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苋方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伟 姜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88-2291,共4页
目的:研究榆苋方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UC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 目的:研究榆苋方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UC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榆苋方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分别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5.1±2.0)分、(8.1±2.1)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IL-10水平分别为(1.7±0.5)μg/L、(1.9±0.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3)μg/L、(1.2±0.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0.2±9.0)分、(30.5±5.6)分、(73.4±10.2)分、(43.5±4.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7.1)分、(24.6±4.9)分、(55.4±6.7)分、(37.8±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榆苋方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UC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 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生命质量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