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1
作者 韩爽 齐晓丹 张春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256-257,共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技术使知识变得灵活生动,容易被学生理解;并强调实验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检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临床血液学检验 多媒体 临床实践 交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韩爽 马晓瑞 +1 位作者 蒋春玲 李兆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266-266,共1页
临床生化分析仪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由半自动升级为全自动,并且功能越来越齐全,精密度准确度不断提高,检测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功能及使用维护方法,而且要合理分配... 临床生化分析仪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由半自动升级为全自动,并且功能越来越齐全,精密度准确度不断提高,检测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功能及使用维护方法,而且要合理分配试验项目,做好校准及质控,必要时还需掌握机器的基本维修方法。下面我就携带与交叉污染问题及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原因并阐述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临床生化分析仪 维护方法 试验项目 常见故障 污染问题 半自动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胆固醇、AST/ALT比值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齐晓丹 沙子健 +1 位作者 李兆岩 于海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3-14,1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清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AST/ALT比值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级);对照组48例为健康体检者,并检测血清TBA、CHO...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清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AST/ALT比值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级);对照组48例为健康体检者,并检测血清TBA、CHO、AST/ALT比值。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BA升高,血清CHO降低,AST/ALT比值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BA、CHO、AST/ALT比值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并有助于评估肝功能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总胆汁酸 胆固醇 AST/ALT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种自身抗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彧 姜水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130-130,共1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100例RA患者、90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RF、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在R...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100例RA患者、90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RF、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在RA患者中,RF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2%,抗CCP抗体略低为69%,抗RA33抗体最低仅为37%。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84·3%,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97·2%,抗RA33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7%、91·5%。RF和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抗RA33抗体(P<0·01)。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特异性均显著高于RF(P<0·05)。结论RF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抗CCP抗体对RA诊断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易于质控,是诊断RA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MCV与尿液MCV对判断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彧 姜水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尿中红细胞体积(MCV)判断血尿来源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ys-mexKX-21型血球分析仪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B)和尿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U),以MCVB-MCVU的平均值大于16fL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小于16f...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尿中红细胞体积(MCV)判断血尿来源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ys-mexKX-21型血球分析仪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B)和尿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U),以MCVB-MCVU的平均值大于16fL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小于16fL诊断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将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例肾小球性疾病,MCVB-MCVU的平均值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和95.5%,44例非肾小球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96.4%。肾小球性疾病患者MCVB-MCVU的平均值为(39.81±19.18)fL,非肾小球性疾病患者为(7.57±3.73)f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肾小球性血尿的红细胞体积比血液红细胞小,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红细胞体积与血液红细胞体积比较无差异,MCVB-MCVU的平均值可以用于判断血尿来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红细胞体积 血尿 肾小球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