发生枯萎病,结果期发病最重,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对瓜类作物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抗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和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同时对西瓜、甜瓜、黄瓜3种作物已报道的抗枯萎病区段内的基因进行共线性分析,旨在为瓜类抗枯萎病基因定位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作物 枯萎病 基因定位 共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小童’大白菜BrcGASA3基因在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及抗性鉴定
15
作者 马天意 许家佳 +4 位作者 路文婧 吴艳 沙伟 张梅娟 彭疑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目的】对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耐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品种中BrcGASA3的表达响应模式进行分析,对耐盐碱性相对较强的‘金小童’品种大白菜中BrcGASA3进行克隆,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目的】对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耐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品种中BrcGASA3的表达响应模式进行分析,对耐盐碱性相对较强的‘金小童’品种大白菜中BrcGASA3进行克隆,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进行遗传转化以鉴定BrcGASA3的盐碱胁迫响应特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盐碱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在不同浓度NaCl和Na_(2)CO_(3)处理过程中BrcGASA3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对‘金小童’品种大白菜中BrcGASA3的编码序列进行克隆;构建BrcGASA3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观察植株表型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在NaCl处理中,较低浓度处理时耐盐性较高的大白菜中BrcGASA3表达量较高,较高浓度处理时耐盐性较低的大白菜中BrcGASA3表达量较高;在Na_(2)CO_(3)处理中,低浓度处理下两种大白菜中BrcGASA3表达量差异相对较小,高浓度处理下耐盐性较高的大白菜中BrcGASA3表达量显著高于耐盐性较低的大白菜;成功克隆获得‘金小童’大白菜中BrcGASA3的编码序列并构建了多个BrcGASA3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株系,发现在NaCl和Na_(2)CO_(3)处理下BrcGASA3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显示出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的胁迫耐性;测定出在不同浓度NaCl和Na_(2)CO_(3)处理下BrcGASA3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初步阐释了过表达BrcGASA3降低拟南芥植株盐碱胁迫耐性的生理响应情况。【结论】在抗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BrcGASA3在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响应方式不同,BrcGASA3在拟南芥中过表达降低了植株在盐碱胁迫处理下的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GASA3 ‘金小童’大白菜 盐碱胁迫 NACL处理 Na_(2)CO_(3)处理 表达分析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对冬小麦REVEILLE 7-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陈宇姝 张军保 +4 位作者 王雪松 邵庆一 杨森 曹佳昂 刘丽杰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0-1269,共10页
‘东农冬麦1号’(‘Dn1’)是首个能在严寒地带大面积种植、返青率超过85%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为探索冬小麦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RT-PCR法克隆了冬小麦(Dn1)REVE... ‘东农冬麦1号’(‘Dn1’)是首个能在严寒地带大面积种植、返青率超过85%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为探索冬小麦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RT-PCR法克隆了冬小麦(Dn1)REVEILLE 7-lik e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冬小麦三叶期时叶面喷施BR,并分别于4、0、-10、-25℃时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进行取样,用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以上不同处理组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REVEILLES属于MYB类转录因子家族,REVEILLE 7-like基因全长1251 bp,共编码41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REVEILLE 7-like与节节麦、二粒小麦亲缘关系最近,蛋白序列总相似度78.62%。(3)REVEILLE 7-like基因启动子包含参与逆境响应、激素响应及MYB结合位点的顺式作用元件。(4)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对照组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表达量在0、-10、-25℃时与4℃时相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该基因的表达量在-10℃和-25℃时均显著提高。综上推测,该基因在冬小麦受到低温胁迫时起重要作用,并且BR可以提高该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耐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冬小麦 油菜素内酯 REVEILLE 7-like 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番茄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潜力分析
17
作者 慕雪男 吴桐 +3 位作者 郑子薇 张越 王志刚 徐伟慧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86,共11页
【目的】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s)引起的青枯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从番茄根际筛选拮抗青枯病菌且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探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进一步开发生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s)引起的青枯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从番茄根际筛选拮抗青枯病菌且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探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进一步开发生防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盆栽试验评价其生防和促生效果,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拮抗菌株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筛选到拮抗番茄青枯病菌的一株优良菌株A72,经16S rRNA序列鉴定菌株A72为暹罗芽胞杆菌,该菌株具有解磷、解钾、产IAA以及分泌胞外水解酶、铁载体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盆栽试验表明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效果为63.80%,且该菌株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根长、株高、干重、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施用菌株A72显著降低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青枯菌的密度并改变了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结论】菌株A72对番茄幼苗具有良好的促生防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株 番茄青枯病菌 根际细菌群落 暹罗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PRDX1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李美琦 王园园 +4 位作者 崔金妍 杜金铭 王维禹 刘殿辉 孙婴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9,共8页
【目的】克隆鸡过氧化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基因,探究其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PRDX1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qPCR检测PRDX1在AA白羽肉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 【目的】克隆鸡过氧化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DX1)基因,探究其对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PRDX1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qPCR检测PRDX1在AA白羽肉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cell line,ICP1)成脂分化0和48 h的PRDX1酶活;采用PCR克隆鸡PRDX1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到ICP1中,24 h后采用油酸钠诱导ICP1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ICP1脂滴积累情况;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PRDX1后成脂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对PRDX1进行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RDX1在AA白羽肉鸡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肌胃周围脂肪中的表达量最低。ICP1分化48 h后,PRDX1的酶活极显著降低。成功构建了pCMV-HA-PRDX1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PRDX1降低了ICP1细胞中脂滴的积累,且成脂相关基因C/EBPα、PPARγ、FABP4和FAS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RDX1基因编码19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2.31 ku,PRDX1可以与TXN、SRXN1、SOD2等蛋白相互作用,不同物种间PRDX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鸡PRDX1真核表达载体,PRDX1过表达可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1(PRDX1) 前脂肪细胞 脂肪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常欣欣 黄鑫 +4 位作者 范港 杨佳欣 张伟伟 杨清竹 田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将HC1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CBD+LPS共处理组(CBD浓度分别为2、4、6μmol/L)。对照组细胞仅加入培养液,LPS组加入LP... [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将HC1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CBD+LPS共处理组(CBD浓度分别为2、4、6μmol/L)。对照组细胞仅加入培养液,LPS组加入LPS处理,CBD+LPS共处理组用不同浓度CBD预处理1 h后加入LPS,24 h后收集各组细胞样品。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及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AnnexinV-FITC/碘化丙啶(PI)和JC-1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CBD与LPS共处理后细胞中TNF-α、IL-1β、IL-6含量及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NF-κB p65、IκBα、ERK、p38、JNK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HC1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4μmol/L CBD和LPS共处理后,HC1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LPS诱导的小鼠HC11细胞炎症及凋亡模型中,适宜浓度CBD能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炎症反应;同时能降低LPS诱导的HC11细胞凋亡率、上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脂多糖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胁迫对辐射诱变后苜蓿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性综合评价
20
作者 陈雪梅 刘畅 +1 位作者 朱琨 李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3-89,共7页
为筛选抗盐碱苜蓿种质材料,以3种组培苗为材料,对其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分析3种组培苗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苏打盐碱胁迫对辐射和未辐射苜蓿组培苗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导致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这3种渗透调... 为筛选抗盐碱苜蓿种质材料,以3种组培苗为材料,对其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分析3种组培苗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苏打盐碱胁迫对辐射和未辐射苜蓿组培苗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导致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这3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POD、CAT、SOD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C)均产生不同的变化规律,在150 mmol·L^(-1)苏打盐碱(NaHCO_(3)∶Na_(2)CO_(3)=9∶1)胁迫下,G3与G4的各指标比较,G3的SP含量(7.41 mg·g^(-1)),SS含量(3.38%),Pro含量(54.60μg,g^(-1)),POD活性(87277.78 U·min^(-1)·g^(-1)),CAT活性(2746.67 U·min^(-1)·g^(-1))均高于G4,而SOD活性(8.05 U·min^(-1)·g^(-1)),MDA含量(129.85μmol·g^(-1)),RC(42.07%)均低于G4;各单项指标对苏打盐碱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SP和POD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大。依据上述8项指标抗苏打盐碱胁迫系数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苜蓿组培苗抗苏打盐碱能力表现为G3>G4>CK。^(60)Co-γ辐射可提高苜蓿组培苗对苏打盐碱抗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组培苗 ^(60)Co-γ辐射 苏打盐碱胁迫 生理特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