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
作者 王睿 费洪新 +4 位作者 李晓明 刘韩 牛英才 刘向民 黄树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全面了解和反映石菖蒲化学成分,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就作用有效成分、毒性、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查阅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目的:全面了解和反映石菖蒲化学成分,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并就作用有效成分、毒性、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查阅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文献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石菖蒲化学成分复杂,以挥发性成分研究较多;α、β-细辛醚是挥发油发挥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对各系统作用广泛,但有关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并有致癌的报道。结论:有必要对石菖蒲非挥发性成分及其毒性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成分抗抑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睿 刘吉成 +4 位作者 罗春娟 刘立琨 周丽 张琪 张晓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69-1672,共4页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单体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明 陶秀梅 +1 位作者 王晓丽 刘吉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方法采用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和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并且通过产率、粒径和粒径分布、堆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脆碎度和释放度对盐酸二甲双胍微丸进行质量评... 目的研究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方法采用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和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并且通过产率、粒径和粒径分布、堆密度、表面形态和圆整度、脆碎度和释放度对盐酸二甲双胍微丸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盐酸二甲双胍∶乳糖∶微晶纤维素=100∶5∶3的比例,主机转速150 r/min,喷浆泵转速20 r/min,供粉速度25 r/min,滚圆6 min,进行制备微丸,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所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硬度合格,流动性好,释放完全,无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丸 离心造粒 盐酸二甲双胍 骨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基因敲除对莪术神经发育毒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于春磊 李成冲 +2 位作者 刘吉成 董妙先 牛英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小鼠子代的神经发育毒性是否具有选择性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冰水浸入法制备寒凝血瘀证小鼠模型。C57BL/6野生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分为对照组和莪术暴露组,孕小鼠从妊娠第5~18天灌胃... 目的观察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小鼠子代的神经发育毒性是否具有选择性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冰水浸入法制备寒凝血瘀证小鼠模型。C57BL/6野生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分为对照组和莪术暴露组,孕小鼠从妊娠第5~18天灌胃给予莪术水煎液。检测子代小鼠负趋地性达标日龄,分光光度法检测子代小鼠脑组织LPO含量和SOD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子代小鼠脑组织SOD1和HO-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代小鼠脑组织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小鼠灌胃莪术(10.0 g/kg)导致子代负趋地性达标日龄显著延长和脑组织LPO显著增加(均P<0.05),而血瘀证小鼠无显著差异(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瘀证组小鼠HO-1表达,SOD活性和HO-1 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Nrf2基因敲除增加了血瘀证孕鼠子代断崖回避的达标日龄和脑组织氧化应激。结论莪术对正常小鼠子代的毒性效较血瘀证小鼠子代明显,Nrf2分子参与莪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有故无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有故无殒 血瘀证 Nrf2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牛英才 潘志 +2 位作者 李晓明 张春 刘吉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Total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lobata,TIP)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IP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加入MPP+诱导多巴胺...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Total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lobata,TIP)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IP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加入MPP+诱导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Bcl-2和Bax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PP+处理48~96 h,细胞活力较空白对照组降低,阴性对照组Bax 2-ΔΔCt升高,而Bcl-22-ΔΔCt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葛根异黄酮组Bax 2-ΔΔCt降低,而Bcl-2 2-ΔΔC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下调Bax和上调Bcl-2 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葛根异黄酮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姬松茸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CD4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牛英才 赵学梅 +2 位作者 张春 周丽 刘吉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姬松茸多糖(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ill,LM-PAB)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CD4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腹腔注射50、100和200 mg/(kg.d)... 目的:观察低分子姬松茸多糖(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ill,LM-PAB)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CD4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腹腔注射50、100和200 mg/(kg.d)LMPAB,连续7天。给药结束后24h取肿瘤组织,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CD4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MPAB各剂量组50、100和200mg/(kg.d))CD44 mRNAΔCt显著升高(P<0.01),表明CD44 mRNA表达下调,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LMPAB可能通过降低CD44 mRNA的表达,抑制了流动的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减少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姬松茸 多糖 实时定量PCR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配伍对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和Ⅱ相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天娇 张英博 +1 位作者 杨莹 牛英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抗氧化酶及Ⅱ相解毒酶的影响。方法:阿魏酸、黄芪甲苷单独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分光光度法检测HSC-T6细胞LPO含... 目的:研究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抗氧化酶及Ⅱ相解毒酶的影响。方法:阿魏酸、黄芪甲苷单独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分光光度法检测HSC-T6细胞L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基(GCLc)、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调节亚基(GCLm)、血红素加氧酶1(HO-1)、SOD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SC-T6细胞GCLc、GCLm、HO-1和SOD1 mRNA表达。结果:黄芪甲苷显著抑制了HSC-T6细胞中LPO含量,增加了SOD活性,上调了GCLc和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了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均P〈0.05),而对GCLm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阿魏酸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与黄芪甲苷处理组比较,联合配伍的作用效果无显著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的有效组分黄芪甲苷通过上调Ⅱ相酶的表达抑制了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配伍 肝星状细胞 当归补血汤 氧化应激 Ⅱ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海马注射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牛英才 兴桂华 +3 位作者 林春荣 李雪岩 张晓杰 谢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间和通过原平台次数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ChAT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寻找隐匿平台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P<0.01),加减地黄饮子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加(P<0.01),但多奈哌齐组和加减地黄饮子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hAT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减地黄饮子组ChAT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神经元ChAT表达,进而使Ach的合成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学习记忆 阿尔茨海默氏病 加减地黄饮子 乙酰胆碱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对PC12细胞中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耿玉涛 李佳鸣 +5 位作者 王刚 邹德佳 李成冲 李强 徐浩 牛英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对PC12细胞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30min后,加... 目的:研究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对PC12细胞细胞色素C(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30min后,加入250μmol/L MPP+共孵育24h。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C12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PC12细胞细胞浆中Cyt c浓度变化。结果:MPP+诱导24h,PC12细胞中caspase-3mRNA表达明显增多,细胞浆中Cyt c浓度也明显升高,而镇肝熄风汤载药脑脊液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PP+诱导的caspase-3mRNA表达增多和细胞浆中Cyt c浓度升高。结论:MPP+诱导PC12细胞caspase-3mRNA表达和Cyt c浓度的增加,镇肝熄风汤其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脑脊液药理学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损伤后大鼠SOD和MDA的变化及补肾活血化痰法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英才 董妙先 +3 位作者 兴桂华 周丽 王建明 谢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补肾活血化痰法(加减地黄饮子)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补肾活血化痰法(加减地黄饮子)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动物模型。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SOD和MDA的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而加减地黄饮子组脑组织SOD活力较模型组升高(P<0.05),MDA含量较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减地黄饮子能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自由基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病 补肾活血化痰法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晓明 张丽华 +3 位作者 綦艳秋 孙影 朱兰芹 董妙先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137-2142,共6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附子汤灌胃联合6-OHDA偏侧毁损制备PD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肝熄风汤灌胃给药28天。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附子汤灌胃联合6-OHDA偏侧毁损制备PD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肝熄风汤灌胃给药28天。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编码核因子E2相关因子2(Transcription Factor 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Nfe2l2和编码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基因Hmox-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ea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镇肝熄风汤显著减少了阿朴吗啡诱导的PD大鼠旋转行为,上调了模型大鼠中脑黑质Nfe2l2和Hmox-1 m RNA表达,抑制了Keap1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脑黑质Nfe2l2和Hmox-1 m RNA的代偿性增加也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但Keap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镇肝熄风汤可改善PD肝阳上亢证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增加中脑黑质Nfe2l2和Hmox-1 m RNA表达,抑制了Keap1蛋白表达,提示镇肝熄风汤抗PD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旋转行为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肝阳上亢证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联合异钩藤碱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明 荣华 +1 位作者 潘思文 董妙先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096-1101,共6页
探讨天麻素和异钩藤碱联合应用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7活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ELISA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含量、分... 探讨天麻素和异钩藤碱联合应用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7活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ELISA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和总NAD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Akt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天麻素联合异钩藤碱抑制了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降低了caspase-3/7活性,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减少了CytC释放,增加了细胞增殖活性和NAD+/NADH比值。而天麻素联合异钩藤碱的这些药理作用可被PD98059、LY294002或/和LiCl预处理逆转。异钩藤碱单独或联合天麻素均显著提高Akt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天麻素联合异钩藤碱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增加Akt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麻素 异钩藤碱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敲减FucT Ⅶ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HUVECs的粘附能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岳丽玲 樊丽 +1 位作者 牛英才 刘吉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cT Ⅶ)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构建3对针对FucT 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人结肠癌细胞HT-29,Western印迹检测FucT Ⅶ及其下游产物sLeX蛋白的变化;实时PCR检测FucT Ⅶ mRNA表达的变化;玫瑰红染色法检测RNAi对HT-29与HUVECs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对FucT Ⅶ siRNA表达载体均可有效抑制HT-29细胞FucT Ⅶ mRNA和蛋白表达,以pSilencer 2.0-FucT Ⅶ 2最为有效;与空白细胞组比较,转染pSilencer 2.0-FucT Ⅶ的HT-29细胞表面sLe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以pSilencer2.0-FucT Ⅶ 2最为显著;RNA干扰FucT Ⅶ表达后HT-29细胞和HUVEC之间的粘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研究表明,RNAi靶向沉默HT-29细胞中FucT Ⅶ基因表达可显著降低其下游产物sLeX的合成,进而抑制HT-29细胞与HUVECs的粘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岩藻糖基转移酶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抗原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学梅 徐天娇 董妙先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镇肝熄风汤低剂量(8 g·kg^(-1))、中剂量(16 g·kg^(-1))和高剂量组(32 g·kg^(-1))大鼠的含...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镇肝熄风汤低剂量(8 g·kg^(-1))、中剂量(16 g·kg^(-1))和高剂量组(32 g·kg^(-1))大鼠的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预处理PC12细胞1 h后,加100μM 6-OHDA共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法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fe2l2))基因Nfe2l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Ligase Catalyticsubunit,GCLc)和调节亚基(GCLm)mRNA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活性。结果: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抑制了6-OHDA诱导的氧化应激,上调了6-OHDA处理细胞中Nfe2l2、HO-1和GCLc mRNA表达,但是对GCLm mRNA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镇肝熄风汤含药血清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fe2l2 mRNA表达,使ARE激活进一步诱导其下游II相解毒酶基因和抗氧化酶基因HO-1和GCLc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6-羟基多巴胺 活性氧簇 Nfe2l2 抗氧化反应元件 含药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软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建华 尹继业 杨德柱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建立硝酸咪康唑软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0.5%醋酸铵溶液-乙腈和甲醇(1:1)混合液(200:9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线性关系A=0.439 0C+0.411 9,r=0.999 9,重复性实验RS... 目的建立硝酸咪康唑软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0.5%醋酸铵溶液-乙腈和甲醇(1:1)混合液(200:9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线性关系A=0.439 0C+0.411 9,r=0.999 9,重复性实验RSD=1.59%(n=5),检测限为0.33 n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软膏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软膏 有关物质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大鼠子代脑组织神经黏附分子和唾液酸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于春磊 唐宋琪 +2 位作者 李晓明 邹宇 牛英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比较莪术对血瘀证和正常孕大鼠子代海马和皮层神经黏附分子(NCAM)、唾液酸转移酶ST8Sia II、ST8Sia IV、p-Fyn、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复合方法制备大鼠血瘀证模型。大鼠... 目的:比较莪术对血瘀证和正常孕大鼠子代海马和皮层神经黏附分子(NCAM)、唾液酸转移酶ST8Sia II、ST8Sia IV、p-Fyn、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复合方法制备大鼠血瘀证模型。大鼠妊娠第6~19天按照1.4、2.8、5.6 g/kg剂量灌胃莪术水煎液。取仔鼠海马和皮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和皮质NCAM、ST8Sia II、ST8Sia IV、p-Fyn、p-FAK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和血瘀证大鼠莪术暴露后仔鼠海马和皮层NCAM、ST8Sia II、ST8Sia IV、p-Fyn、p-FAK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莪术正常组仔鼠海马ST8Sia II、皮层组织p-FAK和海马组织NCAM、海马组织p-Fy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莪术对正常大鼠脑组织ST8Sia II、FAK、NCAM、p-Fyn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神经发育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血瘀证 免疫组化 神经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救脑口服液对AD模型大鼠Bax和Bcl-2 mRNA的影响
17
作者 张晓杰 牛英才 +1 位作者 周丽 李澎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对Bax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其干预作用。方法:1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24、48mg.kg-1....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对Bax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其干预作用。方法:1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24、48mg.kg-1.d-1)共7组。采用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诱导Alzheimer's病动物模型后,药物干预4周,第5周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ax和Bcl-2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2-ΔΔCt明显升高,而Bcl-22-ΔΔC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组Bax mRNA表达上调,而Bcl-2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萘哌齐组、通络救脑口服液各剂量组Bax2-ΔΔCt显著降低,表明Bax mRNA表达下调;而盐酸多萘哌齐组、通络救脑口服液各剂量组Bcl-22-ΔΔCt显著升高,表明Bcl-2mRNA表达上调。结论: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大鼠海马组织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而通络救脑口服液可以抑制海马组织Bax mRNA的表达和促进Bcl-2mRNA表达,从而发挥其抗老年性痴呆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氏病 通络救脑口服液 实时荧光定量PCR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表型差异探讨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抗乳腺癌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立威 陈哲 +4 位作者 王文豹 张金玲 张洪涛 葛鹏玲 刘吉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73-2378,共6页
目的探讨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抗雌激素受体(ER)阴性(-)和ER阳性(+)乳腺癌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制备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乳腺癌(ER-)MDA-MB-453和(ER+)MCF-7细胞48 h。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抗雌激素受体(ER)阴性(-)和ER阳性(+)乳腺癌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制备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乳腺癌(ER-)MDA-MB-453和(ER+)MCF-7细胞48 h。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率变化,ELISA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RT-qPCR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Bax、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caspase-3、c-caspase-9、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均能使2种不同表型的乳腺癌细胞中LDH释放量增加(P<0.05,P<0.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0.01),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ax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ER-)MDA-MB-453细胞的作用效果优于乳腺癌(ER+)MCF-7细胞。结论大戟大枣汤含药血清体外有抗乳腺癌的作用,且作用效果因乳腺癌表型差异而不同,细胞内线粒体通路可能参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大枣汤 含药血清 (ER-)MDA-MB-453细胞 (ER+)MCF-7细胞 线粒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