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晓琳 魏洪娟 +7 位作者 边鑫鑫 马秀梅 高音 张英艳 刘微 马月仙 张伟新 杨雪雯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69,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为中国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提取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发病人数、伤残调...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为中国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提取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发病人数、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发病率和DALY率等疾病负担数据,采用Joinpoint模型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change percenta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change percentage,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通过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5年老年抑郁症疾病负担。采用人群归因分值对1990年和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描述。结果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60~64岁年龄段发病率上升趋势最显著,≥95岁年龄段患病率上升趋势最显著,65~69岁年龄段DALY率上升趋势最显著。女性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均高于男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儿童期性虐待和亲密伴侣暴力,特别是在女性中,亲密伴侣暴力的影响显著。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内,中国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将呈下降趋势,女性的下降幅度大于男性。结论1990—2021年中国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应重点关注老年女性人群,做到早期预防,进而降低老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抑郁症 疾病负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统计在医院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孙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统计工作 行政决策 医院行政部门 医院管理者 科学管理 医疗活动 统计调查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慧子 董晓明 刘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实现对内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对外提高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质量,并为二级医院或病案信息化水平较落后的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上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上报的错误反馈,分析2018—2020年病案首页数据上报中的... 目的实现对内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对外提高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数据上报质量,并为二级医院或病案信息化水平较落后的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上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上报的错误反馈,分析2018—2020年病案首页数据上报中的缺陷问题,对比3年病案首页数据首次上报的缺陷率浮动情况,并总结在数据复核过程中实施的相应对策。结果2018—2020年的病案首页首次上报错误率逐年下降,同时各项问题错误均逐年下降。结论通过从病案书写、病案质控角度和信息系统3个方面共同改善,可以有效提高病案质量,提升病案首页数据上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首页 病案质量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案质控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慧子 董晓明 刘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3,81,共4页
目的在保证数据真实的前提下,实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病案数据质量的提升。方法按照《绩效考核数据质量问题处理细则》所提及的病案内涵质量质控点对历史病案进行质控,对比质控前后绩效考核数据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对策建议... 目的在保证数据真实的前提下,实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病案数据质量的提升。方法按照《绩效考核数据质量问题处理细则》所提及的病案内涵质量质控点对历史病案进行质控,对比质控前后绩效考核数据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对策建议。结果基本信息的完整性、疾病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都将影响绩效考核数据指标。结论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责任意识与信息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绩效考核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质控 数据质量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保结算清单的恶性肿瘤病案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慧子 刘宇 魏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提高病案质量、质控能力、规范医保结算清单的填写,保障医院经济效益。方法重新对既往恶性肿瘤病案进行质控,借助智能医保病案协作系统,对比修订错误后的病案入组情况和标杆费用的变化,分析不同错误导致的结果,并总结正确经验... 目的通过提高病案质量、质控能力、规范医保结算清单的填写,保障医院经济效益。方法重新对既往恶性肿瘤病案进行质控,借助智能医保病案协作系统,对比修订错误后的病案入组情况和标杆费用的变化,分析不同错误导致的结果,并总结正确经验。结果错误的疾病诊断,会在医保结算时导致亏损或涉嫌欺诈,影响医疗机构经济运营。结论医保结算清单质量的提升不仅要提升病案书写质量、编码水平,还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去读懂政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清单 病案质量 经济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及电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董春雪 孟庆楠 +4 位作者 李卉 苗丽竹 胡斌 柴德君 王宏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电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康复科及神经科收治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川平组与联合组,每组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电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康复科及神经科收治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川平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川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平法(反复促通技术)(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 RFE)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5 d休息2 d,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比较3组的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手活动功能[Wolf手活动功能测试(WMFT)]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3组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腕背伸肌的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 EMG)界限值,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测定。结果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3组的简化FMA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3组的改良MAS评分整体比较亦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3组间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腕背伸肌的最大收缩时EMG界限值整体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EMG界限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上肢及手部主要肌群的最大收缩时EMG界限值,改善患者上肢及手部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上肢和手部运动功能,缩小上肢肌张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平法 针刺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EMG界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6在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岩 梁莹莹 +2 位作者 周洁信 车飞 付金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1-71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BP)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miRNAs/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互关系及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等方法,分析至少两个数据集中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共调控DEGs。采用定量实时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8例的颈动脉斑块和血浆中部分DEGs的表达水平。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DEGs主要富集在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细胞外基质结构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上调的DEGs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Hippo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溶酶体、吞噬体及趋化因子过程。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OL1A2、COL4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COL4A5、C1QA、CXCL10、CXCL2、CXCR4和CSF1R等可能在PPI网络中起重要作用。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的预测显示,CSF1R的药物相互作用最多,CXCL2受药物拮抗程度最高,IGFBP6受药物激活程度最高。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IGFBP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血浆IGFBP6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血浆IGFBP6水平鉴别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 0.810~0.977),截断值为142.08 ng/ml。结论IGFBP6可能成为预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生物信息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槐花汤通过调控p38 MAPK/p53通路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春雪 陈楠 +4 位作者 丛珊 禹晶 王静 毛颖 梁雪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1,共8页
目的探讨地榆槐花汤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含药血清)、地榆槐花汤低、中、高剂量组(10%、15%、20%地榆槐花汤含药血清),给予相应含药血清干预,... 目的探讨地榆槐花汤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含药血清)、地榆槐花汤低、中、高剂量组(10%、15%、20%地榆槐花汤含药血清),给予相应含药血清干预,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Bcl-2、Cleaved caspase-3、p38MAPK、p-p38MAPK(Thr180/Tyr182)、MDM2和p53等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地榆槐花汤组(20%地榆槐花汤含药血清)、p38MAPK抑制剂TAK-715组(10 mmol·L^(-1) TAK-715)和联合组(20%地榆槐花汤含药血清+10 mmol·L^(-1) TAK-715),采用20%地榆槐花汤含药血清和10 mmol·L^(-1) TAK-715进行干预,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38MAPK、pp38MAPK、MDM2、p53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地榆槐花汤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核呈皱缩、碎块状变化,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P<0.01),Bax/Bcl-2、Cleaved caspase-3、p-p38MAPK/p38MAPK和p53等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MD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然而,联合TAK-715处理可明显降低地榆槐花汤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诱导作用(P<0.05)。结论地榆槐花汤可通过调控p38 MAPK/p53通路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槐花汤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38 MAPK/p5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对下咽癌FaDu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彭瑶 周颖 +5 位作者 高宇 刘颖 徐傲枫 张畅 张春晶 于海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抑制剂京尼平(GEN)对人下咽癌FaDu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GEN作用于FaDu细胞24 h,实验分为GEN 0(对照)、50、100、200和40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DCFH-DA探...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抑制剂京尼平(GEN)对人下咽癌FaDu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GEN作用于FaDu细胞24 h,实验分为GEN 0(对照)、50、100、200和40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DCFH-DA探针及JC-1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GEN对FaDu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EN对FaDu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乳酸的含量,WB法检测细胞中UCP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N可显著抑制FaDu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或P<0.01)、细胞中UCP2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或P<0.01)、乳酸含量(P<0.0001),改变细胞线粒体膜孔道通透性,提高细胞中ROS水平(P<0.05或P<0.01)。结论:GEN通过调节细胞中UCP2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及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抑制人下咽癌FaDu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京尼平 解偶联蛋白2 FaDu细胞 增殖 凋亡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安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丛珊 张士存 +2 位作者 胡玉娇 赵磊 李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5-365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安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安滴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TNF-α... 目的探讨脑安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安滴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TNF-α、IL-6、IL-4)、VEGF、NSE、BDNF、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RI、Vm、PI)、SS-QOL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NSE、RI、PI、NIHSS评分降低(P<0.05),VEGF、BDNF、Vm、SS-QOL评分、BI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安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脑部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调节血清TNF-α、IL-6、IL-4、VEGF、NSE、BDNF水平,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安滴丸 常规治疗 脑梗死 恢复期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合并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作者 傅增辉 金艳 +4 位作者 林再红 李志超 刘松涛 刘旸 于绘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2-1420,共9页
目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S)与偏头痛均属于慢性疼痛综合征,二者在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该研究旨在探讨IC/BPS合并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 目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S)与偏头痛均属于慢性疼痛综合征,二者在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该研究旨在探讨IC/BPS合并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的303例IC/BP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标(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ICSI)、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广泛性焦虑量表-7(GeneralizedAnxiety Disorder-7,GAD-7)、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和生活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IC/BPS病情严重程度、膀胱痛和/或头痛的程度、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躯体化症状、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结果:在303例IC/BPS患者中,合并偏头痛的患者有87例(28.71%)。与无偏头痛的IC/BPS患者相比,合并偏头痛的IC/BPS患者IC/BPS病程较长,ICSI评分、膀胱疼痛NRS评分、GAD-7评分、PHQ-9评分、PSQI、SSS评分、生活质量VAS评分及血清IL-1β、IL-6、PGE2和SP水平均较高,而每周运动次数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48例合并偏头痛的轻、中度IC/BPS患者相比,39例合并偏头痛的重度IC/BPS患者每周头痛发作次数较多,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头痛NRS评分、膀胱疼痛NRS评分、GAD-7评分、PSQI、SSS评分、生活质量VAS评分和血清IL-1β、IL-6、PGE2和SP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偏头痛的IC/BPS患者的ICSI评分与头痛NRS评分(r=2.072,P=0.032)、头痛发作频率(r=2.184,P=0.028)、头痛持续时间(r=1.843,P=0.041)、膀胱疼痛NRS评分(r=2.295,P=0.023)、GAD-7评分(r=2.210,P=0.025)、SSS评分(r=3.159,P=0.009)、生活质量VAS评分(r=2.891,P=0.013)呈正相关,但与PSQI(r=1.515,P=0.070)无关。结论:IC/BPS合并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精神心理症状较重,其IC/BPS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偏头痛的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疼痛综合征 偏头痛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信息不准确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13
作者 张赫 金红伟 +1 位作者 张腾腾 邹微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4-58,共5页
深入探讨了信息污染即医疗信息不准确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临床诊断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举例分析,揭示了医疗信息不准确可能导致误诊、延误治疗等严重后果。院方分诊失效和患方医疗信息不准确是两大主要原因,前者涉及分... 深入探讨了信息污染即医疗信息不准确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临床诊断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举例分析,揭示了医疗信息不准确可能导致误诊、延误治疗等严重后果。院方分诊失效和患方医疗信息不准确是两大主要原因,前者涉及分诊人员临床水平不足和片面思维,后者则包括患者家属的先入为主观念和网络冗余信息。为减少医疗信息不准确,提高诊疗质量,建议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更为直观的问诊模式;二是加强医院对降低不准确医疗信息的信息建设;三是积极改善患者就诊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污染 误诊 改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光照射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月仙 王永琴 +4 位作者 杨惠芳 孙晶 刘微 邢海宁 李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611-2615,共5页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面部痤疮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100例。C组患者采用传统红蓝光照射治疗,B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加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A组患者在红蓝光照射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西黄胶囊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数目,Ig G、Ig A、Ig M,补体C3、C4,白介素(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水平,性激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B、C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数目少于B、C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数目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A组Ig G、C3、C4、IL-2水平低于B、C组(P<0.05)。治疗后A组Ig G、C3、C4、IL-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3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B、C组,B组SF-36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红蓝光照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中重度面部痤疮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物理治疗技术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与重度中央型/混合型腰椎管狭窄受压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楠 刘娜 +5 位作者 丑凯平 王明达 郑伟 张雪娇 王玉呋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9-925,共7页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征与重度中央型/混合型腰椎管狭窄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LSS)的87例患者的MRI图像,均...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征与重度中央型/混合型腰椎管狭窄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LSS)的87例患者的MRI图像,均被确诊为中央型或混合型LSS,MRI明确显示L3/4或L4/5节段至少一个扫描层面的硬膜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80mm^2。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500m。单节段狭窄61例,其中L3/4狭窄19例,L4/5狭窄42例;双节段(L3/4、L4/5)狭窄26例,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狭窄节段113个,分析其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发生率,并将其分为沉降征阳性组与沉降征阴性组。L3/4、L4/5节段各扫描3层,在横截面MRI T2加权相图像上测量最小硬膜囊CSA、最小椎管正中矢状径(PAD)、最大硬膜囊横截面积差(CSA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curve)即ROC曲线分析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发生率与最小硬膜囊CSA、最小椎管PAD、最大硬膜囊CS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13个重度腰椎管狭窄节段中,28个狭窄节段沉降征阴性,85个狭窄节段沉降征阳性,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发生率为75.22%。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最小椎管PAD为12.00±2.10mm,阴性组为11.47±2.04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最大硬膜囊CSAD为36.94±13.97mm^2,阴性组为18.60±7.70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组最小硬膜囊CSA为47.34±12.55mm^2,阴性组为45.16±15.35mm^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小椎管PAD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64(P<0.05);最大硬膜囊CSAD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929(P<0.01);最小硬膜囊CSA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557(P>0.05)。结论:阳性神经根沉降征的发生与狭窄节段硬膜囊受压变窄的变化程度有关,硬膜囊最大CSAD可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节段硬膜囊受压变窄的变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根沉降征 硬膜囊横截面积 椎管正中矢状径 硬膜囊横截面积差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德超 方丽丽 +1 位作者 陈辉 王颖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氧化损伤得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在缺氧复氧前给予红景天苷预处理,CCK8测定细胞活力,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氧化损伤得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在缺氧复氧前给予红景天苷预处理,CCK8测定细胞活力,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良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活化型Caspase-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用罗丹明123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缺氧复氧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升高,细胞SOD活性、GSH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也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红景天苷处理后的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力升高,细胞LDH漏出率降低,细胞SOD活性、GSH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结论: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炎症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红景天苷具有减轻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复氧 红景天苷 氧化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窃血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冬若 李卉 +4 位作者 韩国超 王余广 于海明 刘洋 王佳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超声联合检测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血管狭窄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诊治的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28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超声联合...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超声联合检测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血管狭窄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诊治的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28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结果单纯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颈总动脉分叉处典型U形图像8例;TCD显示,颈外动脉血流方向逆转,流速代偿性增快。颈总动脉重度狭窄/闭塞病变同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不典型U形图像13例;TCD显示,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快,部分可见颈外动脉血流方向逆转。7例患者因伴有颈内动脉闭塞,无U形图像。结论采用血管超声联合检测可准确识别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外动脉 颈动脉狭窄 颈总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 被引量:14
18
作者 师岩 徐晶 +8 位作者 程昊 齐晓丹 樊丽 梁丽杰 宁小美 李淑艳 徐文双 陈庆友 张春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GEN)对高糖损伤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高浓度(50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C组,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GEN)对高糖损伤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高浓度(50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C组,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高糖损伤组(HG组,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正常糖+京尼平组(NC+GEN组)和高糖+京尼平组(HG+GEN组,京尼平浓度为10μmol/L)。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标法和WST-1法分别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板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荧光探针DC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ELISA法检测核小体片段的聚集值;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内抗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以及早期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Cyt C)、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HG组比较,HG+GEN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 <0.05),细胞内MDA的含量及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活性明显降低(P <0.05),细胞内SOD活性升高(P <0.05),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 <0.05),ROS水平降低(P <0.05),核小体片段聚集程度显著降低(P <0.05)。HG组线粒体内抗氧化酶Mn-SOD比NC组降低(P <0.05),但线粒体内凋亡蛋白Cyt C、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比NC组显著升高(P <0.05),而HG+GEN组与HG组相比,Mn-SOD升高(P <0.05),Cyt C、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京尼平对高糖损伤的心肌H9c2细胞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 糖尿病心肌病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法MSCT小肠造影联合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东旭 张天宇 +2 位作者 冯立民 李广微 丁国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7-599,共3页
目的:研究MSCT小肠造影(MSCTE)联合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71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E和DBE结果,比较MSCTE、DBE单独及联合诊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结果:MSCTE与DBE联合诊断小肠肿瘤的检出... 目的:研究MSCT小肠造影(MSCTE)联合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71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E和DBE结果,比较MSCTE、DBE单独及联合诊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结果:MSCTE与DBE联合诊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手段(P<0.05)。结论:MSCTE联合DBE可提高小肠肿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颖怡 李婧波 +1 位作者 张艳(指导) 许德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究RNA干扰(RNAi)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将siRNA阴性对照以及siRNA-Ywhaz分别转染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 目的:探究RNA干扰(RNAi)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将siRNA阴性对照以及siRNA-Ywhaz分别转染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高糖未转染和正常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作为对照,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Ywhaz mRNA水平;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Ywhaz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p-MKK3)的表达水平。结果: Ywhaz在高糖对照组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RNA干扰后Ywhaz基因的表达量较高糖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与高糖对照组相比,siRNA-Ywhaz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P <0.05),凋亡率显著增加( P <0.05),显著抑制IL-8和TNF-α以及p-p38 MAPK、p-MKK3的表达量( P <0.05)。结论:下调Ywhaz可降低p38 MAPK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 p-p38 MAPK、p-MKK3的表达以及炎症反应,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增殖 Ywha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