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季铵盐对明胶的阳离子化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俊英 沙作良 +2 位作者 王玉路 张文郁 杨鹏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124,共6页
碱性条件下,环氧季铵盐1,2-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QA)与明胶侧链的伯胺基、羟基反应,得到阳离子改性明胶EPQA-GE,核磁共振(^(13)C-NMR、~1H-NMR)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精氨酸、赖氨酸的氨基以及羟脯氨酸的羟基参与了反应,季铵... 碱性条件下,环氧季铵盐1,2-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QA)与明胶侧链的伯胺基、羟基反应,得到阳离子改性明胶EPQA-GE,核磁共振(^(13)C-NMR、~1H-NMR)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精氨酸、赖氨酸的氨基以及羟脯氨酸的羟基参与了反应,季铵阳离子基团成功引入了明胶结构中。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明胶的微观相结构受阳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大,引入的季铵离子越多,EPQA-GE的近程有序度越高。以水和乙二醇为标准液,测定了阳离子化程度不同的EPQA-GE膜的接触角,并应用Owens-Wendt方程计算了表面自由能,结果显示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加了明胶的亲水性,且随着阳离子化程度增加,膜表面的亲水性增强。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的引入增加了明胶的抗菌性,EPQA-GE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环氧 季铵盐 阳离子 明胶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掺杂STW结构硅酸盐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磊 于婷婷 +3 位作者 林森 袁玉斌 王济凯 张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7-1471,共5页
在浓溶胶体系中,以2-乙基-1,3,4-三甲基咪唑阳离子(2E134TMI)为模板剂,于175℃晶化合成了具有STW结构的B掺杂硅酸盐手性分子筛(B-STW),并对样品的结构、化学组成、晶相、形貌和酸性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STW具有弱酸性,热稳定性高... 在浓溶胶体系中,以2-乙基-1,3,4-三甲基咪唑阳离子(2E134TMI)为模板剂,于175℃晶化合成了具有STW结构的B掺杂硅酸盐手性分子筛(B-STW),并对样品的结构、化学组成、晶相、形貌和酸性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STW具有弱酸性,热稳定性高,结构稳定温度达到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硅酸盐分子筛 硅酸盐手性分子筛结构 手性分子筛 浓溶胶合成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等级结构氧化镍花状微球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庆 刘海霞 李天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2-917,共6页
以六水合硝酸镍为原料,采用简易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分等级结构的氧化镍纳米片-花状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技术对其物相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 以六水合硝酸镍为原料,采用简易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分等级结构的氧化镍纳米片-花状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技术对其物相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脲素存在条件下,利用醇热法可以合成花状碱式硝酸镍前驱体,在经400℃热处理2 h后,形成了由薄片组成的花状微球,并且由于二次结晶过程,在原来的球体表面形成了扇面状平滑单晶薄片,厚度约为几十纳米。整个晶体生长过程,出现了溶解-再结晶的现象,即可以通过溶解-再结晶的过程来实现对氧化镍微观形貌的调控;并初步探讨了这种具有分等级结构的纳米片-花球结构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分等级结构 纳米片-花状微球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胍/Ⅰ型胶原分散体系的流变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步红红 焦燕妮 +3 位作者 兰文军 庄晓丽 戴肖南 李天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9-1195,共7页
采用胃蛋白酶降解法从猪皮中提取了胶原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为Ⅰ型胶原;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胶原分子中存在三螺旋结构.分别采用小幅振荡剪切法、恒定剪切速率法及滞后环法研究了盐酸胍浓度及作用... 采用胃蛋白酶降解法从猪皮中提取了胶原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为Ⅰ型胶原;红外及紫外光谱表明胶原分子中存在三螺旋结构.分别采用小幅振荡剪切法、恒定剪切速率法及滞后环法研究了盐酸胍浓度及作用时间对Ⅰ型胶原蛋白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由假塑性流体逐渐接近于牛顿流体.在所研究的盐酸胍浓度范围(0-6.0 mol/L)内,盐酸胍/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随盐酸胍浓度的增大发生正触变性-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随盐酸胍作用时间的延长(6-48 h),盐酸胍浓度为1.0 mol/L的胶原分散体系的触变性类型发生复合触变性-负触变性的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触变性产生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盐酸胍 变性 流变性 复合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锯末中纤维素的溶解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陶芙蓉 崔月芝 +1 位作者 庄辰 丑凌军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0-428,共9页
探讨了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咪唑的硫酸氢盐(IL-1)作为催化剂,金属氯化物作为助催化剂时纤维素的水解,利用离子液体IL-1对杨木锯末中纤维素的直接溶解并再生,考察了温度、碱性溶液的浓度以及溶解时间对溶解率的影响,通过傅... 探讨了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咪唑的硫酸氢盐(IL-1)作为催化剂,金属氯化物作为助催化剂时纤维素的水解,利用离子液体IL-1对杨木锯末中纤维素的直接溶解并再生,考察了温度、碱性溶液的浓度以及溶解时间对溶解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及热失重对处理前后锯末、再生纤维素的结构、结晶性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90℃,NaOH质量分数为6%,溶解时间为2 h时,离子液体对杨木锯末具有最佳的溶解性,溶解率可达45%左右.离子液体主要溶解杨木锯末中的纤维素,且为非衍生化的直接溶解,再生后的纤维素结晶形态由纤维素I变为II,热稳定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水解 杨木锯末 溶解 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