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甲酸蒸煮纸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宏宇 倪书振 +3 位作者 张永超 陈晓倩 王兆江 秦梦华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本研究构建了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协同甲酸的蒸煮体系,在蒸煮过程中,利用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木质素碳正离子的亲核反应,抑制木质素分子间的缩合,从而提高木质素去除率,探究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纸浆白度和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研究构建了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协同甲酸的蒸煮体系,在蒸煮过程中,利用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木质素碳正离子的亲核反应,抑制木质素分子间的缩合,从而提高木质素去除率,探究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纸浆白度和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愈创木酚、紫丁香醇、水杨酸和苯甲醛组成蒸煮体系对杨木和松木进行组分分离,所得杨木浆白度(70.2%)高于松木浆(57.6%)。相比单一甲酸蒸煮体系,添加愈创木酚和紫丁香醇后获得的杨木浆白度由41.5%分别提升至70.2%和69.4%;同时,杨木浆中纤维素含量高于90%,木质素含量低于2%,制备纸张的撕裂、耐破和抗张指数显著提升,分别达3.16 mN·m^(2)/g、1.03 kPa·m^(2)/g和31.5 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木质素 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 纸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甲酸体系下纤维素酯化反应及纸浆可漂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宏宇 倪书振 +3 位作者 张永超 陈晓倩 王兆江 秦梦华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9,共9页
本研究采用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甲酸组成的蒸煮体系探究蒸煮反应对纤维素结构影响,同时采用微晶纤维素模拟微观实验,对蒸煮后纤维素结构进行表征,探究甲酸体系下纤维素酯键含量,推测酯化反应发生位置,构建纸浆白度与漂白体系pH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甲酸组成的蒸煮体系探究蒸煮反应对纤维素结构影响,同时采用微晶纤维素模拟微观实验,对蒸煮后纤维素结构进行表征,探究甲酸体系下纤维素酯键含量,推测酯化反应发生位置,构建纸浆白度与漂白体系pH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甲酸组成的蒸煮体系,在单一甲酸体系下,纤维素与甲酸酯化程度更高,纤维素上酯键含量为7.01%左右;根据核磁分析推测纤维素酯化发生在C2、C3和C6位。对蒸煮后的纸浆进行漂白发现,与未漂白纸浆相比,经6%NaOH和2%H_(2)O_(2)漂白后,纸浆白度由71.3%增加到81.4%,抗张指数由31.5 N·m/g降低到26.9 N·m/g。同时发现,添加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后蒸煮得到的纸浆与单一甲酸蒸煮得到的纸浆相比有相对较小的接触角,说明单一甲酸蒸煮会在纤维素表面生成更多的酯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 纤维素甲酸酯 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标法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毕英娜 刘定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光谱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化学指纹信息,而且具有灵敏度高、抗光漂白和光降解能力强等优点.然而,由于SERS增强基底的结构均一性差和化学分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光谱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化学指纹信息,而且具有灵敏度高、抗光漂白和光降解能力强等优点.然而,由于SERS增强基底的结构均一性差和化学分子吸附数量的不确定性,导致检测结果重现性差,其定量分析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引入内标信号可以消除或减少外部干扰因素,从而实现SERS的准确定量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内标法的机理,然后介绍了内标法的主要类型,接着举例说明了内标型SERS探针在环境分析、食品药品分析以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内标型SERS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定量分析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学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丹阳 亓英丽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1,共6页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在真实情境下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化学“金属材料”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金属材料”教学,在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置真实情境问题,让学生分别从化学家、技术人员、...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在真实情境下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化学“金属材料”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金属材料”教学,在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置真实情境问题,让学生分别从化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三个角度拆解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 金属材料 铝合金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正己烷中提取苯:混合萃取剂的筛选及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颜静 赵雨欣 +2 位作者 孙晓岩 项曙光 赵文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3,共9页
针对芳烃抽提过程中有机溶剂不能兼顾高溶解度和高选择性的壁垒,利用COSMO-RS模型对多种萃取剂进行筛选,并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苯+正己烷+混合萃取剂的液液平衡数据,发现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环丁砜(SUL)质量比为1:4是性能最优的萃取... 针对芳烃抽提过程中有机溶剂不能兼顾高溶解度和高选择性的壁垒,利用COSMO-RS模型对多种萃取剂进行筛选,并通过液液平衡实验测定苯+正己烷+混合萃取剂的液液平衡数据,发现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环丁砜(SUL)质量比为1:4是性能最优的萃取剂。利用Othmer-Tobias及Hand方程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同时通过NRTL及UNIQUAC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两模型均可用于芳烃抽提的计算,为工业上芳烃抽提模拟计算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液液萃取 混合萃取剂 COSMO-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型与PC-SAFT EoS对纯组分热力学性质预测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佳惠 王潇然 +2 位作者 赵文英 项曙光 金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6,共7页
采用18类382种物质的沸点下饱和蒸气压、液体体积、蒸发焓的实验值评价Redlich-Kwong(RK)、Soave-Redlich-Kwong(SRK)、Peng-Robinson(PR)、扰动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状态方程(PC-SAFT)状态方程(EoS)对热力学性质的预测能力,通过计算值和... 采用18类382种物质的沸点下饱和蒸气压、液体体积、蒸发焓的实验值评价Redlich-Kwong(RK)、Soave-Redlich-Kwong(SRK)、Peng-Robinson(PR)、扰动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状态方程(PC-SAFT)状态方程(EoS)对热力学性质的预测能力,通过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评价了4种状态方程对18类物质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沸点下蒸发焓、饱和蒸气压、液体体积预测结果最准确的是PC-SAFTEoS,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57%、1.20%、0.99%;PR、SRK EoS对蒸发焓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57%和2.68%,对饱和蒸气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47%和1.80%,且其对液体体积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也远大于PC-SAFT EoS;RK EoS对3种热力学性质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均超过18.00%。对有机物尤其是缔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的预测应该优先选择PC-SAFT状态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状态方程 热力学性质 评价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法煤气化反应器模型开发及应用
7
作者 赵梦磊 赵军 +3 位作者 鲁鸿滨 陶少辉 赵文英 项曙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93-4799,共7页
本研究开发的煤气化专有模块集成了煤气化的热解过程与气化过程模型。根据热解模型计算得到煤热解后的组成,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的原理构建平衡模型,采用Rand法将有平衡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最优化问题,简化煤气化过程模... 本研究开发的煤气化专有模块集成了煤气化的热解过程与气化过程模型。根据热解模型计算得到煤热解后的组成,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的原理构建平衡模型,采用Rand法将有平衡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最优化问题,简化煤气化过程模型的求解方法,得到煤气化反应产物的组成,并以煤气化工业数据为例,检验开发的煤气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开发的煤气化反应器模型,考察了煤浆浓度和氧煤比对气化产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浆体积分数为52.5%~65.5%时,有效气体体积分数由71.6%增加至81.2%;当氧煤比由491增大到560时,有效气体体积分数增大至最大值77.75%后又逐渐减小。有效气体体积分数随着煤浆浓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氧煤比浓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开发的煤气化专有模块对煤气化过程的模拟结果准确可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Rand法 吉布斯自由能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O/W乳状液破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沙沙 张恒 +1 位作者 苑世领 刘成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70-2177,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包油(O/W)型乳状液体系中重油油滴在脉冲电场中的聚集行为.通过改变电场占空比的模拟参数,探讨了一定电场强度下的油滴聚集行为,以及电场破乳时电场强度参数与占空比参数之间的联系.同时利用静电势分布、相...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包油(O/W)型乳状液体系中重油油滴在脉冲电场中的聚集行为.通过改变电场占空比的模拟参数,探讨了一定电场强度下的油滴聚集行为,以及电场破乳时电场强度参数与占空比参数之间的联系.同时利用静电势分布、相互作用势能以及结合构象统计等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说明在电场作用下油滴的电荷分布与聚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在近0.40~0.75 V/nm范围内电场强度下,距离一定的重油滴聚集,低电场强度可通过增加占空比促使油滴聚集,且占空比随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油滴在电场中发生形变,油滴电荷出现两极化分布,带负电沥青质分子引导油滴朝电场反方向移动;无电场下聚集过程中沥青质处于两油滴界面,范德华作用力为油滴聚集的主要作用力,同时油滴界面沥青质分子与周围分子形成π-π结合构象,增强了油滴间的相互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电场 重油油滴 电场强度 占空比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和P-UNIQUAC两类非电解质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评价及改进
9
作者 王建平 赵芳磊 +3 位作者 陈玉石 赵文英 孙晓岩 项曙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9-698,共10页
非电解质固液平衡模型对石油化工流程模拟的结晶过程计算具有重要作用。采用2种不同体系的实验数据,从基于正规溶液理论和局部组成理论的6种非电解质固液相平衡模型出发,依次评价了它们对固相分率和固相组成的计算精度,并对相平衡计算... 非电解质固液平衡模型对石油化工流程模拟的结晶过程计算具有重要作用。采用2种不同体系的实验数据,从基于正规溶液理论和局部组成理论的6种非电解质固液相平衡模型出发,依次评价了它们对固相分率和固相组成的计算精度,并对相平衡计算模型进行改进。6种相平衡模型对固相分率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偏差(AAD)介于2.58%~9.14%。研究发现,预测模型中的固液相焓差修正项影响固液相平衡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Won、P-UNIQUAC和P-UNIQUAC(Ghanaei)相平衡模型中分别增加Pedersen、Ghanaei和DIPPR固液相焓差修正项改进模型并用实验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种改进的相平衡模型对固相分率的计算结果优于原始模型,对固相分率计算结果的AAD介于3.36%~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解质 固液相平衡 K值关联式 焓差修正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立方型状态方程普遍化温度函数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文英 李文文 +2 位作者 孙晓岩 曹晓荣 项曙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4-1245,共12页
用11类70种非极性、弱极性和极性物质的实验蒸汽压数据对适用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 EoS)的17种普遍化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各类物质蒸汽压预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评价普遍化温度函数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Rob... 用11类70种非极性、弱极性和极性物质的实验蒸汽压数据对适用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 EoS)的17种普遍化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各类物质蒸汽压预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评价普遍化温度函数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Robinson-Peng (1978)、汪萍(2004)和Li-Yang (2011)温度函数能够准确预测烷烃、芳烃、气体和卤代烃类物质的蒸汽压,但对弱极性和极性的醇、醚、酯、酸、水等物质的预测结果不如Forero (2016)温度函数准确。以偏心因子和极性因子普遍化的温度函数对醇、酸、水等极性物质蒸汽压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仅以偏心因子普遍化的温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性质 状态方程 Peng-Robinson 普遍化温度函数 预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分散染料生产废水的效率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志强 袁东 +4 位作者 韩广业 荆明阳 高灿柱 刘汝涛 牛启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111,共5页
采用臭氧氧化处理分散染料实际生产废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碱性条件下芳香族有机物去除率约为酸性条件下的1.23倍,弱酸性条件下苯并异噻唑类有机物去除率为酸性条件下的1.05倍。碱性条件下废水的臭氧氧化以HO·氧化为主,... 采用臭氧氧化处理分散染料实际生产废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碱性条件下芳香族有机物去除率约为酸性条件下的1.23倍,弱酸性条件下苯并异噻唑类有机物去除率为酸性条件下的1.05倍。碱性条件下废水的臭氧氧化以HO·氧化为主,其对特征指标UV254、UV350、UV435的去除速率分别为臭氧的22、7.5、180倍,同时实现有机物结构破坏和矿化。废水中的主要有机物为苯胺类和苯并异噻唑类,其助色基和生色基被氧化脱落,生成硝基苯、苯酚及有机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染料废水 降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型聚α-烯烃分子润滑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沙沙 王琳 +1 位作者 苑世领 曹晓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2-1479,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构型的直链和支链化润滑油聚α-烯烃(PAO)在剪切铁板间的黏度、摩擦性以及油膜内PAO分子的聚集行为,从微观角度解释了PAO分子结构与润滑油膜稳定性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直链PAO,支链化PAO润滑油剪切黏...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构型的直链和支链化润滑油聚α-烯烃(PAO)在剪切铁板间的黏度、摩擦性以及油膜内PAO分子的聚集行为,从微观角度解释了PAO分子结构与润滑油膜稳定性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直链PAO,支链化PAO润滑油剪切黏度受剪切速率影响较小;支链化PAO剪切摩擦系数小于直链PAO润滑油;对比直链PAO分子,支链化PAO分子由于侧链的存在,可在润滑体系内多层吸附层间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降低PAO分子在剪切力作用下的移动.这种网状结构有利于润滑油膜的稳定,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分子结构 摩擦系数 润滑油膜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型及CPA状态方程对极性缔合物质预测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玉祥 孙晓岩 +2 位作者 张旭雪 赵文英 项曙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0-676,共7页
采用22种极性缔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评价CPA、SRK、PR和PR-Sun状态方程的预测能力,比较仅采用蒸气压、同时采用蒸气压和液体体积两种方法回归CPA状态方程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CPA-1和CPA-2状态方程对蒸气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ARD... 采用22种极性缔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评价CPA、SRK、PR和PR-Sun状态方程的预测能力,比较仅采用蒸气压、同时采用蒸气压和液体体积两种方法回归CPA状态方程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CPA-1和CPA-2状态方程对蒸气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ARD)均小于0.50%,对蒸发焓预测结果的ARD分别为8.30%和8.24%,CPA-2状态方程对液体体积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CPA-1状态方程,其ARD为1.90%。CPA-1和CPA-2状态方程对缔合物质热力学性质的预测结果优于立方型状态方程,且以蒸气压和液体密度同时回归的CPA模型参数优于仅以蒸气压回归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 CPA 参数回归 热力学性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正常沸点估算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超 赵文英 +2 位作者 陈超 陈玉石 项曙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了更准确地估算有机物正常沸点,采用10类(7229种)有机物正常沸点的实验数据对Lydersen-Forman-Thodos、Joback、Joback修正、Constantinou-Gani(C-G)及元素和化学键11种正常沸点估算方法进行评价。通过与实验值比较得到的平均相对误... 为了更准确地估算有机物正常沸点,采用10类(7229种)有机物正常沸点的实验数据对Lydersen-Forman-Thodos、Joback、Joback修正、Constantinou-Gani(C-G)及元素和化学键11种正常沸点估算方法进行评价。通过与实验值比较得到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布,评价11种估算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总体上C-G法最准确,平均相对误差为3.74%;元素和化学键1法次之,平均相对误差为3.86%。C-G法适用于估算醇、醛、酸、醚、含硫和含氮类有机物,元素和化学键4、2、7方法分别对酯类、烃类、酮类、卤素类有机物的估算结果最准确。由于基团拆分原则的限制,C-G法适用范围小于元素和化学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沸点 估算方法 有机物 评价 基团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唑生产工艺中反应液中咪唑及2种杂质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冰玉 赵文英 +1 位作者 曹晓荣 项曙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2-69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定量分析咪唑生产工艺中反应液中咪唑及杂质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含量的方法。在色谱分析中,选用Supersil-ODS-B色谱柱为固定相;选用体积比为40∶60的乙腈-离子对试剂(溶液pH为3.5,内含16 mmol·L^-...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定量分析咪唑生产工艺中反应液中咪唑及杂质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含量的方法。在色谱分析中,选用Supersil-ODS-B色谱柱为固定相;选用体积比为40∶60的乙腈-离子对试剂(溶液pH为3.5,内含16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7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显示:咪唑、2-甲基咪唑及4-甲基咪唑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0mg·L^-1,检出限(3S/N)分别为0.02,0.02,0.03mg·L^-1。咪唑在20mg·L^-1和100mg·L^-1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99.2%,相对标准偏差(n=8)为0.27%。用本方法对同一批反应液不同反应阶段的9个样品中咪唑进行了测定,测定值为10.11%~10.71%;杂质2-甲基咪唑有检出,但低于测定下限;杂质4-甲基咪唑未检出。与气相色谱法进行了比对,两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准确测定咪唑生产工艺中反应液中咪唑、2-甲基咪唑及4-甲基咪唑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咪唑 2-甲基咪唑 4-甲基咪唑 咪唑生产工艺中反应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杜淼 张光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5,共4页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原子晶体结构以及众多优异性能,如高机械强度、高载流子迁移率、高光学透明性等,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特性使得石墨烯成为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机械剥...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原子晶体结构以及众多优异性能,如高机械强度、高载流子迁移率、高光学透明性等,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特性使得石墨烯成为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机械剥离法、化学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3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石墨烯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制备 化学气相沉积法 应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品物性的石油馏分苯胺点关联式估算方法评价
17
作者 夏力 刘晶晶 +2 位作者 王恺悦 赵文英 项曙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88,共6页
苯胺点是表征石油馏分烃类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物性。采用127个石油馏分的苯胺点实验数据,评价7种基于油品物性的苯胺点关联式估算能力。结果表明以中平均沸点(中沸点)和相对密度(d_(15.6)^(15.6))为间接变量的Walsh-Mortimer法和Albahri... 苯胺点是表征石油馏分烃类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物性。采用127个石油馏分的苯胺点实验数据,评价7种基于油品物性的苯胺点关联式估算能力。结果表明以中平均沸点(中沸点)和相对密度(d_(15.6)^(15.6))为间接变量的Walsh-Mortimer法和Albahri法关联式对苯胺点估算结果的偏差最大,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5.10%、7.89%。Winn列线图法对苯胺点估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27%,但该方法难以拟合为关联式,不适于计算机计算;Linden法、API法、陈雄华法和寿德清-向正为法关联式对苯胺点估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73%、1.45%、0.98%和0.96%。陈雄华法和寿德清-向正为法关联式对苯胺点估算结果平均相对偏差小于3%,石油馏分数目分别为92.9%和98.4%;石油馏分苯胺点的估算首选寿德清-向正为法和陈雄华法关联式,其次为API法和Linden法关联式;通过对7种苯胺点估算方法的评价,为估算方法的选择和改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馏分 苯胺点 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纳米片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淼 张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0,共4页
二硫化钼纳米片具有吸附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能带结构特殊、摩擦性能优异等特点。介绍了二硫化钼纳米片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综述了机械剥离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剥离法等制备方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二硫化... 二硫化钼纳米片具有吸附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能带结构特殊、摩擦性能优异等特点。介绍了二硫化钼纳米片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综述了机械剥离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剥离法等制备方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二硫化钼纳米片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纳米材料 制备 水热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淼 张馨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原油泄漏事故的频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给全球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材料的出现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技术提供了新思路。近些年,以石墨烯、氮化硼... 随着工业的发展,原油泄漏事故的频发和工业污水的排放给全球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材料的出现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技术提供了新思路。近些年,以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片以及二硫化钼纳米片为代表的二维纳米材料先后被科学家制备出来。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有很强吸附性,也迅速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片以及二硫化钼纳米片3个典型二维纳米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它们各自作为水处理材料的特点。最后,展望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维纳米材料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淼 李阳 张光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0,34,共4页
近些年,氮化硼纳米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石墨烯相比,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耐高温、宽带隙以及更好的抗氧化性等优异的性能。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质使氮化硼纳米片在某些领域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近几年国内外... 近些年,氮化硼纳米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石墨烯相比,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耐高温、宽带隙以及更好的抗氧化性等优异的性能。这些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质使氮化硼纳米片在某些领域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插层剥离法等3种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氮化硼纳米片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纳米片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