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政治领导力:列宁建党学说中的重要资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许忠明
-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7,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的全面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实现机制研究”(20BKS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列宁在指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在政治认知、政治决策、觉悟群众、社会动员、组织能力等方面均有鲜明的观点和重要的贡献。列宁不仅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关于政治认知的工具、政治决策的学说和觉悟群众的武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从政治领导入手,关注思想引领、社会影响和组织群众,在鼓动、宣传和组织中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深入挖掘和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政治领导力建设至关重要。
-
关键词
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
社会号召力
-
分类号
A8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民国初年内阁制的出台经过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许忠明
-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2,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民初政党政治问题的再思考"(10BZZJ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政治协商民主的内生机理研究"(13BZZ009)
-
文摘
民国初年的内阁制在本质上是革命党人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采取的一项斗争策略。它之所以能够产生,乃是各方面历史合力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当家给人们提供了历史镜像。除却革命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努力之外,立宪派的作用也值得关注。在清末的君主立宪大潮中,立宪派一直追求责任内阁,这种历史惯性发生了作用。袁世凯出于大局需要,从权变的策略出发,最终接受了这一改变。但是,各方对这一重大改变的文本内容和实践后果均缺乏研究和预判,内阁制的内部设计并没有受到任何一方的足够重视,更谈不上周密、科学、严肃的思考和评估,它们根本就没有形成共识,这就为后来的争端留下了祸根。
-
关键词
民国初年
君主立宪
内阁制
总统制
争端
祸根
-
分类号
D693.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