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精准时空信息近场感知
1
作者 施坤涛 朱长明 +3 位作者 张新 杨帆 张琨 高宏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山岳型景区游客信息实时感知是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充分利用山岳型景区分布式摄像头近场感知网的优势,提出了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目标动态精准被动感知方法体系。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CBAM)和自适应空间特征融... 山岳型景区游客信息实时感知是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充分利用山岳型景区分布式摄像头近场感知网的优势,提出了联合分布式摄像头的山岳型景区游客目标动态精准被动感知方法体系。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CBAM)和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技术改进YOLOX网络,完成复杂场景视频流的游客目标初步识别;进而,引入目标动态跟踪算法改善山岳景区游客动态目标遮挡问题,进一步提升模型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目标的像素坐标空间到地理坐标空间的转化定位算法推导出游客的时间位置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协助完成山岳型景区复杂场景下游客的近场被动感知与空间定位,游客动态目标被动感知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空间定位误差RMSE小于1.1094,为山岳型景区无/弱卫星导航信号情况下区域游客目标的被动实时动态精准感知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案和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近场感知 时空分布 游客信息 山岳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包测量系统的SLAM方法及优化研究
2
作者 董晓晗 潘洁 +4 位作者 李奇 陈俊美 张亦卓 亓立壮 刘承浩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49,共7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作为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的关键技术,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但是传统的背包式激光雷达存在点云特征不完整和数据噪声大导致的点云分层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进行精确定...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作为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的关键技术,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但是传统的背包式激光雷达存在点云特征不完整和数据噪声大导致的点云分层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进行精确定位与建图。为了提升自主定位精度,本文采用机器人操作系统搭建自主定位框架,融合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等多传感器数据,采用基于图优化的SLAM算法实现环境地图构建与系统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LAM算法,改进后的SLAM算法在融合GNSS数据后在轨迹X轴误差上降低了39%,Y轴误差上降低了30%,在平面定位精度上误差降低了73%,同时,在高程定位精度上有63%的提升,在建图精度上有明显提高,为背包测量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测量系统 SLAM 优化 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S卫星源包数据拼接与排序策略研究
3
作者 裴欣 佟继周 +2 位作者 马福利 于勤思 杨广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源包数据排序是科学卫星地面段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排序方法将待排序的源包相关信息全部加载到内存,在处理大体量的下行数据时占用内存资源多、执行时间较长,在多次下行数据拼接时数据量会成倍数增长。此外,常用的排序方法对异... 源包数据排序是科学卫星地面段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排序方法将待排序的源包相关信息全部加载到内存,在处理大体量的下行数据时占用内存资源多、执行时间较长,在多次下行数据拼接时数据量会成倍数增长。此外,常用的排序方法对异常数据的处理不够全面,可能导致部分源包排序错误,进而影响后续的数据分析。针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提出了一种新的源包数据拼接与排序策略。该策略在单次下行数据的源包索引排序和多次下行数据的源包索引拼接与排序的处理过程中,对不同类型异常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并设计了索引信息片段切割再排序算法,减少多次下行数据拼接后源包重排序、去重计算的数据量。使用多组实验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了验证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对时间码跳变等异常数据的处理上源包排序准确率达到100%,在对多次下行数据拼接处理时减少了内存资源的占用率,缩短了执行时间,能够有效提升源包排序的准确率和数据处理效率,为ASO-S卫星产出高质量科学数据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数据预处理 多次下行数据拼接 源包排序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 单次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Sentinel-2和随机森林算法的黄河三角洲冬小麦精细化绘制与时空演化分析
4
作者 李静娴 刘建涛 +5 位作者 王志平 冯权泷 孟飞 王会蒙 张冬 彭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2-610,共9页
近年来气候变化、设施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了黄河三角洲东营市的冬小麦种植。准确、高效、精细地获取该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对于提升冬小麦管理的针对性和种植结构布局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近年来气候变化、设施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了黄河三角洲东营市的冬小麦种植。准确、高效、精细地获取该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趋势对于提升冬小麦管理的针对性和种植结构布局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作为数据源,基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面向对象等方法开展了2017、2019、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冬小麦种植区的绘制。通过对比发现,随机森林在东营市冬小麦种植区域绘制时展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三年冬小麦提取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92.24%、92.66%、89.25%,Kappa系数分别达到0.9114、0.9161、0.8980;通过进一步分析随机森林生成的时间序列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发现东营市各县区冬小麦种植面积总体增长,并呈现向东部和北部蔓延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改善该区域冬小麦管理效益以及种植结构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黄河三角洲 Sentinel-2 随机森林 动态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远轲 刘浦东 +3 位作者 刘建涛 张冬 王凌翔 黄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9-1190,共12页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监测黄河三角洲整体生态环境变化,为区域未来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选取5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基础上,用盐度指数(SI)代替干度指标,同时引入空...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监测黄河三角洲整体生态环境变化,为区域未来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选取5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基础上,用盐度指数(SI)代替干度指标,同时引入空气质量指标(DI)构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并结合景观指数,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通过地理探测器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定量评价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与RSEI相比,MRSEI更接近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评价结果与真实地表情况更为接近,更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2)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表现为略微变差,生态指数均值由0.53降到0.51。生态环境质量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滩涂附近,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分布在西南部与黄河沿岸地区,随着距海岸距离缩小生态环境质量逐渐降低。(3)不同等级的遥感生态指数斑块破碎度都不断上升,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4)各时期区域生态指数空间分布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与MRSEI分布变化趋于一致。(5)土地利用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因素,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 景观指数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热环境下高空气球升空热动力学特性
6
作者 程昊天 王梓皓 +2 位作者 张泰华 杜千仟 曹胜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80,共11页
结合现有高空气球升空过程研究基础,建立了高空气球热-动力学耦合模型,主要包括系统受力分析、动力学建模、搭建辐射换热以及对流换热模型,结合实际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的热力学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放日期、发放点纬度... 结合现有高空气球升空过程研究基础,建立了高空气球热-动力学耦合模型,主要包括系统受力分析、动力学建模、搭建辐射换热以及对流换热模型,结合实际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构建的热力学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放日期、发放点纬度以及初始氦气温度对高空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升速、系统净浮力以及球体内部氦气温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发放地点和日期能一定程度缓解升空过程超冷现象的影响,初始氦气温度主要对升空前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空气球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其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气球 升空过程 热动力学 复杂热环境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谱图像的融合去雾方法(特邀)
7
作者 张颖 王兴 +6 位作者 张思维 窦松然 刘鑫 金颂雨 李汝传 罗立一 徐希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7,共12页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的去雾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大气光偏振模型估算无穷远处的大气光光强值(A_(∞))和大气光的偏振度(p);然后,利用偏振去雾算法得到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其次,采用所提出的自适应检测和透射率图的融合方法,将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进行融合。最后得到细节丰富的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去雾图像的细节恢复效果。此外,基于信息熵(IE)、结构相似指数(SSIM)、对比度(IC)、峰值信噪比(PSNR)等图像评价指标对去雾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总体来说,文中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优异,信息熵针对原始图像提升了约3.6%,对比度提升了约3.26倍,相比其他方法显示了较高的图像信息保留效果,证明了其在图像去雾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偏振光谱检测 可见光-近红外联合成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GNSS卫星的星载GNSS-R台风位置反演
8
作者 管栋良 周磊 +3 位作者 王亮亮 孙海文 周志凌 夏逸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5-731,共7页
以台风Irma为例,利用CYGNSS卫星开展基于星载GNSS-R的台风位置反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YGNSS相关观测量能有效探测到台风事件的发生;利用CYGNSS观测量,基于DBSCAN聚类算法,可有效反演出台风中心位置,其最小偏差约为30 km,平均偏差约为4... 以台风Irma为例,利用CYGNSS卫星开展基于星载GNSS-R的台风位置反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YGNSS相关观测量能有效探测到台风事件的发生;利用CYGNSS观测量,基于DBSCAN聚类算法,可有效反演出台风中心位置,其最小偏差约为30 km,平均偏差约为45 km。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星载GNSS-R在台风监测方面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GNSS-R CYGNSS 台风位置 风速 DBSCAN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激光雷达点云的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几何校正
9
作者 亓立壮 潘洁 +4 位作者 李奇 张亦卓 陈俊美 董晓晗 刘承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053-7060,共8页
高光谱遥感广泛采用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受无人机性能以及环境天气的影响,采集过程中传感器难以保持固定的拍摄姿态,导致数据产生一定的错位扭曲和变形,虽然无人机载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装置为高光谱相... 高光谱遥感广泛采用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具有灵活高效的优点。受无人机性能以及环境天气的影响,采集过程中传感器难以保持固定的拍摄姿态,导致数据产生一定的错位扭曲和变形,虽然无人机载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装置为高光谱相机提供了实时位置和姿态,但受定位测姿精度的限制往往需要采集大量地面控制点进行辅助几何校正,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为了高效省时消除高光谱数据在采集过程中产生的畸变,基于共线方程原理,设计了一种无人机载推扫式高光谱相机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精度惯性测量系统,并同步采集测区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数据,利用激光点云中蕴含的高精度地形信息进行高光谱数据几何校正,并研究不同密度点云数据对于几何校正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使用LiDAR点云相对于使用平均高程几何校正结果精度提升了67%,利用激光雷达和高光谱相机同步采集对于提高高光谱数据精度有着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激光雷达 共线方程 几何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受拉的超压气球局部球形优化设计
10
作者 张泰华 骞航 张冬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针对临近空间串联气球系统中的超压气球处于特殊的边界和载荷条件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形”球形方程组,对双向受拉条件下的正球形超压气球的两极进行局部形状优化的方法。通过平滑拼接数值解母线段和圆弧母线段,得到了两极有... 针对临近空间串联气球系统中的超压气球处于特殊的边界和载荷条件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形”球形方程组,对双向受拉条件下的正球形超压气球的两极进行局部形状优化的方法。通过平滑拼接数值解母线段和圆弧母线段,得到了两极有一定夹角的上下对称的超压气球的完整母线。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局部球形优化前后超压气球的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该局部球形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局部球形优化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数值解母线段弧长、周向应力输入条件、局部球形、母线圆弧段的半径,为局部球形优化时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气球 双向受拉 局部球形优化 “自然形”球形方程组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下无人驾驶农机时间最优速度规划
11
作者 胡浩 刘振耀 +2 位作者 郭继冬 吴举名 李子申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针对无人驾驶农机速度规划中存在的效率低及动态避障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时间最优速度规划方法:考虑到农机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多机协作需求,引入加加速度(Jerk)和动态障碍物约束;然后,通过采用以加速度为阈值的速度滤波和2次线性规... 针对无人驾驶农机速度规划中存在的效率低及动态避障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时间最优速度规划方法:考虑到农机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多机协作需求,引入加加速度(Jerk)和动态障碍物约束;然后,通过采用以加速度为阈值的速度滤波和2次线性规划策略,有效解决Jerk约束的非凸、非线性问题;最后,引入动态约束框策略,充分利用农机的动态性能,解决速度规划器在复杂场景中求解失败的问题,提升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场景下,提出的方法可生成符合安全性和稳定性约束的速度曲线,展现其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速度规划 线性规划 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多任务分配问题建模与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超 周庆瑞 王辉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6,共8页
遥感卫星的多星多任务分配是一类组合优化问题,通常是将其建模为典型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目标是快速收敛至优化的可行解,但是每种算法都有其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多星多任务分配... 遥感卫星的多星多任务分配是一类组合优化问题,通常是将其建模为典型的优化问题,然后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目标是快速收敛至优化的可行解,但是每种算法都有其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多星多任务分配算法,建立具有一定通用性的优化问题模型,然后使用蚁群算法进行迭代获取多个局部最优解,最后把以上最优解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初始解,并进行再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具有搜索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克服了蚁群算法易陷入早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多星任务分配 优化建模 蚁群算法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表的时空融合方法研究
13
作者 陈泰儒 张丽丽 +2 位作者 余涛 姚东 董文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5年第4期88-100,共13页
时空融合技术通过输出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持续监测研究地球系统动态变化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尽管该技术已发展出STARFM、ESTARFM等多种时空融合方法,但对于复杂地表区域仍存在空间细节和纹理难以准确模拟和预测的问题。... 时空融合技术通过输出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持续监测研究地球系统动态变化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尽管该技术已发展出STARFM、ESTARFM等多种时空融合方法,但对于复杂地表区域仍存在空间细节和纹理难以准确模拟和预测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表的时空数据融合方法(Adapted Complex Land Spatiotemporal Data Fusion,ACLSDF),该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和引导滤波分别计算时间和空间变化量,再通过变化指数为发生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的像元赋予不同的时间空间权重,最后结合时间空间变化和变化指数计算最终预测值。为了评估ACLSDF方法在异质性区域的性能,文章进行了ACLSDF融合结果与地面实测光谱数据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ACLSDF方法在复杂地表区域融合结果相关系数高于0.93,均方根误差低于0.07,结构相似性均在0.98以上,与地面实测光谱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04,仅次于“高分一号”宽幅相机(GF-1 WFV)原始影像,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融合 引导滤波 线性回归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多普勒和机器学习的无人机目标分类识别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邴政 周良将 +1 位作者 董书航 温智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9-556,568,共9页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行业高速发展,空域的情况变得愈加复杂,消费级无人机的入侵事件日益增多,对无人机防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飞鸟和无人机都是典型的“低慢小”目标,二者的回波特征、运动模式都有极其相似之处,如何对二者...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行业高速发展,空域的情况变得愈加复杂,消费级无人机的入侵事件日益增多,对无人机防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飞鸟和无人机都是典型的“低慢小”目标,二者的回波特征、运动模式都有极其相似之处,如何对二者进行有效的观测、区分和追踪已成为保障空中航路安全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将二者区分的问题,首先利用仿真建立无人机和飞鸟的数学及物理模型,并对二者的微动特征进行提取,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集成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识别,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机器学习 目标识别 卷积网络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算法设计及系统应用
15
作者 陈旺 邵庆龙 +4 位作者 周晓 刘金普 兰友国 余伟 胡玉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由预处理、窗口约束处理和组合约束处理与优化组成的三阶段规划框架。设计了多约束任务规划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交叉、变异和种群选择等遗传机制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观测需求数据,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有效性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给出满足多类型约束的观测规划方案,并在观测时间、观测覆盖率等方面较其他策略有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遗传算法能够实现复杂约束条件的成像规划求解,算法框架可为与海洋卫星具有相似业务特点的对地观测规划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一号卫星 对地观测 多约束优化 成像任务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章级文本的事件图谱构建与事件抽取方法
16
作者 张源奔 赵一斐 +3 位作者 赵志浩 韩众和 张利利 谢辉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针对篇章级事件抽取任务主要存在的以下3个挑战:模型复杂、事件论元分散以及多事件抽取,提出一种基于异质交互图和有序树的篇章级事件抽取方法DTHIGN。支持以解耦实体抽取部分的方式精简模型的参数;构建面向触发词的篇章级异质交互图,... 针对篇章级事件抽取任务主要存在的以下3个挑战:模型复杂、事件论元分散以及多事件抽取,提出一种基于异质交互图和有序树的篇章级事件抽取方法DTHIGN。支持以解耦实体抽取部分的方式精简模型的参数;构建面向触发词的篇章级异质交互图,更全面地对语义进行建模;支持使用基于统一事件模板的树形事件论元抽取方式获得事件论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并显著降低模型的训练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事件图谱 事件抽取 事件论元抽取 异质图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匹配滤波的SAR通信一体化技术
17
作者 孙文 孙吉利 卢虹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一体化波形设计是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实现的关键,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更是被视为最具应用潜力的一体化波形信号。然而,OFDM一体化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匹配滤波框架下,OFDM一体化信号中包含的通信信号导致二维模糊函数出... 一体化波形设计是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实现的关键,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更是被视为最具应用潜力的一体化波形信号。然而,OFDM一体化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匹配滤波框架下,OFDM一体化信号中包含的通信信号导致二维模糊函数出现高旁瓣和伪峰,影响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性能;OFDM一体化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值,无法充分发挥功放的线性放大性能,进而影响探测距离和通信性能。针对上述问题,将基于循环前缀的非匹配滤波成像算法应用到一体化信号处理中,同时提出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的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消除通信信号对成像性能的影响,并将信号的PAPR值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实现了SAR成像和通信性能的良好兼容。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OFDM一体化信号 非匹配滤波的成像算法 距离旁瓣抑制 峰均功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18
作者 梁昊 林精敦 周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51-6557,共7页
为解决现有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瀑布式软件开发模型灵活性差,难以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等不足,通过利用敏捷开发模型的思路,设计了一种迭代式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方法,将用户纳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在各个研制阶段持续与... 为解决现有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瀑布式软件开发模型灵活性差,难以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等不足,通过利用敏捷开发模型的思路,设计了一种迭代式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方法,将用户纳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在各个研制阶段持续与用户进行需求迭代,完成业务软件的功能升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升业务软件功能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并为后续在轨服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卫星 地面应用系统 瀑布模型 敏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应力消减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玉坤 赵赏鑫 +4 位作者 韩天昊 常景龙 彭启凤 杨进川 韩志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176,共7页
焊接完成后环焊缝区域产生残余应力,导致管道有效承载能力和安全裕度降低,选择有效的应力消减措施和评价手段对确保焊接管段服役安全有重要工程价值。将超声冲击应力消减技术和矫顽力法应力评价技术在带有环焊缝的X80焊接管段进行应用,... 焊接完成后环焊缝区域产生残余应力,导致管道有效承载能力和安全裕度降低,选择有效的应力消减措施和评价手段对确保焊接管段服役安全有重要工程价值。将超声冲击应力消减技术和矫顽力法应力评价技术在带有环焊缝的X80焊接管段进行应用,对比焊缝区域消减前后显微组织、残余应力、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消减前焊趾熔合线处显微组织为层带状分布,消减后晶粒变小,转变为交织分布,晶粒分布更加均匀;焊缝中心矫顽力普遍减小,残余应力由拉应力消减后转变为压应力,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提高了13%~21%,拉伸力学性能变化较小;经过超声冲击的服役管道环焊缝处应力水平显著降低;超声冲击和矫顽力法是油气管道环焊缝焊后应力消减及评价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法 矫顽力法 残余应力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维度SAR误差分析与成像自配准处理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仇晓兰 程遥 +3 位作者 高铭 焦泽坤 周良将 丁赤飚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1-582,共12页
随着机载SAR技术发展,在同一架飞机上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波段的全极化SAR载荷,形成机载多维度SAR系统。中科院空天院牵头研制了一部机载多维度SAR系统,并采用统一的频率源作为基准,以保证不同波段SAR之间在时间、相位方面的一致性,开展了... 随着机载SAR技术发展,在同一架飞机上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波段的全极化SAR载荷,形成机载多维度SAR系统。中科院空天院牵头研制了一部机载多维度SAR系统,并采用统一的频率源作为基准,以保证不同波段SAR之间在时间、相位方面的一致性,开展了数据获取实验。本文分析了该机载多维度SAR在采样延迟、方位时间和运动补偿等方面的误差,并提出了一致性校正和成像处理的方法,实现了无需后续图像匹配的成像自配准。机载多维度SAR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多波段成像自配准精度达到1个像素以内,为后续多维度SAR数据联合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SAR 机载SAR SAR成像 多波段SAR 多极化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