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利弊透视 |
张宏丽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
赵桂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3
|
区域性外语师资问题与应对措施 |
张坤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4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王超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46
|
|
5
|
中俄联合办学的课程设置探讨 |
高春雨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6
|
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
赵亚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7
|
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 |
孔秋梅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8
|
跨文化交际中的心理障碍研究 |
陆文静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9
|
活动教学法与俄语口语教学 |
王灵玲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0
|
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的对策实施 |
张艳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1
|
俄语精读课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
张宏丽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2
|
失语女人的密码——论《简爱》中的疯女人 |
马冬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13
|
论俄英双语教学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何雪梅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4
|
WTO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
关孜慧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5
|
影视翻译的文化对应策略 |
张锐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从“史学性元小说”的视角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论《法国中尉的女人》 |
杨秀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7
|
建构主义模式与英语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育 |
王丽萍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8
|
动机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
黄晓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9
|
电影《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特色研究 |
马铁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作为成长小说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 |
刘喜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