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之母教研究——以安丘曹氏为中心的考察 |
赵红卫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2
|
城市更新视角下津浦铁路黄河铁路大桥及泺口站景观再生研究 |
姜波
刘李洁
徐敏慧
|
《园林》
|
2025 |
0 |
|
|
3
|
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历史地位的演变 |
王志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0
|
|
|
4
|
齐鲁文化与汉民族的形成 |
王钧林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5
|
《齐鲁文化通史》北京济南首发专家座谈会发言纪要 |
李梅训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6
|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 |
丁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
7
|
“中商文化”概念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 |
王震中
|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
8
|
岭南移民与汉文化的扩张——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综合考察 |
王子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移民与文化变迁 |
丁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0
|
汉人世侯与蒙元关系的演变——以世侯征伐镇戍为中心 |
赵文坦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1
|
海岱历史文化区与东夷族形成问题的考察 |
张富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12
|
《識簋》“司土(徒)”职掌研究 |
张磊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3
|
儒家文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变革 |
赵卫东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4
|
沂沭细石器文化内涵分析 |
张富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15
|
高密派诗人的文化品格 |
石玲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6
|
宋元时期山东区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
仝晰纲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7
|
汪德迈视野中的“新汉文化圈” |
梁宗华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8
|
秦国灭齐的文化思考 |
王志民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4 |
0 |
|
|
19
|
李白与齐文化 |
李楠
陈元锋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20
|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 |
窦蕾
李平
姜财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6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