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境遇式教学模式在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程敬华
庄龙玉
房咏梅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哲学系
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通化师范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161-162,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构建高校伦理学课‘境遇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黑教高[2011]150号)
2012年齐齐哈尔大学教研重点项目"高校伦理学课程中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项目编号:2012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与传统律规式教学相比,境遇式教学是一种生成性的教学,更加注重在教学规律指导下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伦理学课程因其实用性及对社会道德建构的重要意义,更需要采用境遇式教学方式。境遇式教学模式下的备课重在理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
关键词
境遇式
教学模式
伦理学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理念探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庄龙玉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08-109,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021)
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教研项目"主体间性视域下参与式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0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不仅要突出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要强调教育者这一主体的参与者身份。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构建起相互理解的基础。这一路径的实现既需要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重视言语的有效性,也要求学生提高自主性意识,增强综合知识力。
-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参与式教学
对话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