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防晒剂4-甲基苄亚甲基樟脑(4-MBC)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纪春梅 王晨 王西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
本文对使用紫外线防晒剂4-甲基苄亚甲基樟脑(4-MBC)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包括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环境浓度、毒理效应以及降解现状。为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有机紫外防晒剂4-MBC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晒剂 4-甲基苄亚甲基樟脑 环境浓度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及化工园区大气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1 位作者 韩伟 王琛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以化工园区化工厂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为例,分析了应急监测过程中与监测结果有直接关系的布点、采样、监测项目筛选、监测频次确定等关键步骤,并给出准确的监测结果。同时,依据监测结果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紧急处理措施,迅速... 以化工园区化工厂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为例,分析了应急监测过程中与监测结果有直接关系的布点、采样、监测项目筛选、监测频次确定等关键步骤,并给出准确的监测结果。同时,依据监测结果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紧急处理措施,迅速控制环境污染蔓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案。具体包括:开展园区污染源现状调查、应急监测预警方式、监测预警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确定、监测时间及频次选取、监测方法筛选、仪器配备、平台建设、质量控制、企业自测申报制度完善,形成了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指南,对于建立化工园区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环境污染 应急监测 案例分析 监测预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王琛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本文针对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结合日常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实际,提出了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为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从应急监测日常质量保证、现场监测质量保证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 本文针对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结合日常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实际,提出了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为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从应急监测日常质量保证、现场监测质量保证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及质量保证体系,并以某化工厂试生产过程中分离器发生燃爆事件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质量保证体系能迅速、有序的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行动,并能顺利完成应急监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监测 现场监测 质量保证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丽辉 肖洋 +1 位作者 王新娟 王琛 《新型工业化》 2020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本文构建了地表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研究了应急监测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应急监测工作原则建议,以高效应对地表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组织机构并充实人员及监测设备、生态环境部门与上下级行政部门... 本文构建了地表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研究了应急监测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应急监测工作原则建议,以高效应对地表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急监测组织机构并充实人员及监测设备、生态环境部门与上下级行政部门和应急部门联防联控、组建全员环保的工作机制。细化了地表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工作程序,从应急启动、环境监测方案制定与实施、现场监测点位布设现场快速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监测报告报送、应急监测终止、应急处置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程序内容。提出了准备充分、反应迅速、规范监测、高效应对、防护到位、保障有力的应急监测工作原则建议。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对于高效应对地表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环境污染 应急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夏江华 付龙云 +3 位作者 杨光 姚利 王振 王艳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秸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秸秆因其特殊的结构很难被消化。近年来,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本文综述了秸秆预处理技术、秸秆厌氧干发酵技术、秸秆混合物料厌氧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 秸秆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秸秆因其特殊的结构很难被消化。近年来,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本文综述了秸秆预处理技术、秸秆厌氧干发酵技术、秸秆混合物料厌氧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发展趋势,以期对今后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预处理 干发酵 混合发酵 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垄沟播种植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宁 郭洪海 +2 位作者 王梅 王学君 王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62-65,共4页
土壤微生物区系是研究土壤的重要生物指标。针对起垄、堆肥、绿肥对滨海盐碱地微生物的影响,采用平作、起垄、起垄+堆肥、起垄+绿肥、起垄+堆肥+绿肥5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其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细菌、真菌、放线菌... 土壤微生物区系是研究土壤的重要生物指标。针对起垄、堆肥、绿肥对滨海盐碱地微生物的影响,采用平作、起垄、起垄+堆肥、起垄+绿肥、起垄+堆肥+绿肥5个处理展开试验,研究其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影响效果基本相似,均表现为:起垄+堆肥+绿肥>起垄+堆肥>起垄+绿肥>起垄>平作,且5种处理中细菌的增幅最大,其次是放线菌,真菌的增幅相对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总菌数与土壤盐分含量呈负相关,与有机质、水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p H值无显著正关系。本研究为今后滨海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起垄沟播 堆肥 绿肥 改良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热法-碱法联合提取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长水 王振 刘玉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手段,研究了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热法和碱法联合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70℃、保温时间30 min、固液比1∶15,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2.21%;碱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浓度10%、温度75℃、...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手段,研究了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热法和碱法联合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70℃、保温时间30 min、固液比1∶15,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2.21%;碱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浓度10%、温度75℃、固液比1∶20,提取率为40.18%。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后,获到半纤维素的总提取率为6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 水热法 碱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纸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固着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满孝兵 张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催化纸由于其独特的多孔三维网状结构,将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按催化材料的不同,催化纸分为TiO_2基催化纸、ZnO基催化纸、贵金属基催化纸三大类,综述了这三类催化材料的修饰改性及其固着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获得高... 催化纸由于其独特的多孔三维网状结构,将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按催化材料的不同,催化纸分为TiO_2基催化纸、ZnO基催化纸、贵金属基催化纸三大类,综述了这三类催化材料的修饰改性及其固着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获得高催化性能和高强度催化纸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纸 催化材料 固着方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负载铜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及脱硫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宇曦 臧立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
合成了有机胺型铜基离子液体Et_3NHCl·CuCl_2,并通过浸渍法分别将其负载到硅胶表面,得到负载型离子液体脱硫剂,记为Et_3NHCl·CuCl_2-SiO_2。采用FI-IR、BET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得到Et_3NHCl·CuCl_2成功负载硅... 合成了有机胺型铜基离子液体Et_3NHCl·CuCl_2,并通过浸渍法分别将其负载到硅胶表面,得到负载型离子液体脱硫剂,记为Et_3NHCl·CuCl_2-SiO_2。采用FI-IR、BET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得到Et_3NHCl·CuCl_2成功负载硅胶表面,通过固定床脱硫系统对Et_3NHCl·CuCl_2-SiO_2吸附性能进行了吸附温度及气体质量流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最优脱硫剂进行了脱硫机理以及再生性能的探讨。结果表明,最佳脱硫温度为100℃,H_2S气体质量流量为100 mL/min,脱硫效率保持100%的时间高达100 min。XPS的测试表明H_2S与脱硫剂反应生成稳定产物CuS,脱硫剂可以在氧气中再生,由于再生过程会生成中间产物SO_2,因此采用较低流量的氧气使SO_2能够被硅胶短暂吸附或者全部转化成硫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功能化离子液体 硅胶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陶粒混凝土的制备及在轻质自保温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军 高桂波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2期154-157,168,共5页
以造纸污泥为原料制备出级配良好的陶粒细集料(0~5 mm)和陶粒粗集料(5~20 mm),确定适宜的造纸污泥轻质陶粒混凝土制备工艺并用于制备新型绿色自保温墙体材料。优化的造纸污泥陶粒混凝土配比及工艺为:水泥264 kg/m^(3),粉煤灰66 kg/m^(3)... 以造纸污泥为原料制备出级配良好的陶粒细集料(0~5 mm)和陶粒粗集料(5~20 mm),确定适宜的造纸污泥轻质陶粒混凝土制备工艺并用于制备新型绿色自保温墙体材料。优化的造纸污泥陶粒混凝土配比及工艺为:水泥264 kg/m^(3),粉煤灰66 kg/m^(3),陶粒细集料493 kg/m^(3),陶粒粗集料431 kg/m^(3),预湿水107 kg/m^(3),拌合水103 kg/m^(3),减水剂8.25 kg/m^(3),造纸污泥陶粒预湿24 h饱水后再与胶凝材料拌和。以造纸污泥陶粒混凝土制备轻质自保温墙体砌块,抗压强度能够达到MU5.0级的要求,传热系数为0.39 W/(m^(2)·K),符合JGJ 26—201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陶粒混凝土 配合比 预湿 自保温墙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工异味应急监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1 位作者 韩伟 王琛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4期99-104,共6页
结合淄博工业园区应急监测实践,分析了有机化工异味应急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人能闻到异味但仪器却测不出主要与人体嗅阈值低,仪器制造原理、硬件配置,以及仪器分析测试条件相关。单一恶臭物质可以用嗅阈值判定空气质... 结合淄博工业园区应急监测实践,分析了有机化工异味应急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人能闻到异味但仪器却测不出主要与人体嗅阈值低,仪器制造原理、硬件配置,以及仪器分析测试条件相关。单一恶臭物质可以用嗅阈值判定空气质量是否超标。多种恶臭混杂,利用现场应急监测与采样快速回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办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厂界臭气浓度值,根据测定结果和厂界臭气浓度限值,并对照企业污染物名录,进行追溯。建立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在线飞行时间质谱等设备进行工业园区在线监测。建立臭气浓度值、TVOC 等地方排放标准,建设园区企业特征污染物数据库,作为应急监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异味 有机物 应急监测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的对甲苯磺纤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金金 王振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纤维素NaOH/urea水溶液体系中,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对甲苯磺酰氯为共反应剂进行反应,获得了溶解性良好的对甲苯磺酰基纤维素。优化了反应条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分析、元素分析。研究了对甲苯磺酰氯(Ts... 在纤维素NaOH/urea水溶液体系中,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对甲苯磺酰氯为共反应剂进行反应,获得了溶解性良好的对甲苯磺酰基纤维素。优化了反应条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分析、元素分析。研究了对甲苯磺酰氯(TsCl)与微晶纤维素葡萄糖单元(AGU)的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对甲苯磺酰氯 取代度 共反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测定大气中12种挥发性含氧有机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2 位作者 崔静 王琛 韩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挥发性含氧有机物(OVOCs)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醛、酮、酸、酯、醇类化合物。OVOCs反应活性高[1],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2-3]。多数OVOCs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4],会严重危害... 挥发性含氧有机物(OVOCs)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醛、酮、酸、酯、醇类化合物。OVOCs反应活性高[1],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2-3]。多数OVOCs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4],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大气中OVOCs含量的测定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由于OVOCs的反应活性较高,应防止OVOCs在采样与测定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法 醇类化合物 含氧有机物 二次有机气溶胶 致畸作用 人体健康 质子转移反应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管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9种卤乙酸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1 位作者 韩伟 王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0-754,共5页
采用硅胶填料吸附管吸收采集空气或废气中9种卤乙酸,经解吸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含量。在吸附管的前段和末段分别填入硅胶200,100mg,将吸附管与大气采样器连接,在采气流量为0.5L·min^-1的条件下,采集样品40min。将吸附管两... 采用硅胶填料吸附管吸收采集空气或废气中9种卤乙酸,经解吸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含量。在吸附管的前段和末段分别填入硅胶200,100mg,将吸附管与大气采样器连接,在采气流量为0.5L·min^-1的条件下,采集样品40min。将吸附管两端的硅胶分别移入具塞试管中,分别先后两次用水超声解吸,每次用水5mL,解吸5min。将解吸液移入于已盛有水3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硫酸2mL使溶液的酸度小于pH0.5,确保卤乙酸均以分子形式存在,随即加入NaCl8g并使其迅速溶解。加入4.00mg·L^-1的1,2,3-三氯丙烷内标物溶液4mL,萃取3min。分层后取上层醚液3mL,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新配制的硫酸-甲醇(2+8)溶液3mL,密封,于50℃磁力搅拌条件下酯化2h,冷却,先后用250g·L^-1NaCl溶液7mL和饱和NaHCO3溶液1mL各洗涤1次。分层后取上层醚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种卤乙酸(包括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一溴一氯乙酸、一溴二氯乙酸和一氯二溴乙酸)的质量浓度在0.001~2.0mg·m^-3内与相应卤代酸甲酯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值呈线性关系。在方法的测定条件下测得9种卤乙酸的检出限(3S/N)在0.20~1.0μg·m^-3之间。分别进行精密度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1.6%~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3%~7.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管 气相色谱法 卤乙酸 空气 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及其生物炭吸附废水中Cr(Ⅵ)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中华 范传芳 +1 位作者 张记市 赵宗伟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采用啤酒糟为原料,在磷酸浸泡后于150℃下部分炭化制备生物炭。分析了某些关键因素如初始废水Cr(Ⅵ)浓度、pH值和生物炭使用量对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糟和生物炭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它们含有羟基、... 采用啤酒糟为原料,在磷酸浸泡后于150℃下部分炭化制备生物炭。分析了某些关键因素如初始废水Cr(Ⅵ)浓度、pH值和生物炭使用量对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糟和生物炭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它们含有羟基、羧基、氨基和溶解性有机炭可以通过络合、氧化还原反应除去废水中的Cr(Ⅵ)。啤酒糟和生物炭在初始pH为2~3时对废水中的Cr(Ⅵ)的去除效率最好(都达到85%以上)。当Cr(Ⅵ)初始浓度为400 mg/L、吸附剂用量为6 g/L、pH为2.0时,啤酒糟和生物炭对废水Cr(Ⅵ)的吸附能力分别为51.19 mg/g和56.94 mg/g。Dubinin-Raduskevich和Elorich模型拟合结果说明,啤酒糟和生物炭对溶液Cr(Ⅵ)除去的主要机理表现为物理吸附协同还原反应,而且它们对Cr(Ⅵ)除去能力与其表面特性和含Cr(Ⅵ)的废水微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生物炭 六价铬 吸附 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皮渣制备生物炭吸附含Cr(Ⅵ)废水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黛灵 张记市 +1 位作者 刘文静 管凯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采用玉米皮渣为原料,在300、400、500和600℃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炭。考察温度对生物炭特性影响,研究了溶液p H、初始Cr(Ⅵ)浓度和生物炭使用量对Cr(Ⅵ)除去率影响。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生物炭收率降低。生物炭红外光谱显示,生物炭富含羧... 采用玉米皮渣为原料,在300、400、500和600℃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炭。考察温度对生物炭特性影响,研究了溶液p H、初始Cr(Ⅵ)浓度和生物炭使用量对Cr(Ⅵ)除去率影响。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生物炭收率降低。生物炭红外光谱显示,生物炭富含羧基、酚羟基等表面含氧官能团,低温生物炭还含有饱和的烃基和长链烃基。随温度升高,生物炭中脂肪性烷基链消失,而芳香性逐渐增加。玉米皮渣及其生物炭在Cr(Ⅵ)溶液p H为1~2时对Cr(Ⅵ)除去效果最好,这说明p H会影响Cr(Ⅵ)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形态,并对吸附剂的稳定性与化学官能团活性产生影响。Cr(Ⅵ)初始浓度为50~500 mg/L时,玉米皮渣和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能力范围为8.2~86.5mg/g。与生物炭相比,玉米皮渣富含还原性基团如SO_3^(2-),对Cr(Ⅵ)去除率达到96%。Freundlich、Langmuir和Dubinin-Raduskevich模型拟合结果说明,玉米皮渣和生物炭对Cr(Ⅵ)除去能力还与吸附剂特性相关,且去除机理以物理吸附与还原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渣 生物炭 六价铬 还原反应 物理吸附
全文增补中
山东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繁莉 张丽娜 +1 位作者 赵文谦 张记市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4-29,共6页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危险废物的来源和主要特征,评价了山东省危险废物分类管理现状、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以及现有处理处置规模,剖析了山东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利用处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结果显示,迫切需要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和污染...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危险废物的来源和主要特征,评价了山东省危险废物分类管理现状、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以及现有处理处置规模,剖析了山东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利用处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结果显示,迫切需要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技术相关法规,建立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工作以及经营单位退出机制,提高危险废物源头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处理处置 技术规范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功能化接枝微晶纤维素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去除中的应用
18
作者 路金金 王振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新的螯合材料分两步合成:首先,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的存在下,在环保溶剂NaOH-urea中制备对甲苯磺酰纤维素,得到易溶的对甲苯磺酸纤维素酯(甲苯磺酰纤维素)。并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摩尔比对取代度(DS)的影响。然后,... 新的螯合材料分两步合成:首先,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的存在下,在环保溶剂NaOH-urea中制备对甲苯磺酰纤维素,得到易溶的对甲苯磺酸纤维素酯(甲苯磺酰纤维素)。并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摩尔比对取代度(DS)的影响。然后,甲苯磺酰纤维素与三乙烯四胺反应,得到最终产物(三乙烯四胺功能化纤维素,TC)。用得率、胺基浓度、FTIR和元素分析来表征新获得的材料。研究了TC对水溶液中Cu^(2+)和Pb^(2+)的吸附能力。TC对Cu^(2+)和Pb^(2+)的吸附能力分别为104.6、227.3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硅胶负载铜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脱硫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宇曦 马云倩 臧立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合成了咪唑型和有机胺型铜基离子液体[Bmim]Cl·CuCl_2和Et3NHCl·CuCl_2,并通过等摩尔浸渍法分别将其负载到硅胶表面,得到两种负载型离子液体脱硫剂,分别记为[Bmim]Cl·CuCl_2-SiO_2和Et3NHCl·CuCl_2-SiO_2。采用FI-I... 合成了咪唑型和有机胺型铜基离子液体[Bmim]Cl·CuCl_2和Et3NHCl·CuCl_2,并通过等摩尔浸渍法分别将其负载到硅胶表面,得到两种负载型离子液体脱硫剂,分别记为[Bmim]Cl·CuCl_2-SiO_2和Et3NHCl·CuCl_2-SiO_2。采用FI-IR、SEM、BET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得到Et3NHCl·CuCl_2在硅胶表面的分散度略优于[Bmim]Cl·CuCl_2,并且Et3NHCl·CuCl_2-SiO_2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略大于[Bmim]Cl·CuCl_2-SiO_2,更有利于对H2S的吸附。通过固定床脱硫系统比较了两种负载型离子液体脱硫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铜基离子液体 浸渍法 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液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9种卤乙酸
20
作者 王新娟 肖洋 +1 位作者 韩伟 王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2-886,共5页
以40mL的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吸收采集空气或废气中9种卤乙酸,采气流量为0.5L·min^-1,采集时间为40min,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9种卤乙酸的含量,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1,2,3-三... 以40mL的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吸收采集空气或废气中9种卤乙酸,采气流量为0.5L·min^-1,采集时间为40min,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吸收液中9种卤乙酸的含量,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1,2,3-三氯丙烷为内标,9种卤乙酸的线性范围均为3.0~400.0μg·m^-3,检出限(3S/N)为0.35~2.03μg·m^-3。加标回收率为73.7%~11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卤乙酸 空气 废气 吸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