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芳烃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冬 孙来芝 +8 位作者 陈雷 杨双霞 李天津 谢新苹 许美荣 唐文东 赵保峰 司洪宇 华栋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95,共15页
芳烃,尤其苯、甲苯、二甲苯(BTX)等单环芳烃,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催化重整与热裂解。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芳烃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解决因生物质富氧、贫氢的特点造成热解产物... 芳烃,尤其苯、甲苯、二甲苯(BTX)等单环芳烃,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催化重整与热裂解。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芳烃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解决因生物质富氧、贫氢的特点造成热解产物氧含量高、芳烃收率和选择性低等问题。本工作主要综述了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芳烃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共催化热解反应原料类别,重点论述了共催化热解反应催化剂,总结归纳了共催化热解双烯合成、烃池协同等反应机理。展望了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未来的研究重心与发展方向,即通过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改性分子筛催化剂来提高芳烃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塑料 共催化热解 芳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提升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气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振伟 陈雷 +4 位作者 伊晓路 孙来芝 谢新苹 杨双霞 华栋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09-2516,共8页
生物质作为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生物质具有含水率高、氧含量高、热值低等特性,在生物质热解气化中存在热转化效率低、焦油含量高、产品气热值低等问题。烘焙预处理对于改善生物质原料特性和提升热解气化性能具有积... 生物质作为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生物质具有含水率高、氧含量高、热值低等特性,在生物质热解气化中存在热转化效率低、焦油含量高、产品气热值低等问题。烘焙预处理对于改善生物质原料特性和提升热解气化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烘焙预处理技术对于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的疏水性、可磨性、元素组成、能量密度以及热解气化中产生的产品气组分、焦油组分、产品气热值等方面的影响。原料经烘焙预处理后疏水性、可磨性增强,热值增加,提升了原料品质。同时,经烘焙预处理的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可明显提高热解气化性能,产品气中可燃气体组分含量、产量以及热值得到提升,焦油含量明显下降,提高了热解气化的产品气燃烧性能和利用品质。下一步应开展烘焙与热解气化耦合工艺及应用模式研究,提高生物质热解气化的整体经济性和产品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类生物质 可再生能源 烘焙 热解气化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球状Ni-Al纳米催化剂结构及生物质催化热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士铎 张晓东 +3 位作者 杨双霞 冯洪庆 周于翔 王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6-38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Ni-Al纳米结构催化剂,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和稻壳催化热解实验研究焙烧温度(500~800℃)对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为球状结构,活性位点分布均匀,焙烧温度对材料结构有显著影响,800℃焙烧条... 采用水热法制备三维Ni-Al纳米结构催化剂,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和稻壳催化热解实验研究焙烧温度(500~800℃)对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为球状结构,活性位点分布均匀,焙烧温度对材料结构有显著影响,800℃焙烧条件下球状结构有向内塌陷的趋势。相较于无催化条件下的稻壳热解产物,催化热解后焦油产率明显减小,产气量大幅提高。500℃焙烧制备的Ni-Al催化剂作用条件下,稻壳热解气体产物中H/CO最大可达2.66,600℃焙烧条件下可获得最大合成气产量737 mL/g,而700℃焙烧条件下可获得最低的焦油产率(13.5%)。材料表征发现,反应后的催化剂仍具有稳定的球状结构与活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 Ni-Al催化剂 生物质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祥 杨双霞 +6 位作者 陈雷 孙来芝 谢新苹 伊晓路 司洪宇 于萌萌 华栋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2,共5页
综述了生物质经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热解法、气化法、生物油催化重整法、超临界转化法等各种热化学转化技术以及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天然矿石类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对焦油脱除及气体组分特别是H... 综述了生物质经热化学催化转化制富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热解法、气化法、生物油催化重整法、超临界转化法等各种热化学转化技术以及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天然矿石类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对焦油脱除及气体组分特别是H2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对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富氢合成气 热化学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菌渣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杨双霞 侯建军 +3 位作者 李天津 陈雷 孙来芝 华栋梁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33-6943,共11页
抗生素菌渣(AMR)是发酵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已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本文结合AMR的来源及危害,分析其理化结构性质,梳理目前主要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AMR... 抗生素菌渣(AMR)是发酵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已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本文结合AMR的来源及危害,分析其理化结构性质,梳理目前主要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AMR热解反应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菌渣高效处理处置及定向资源化利用的有利反应条件。结合当前菌渣热解三相产物在吸附、储能、催化以及作为生物燃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对AMR未来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指出采用预处理手段对原料提质耦合两种或多种技术是实现AMR的高效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缓解化石能源消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菌渣 热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生物质热解制高品质合成气应用前景展望
6
作者 赵文祥 杨双霞 +6 位作者 陈雷 孙来芝 谢新苹 伊晓路 司洪宇 赵保峰 华栋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40-2051,共12页
合成气是制备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热解是实现生物质在低温下向高品质合成气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热解过程中,催化剂能够促进生物质热解挥发分中焦油大分子的裂解、重整转化,降低CO_(2)和CH_(4)等气体组分体... 合成气是制备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热解是实现生物质在低温下向高品质合成气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热解过程中,催化剂能够促进生物质热解挥发分中焦油大分子的裂解、重整转化,降低CO_(2)和CH_(4)等气体组分体积分数,同时通过水汽变换反应调整气体组分,最终实现合成气的净化和调变,而高活性、热稳定和抗积碳催化剂的设计研发始终是生物质热转化过程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针对生物质热转化过程,本文综述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调变、载体组成结构修饰和物化特性优化3个方面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高温烧结、积碳失活问题,结合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水滑石)材料独特的层板元素比例可调、金属阳离子呈原子水平分散、物化结构特性以及其作为催化剂前体/载体在多相催化领域的优异性能,展望了LDHs材料在生物质催化热解制高品质合成气的应用前景。以LDHs作为催化剂前体,经拓扑结构转变制备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M/MMO)可实现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和酸碱性调控,进而有效解决热转化过程中催化剂高温烧结问题,并抑制积碳形成,促进生物质向高品质合成气的高效、稳定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转化 合成气 催化剂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祥 许海朋 +2 位作者 范庆文 龙思灵 华栋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4,18,共6页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内源性抑制问题,从改进反应器、共消化、添加生物炭、添加微量元素以及生物强化5个方面分析了减缓内源性抑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反应器设备改进和机理研究2方面对减缓内源性抑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内源性抑制 抑制机理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治斌 孙来芝 +5 位作者 陈雷 杨双霞 谢新苹 赵保峰 司洪宇 华栋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63,共13页
氢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而生物质经快速热解制得生物油用于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途径。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相关反应原料;然... 氢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而生物质经快速热解制得生物油用于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途径。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相关反应原料;然后重点讨论了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催化剂研究近况;总结了生物油水蒸气重整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分析;最后列举了重整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相比于生物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因结构简单、转化率与氢气收率高,得到广泛研究;以Ni为代表的活性金属组分催化活性高,金属间协同作用强;不同类型的载体可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碱性载体还可吸收CO2、提高催化剂抗积炭、防烧结等方面的性能;不同结构的反应器在性能方面表现各异,主要以固定床反应器为主。研制高活性、稳定性强的催化剂,提高重整反应的循环稳定性,并总结最符合动力学规律的反应机理,以及研发高效的反应器是今后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水蒸气重整 催化剂 氢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负载CaO催化剂作用下生物油模化物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治斌 孙来芝 +3 位作者 陈雷 杨双霞 谢新苹 华栋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Ni/CaO、Fe/CaO、Ni-Fe/CaO催化剂,用于生物油模化物乙酸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BET、H_(2)-TPR、CO_(2)-TPD、XRD等表征。通过比较3种催化剂重整反应性能得出Ni/CaO催化剂具有最佳性能。进一步研究在N... 采用浸渍法制备Ni/CaO、Fe/CaO、Ni-Fe/CaO催化剂,用于生物油模化物乙酸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BET、H_(2)-TPR、CO_(2)-TPD、XRD等表征。通过比较3种催化剂重整反应性能得出Ni/CaO催化剂具有最佳性能。进一步研究在Ni/CaO催化剂参与下反应温度、水碳比(S/C)、液时空速(LHSV)等因素对气体组分相对含量变化以及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0℃、S/C=5、LHSV=1.54 h^(-1)时,Ni/CaO催化重整反应性能最佳,氢气收率维持在约85%。结合实验数据和反应前后催化剂表征可知,Ni/CaO催化剂能有效抑制催化剂表面积炭的形成,助剂Fe的添加可提高Ni与Ca-Fe载氧化的相互作用,促进CO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乙酸 水蒸气重整 制氢 Ni/CaO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含氧中间体路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东 孙来芝 +9 位作者 王治斌 陈雷 杨双霞 许美荣 谢新苹 司洪宇 赵保峰 高明杰 李天津 华栋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芳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经由石油重整和裂解制备。由合成气(CO加氢)直接转化制芳烃是一种新型的非石油芳烃制备路线,其中含氧中间体路线具有芳烃选择性高、甲烷选择性极低等优点。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含氧中间体制备芳烃的研究... 芳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经由石油重整和裂解制备。由合成气(CO加氢)直接转化制芳烃是一种新型的非石油芳烃制备路线,其中含氧中间体路线具有芳烃选择性高、甲烷选择性极低等优点。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含氧中间体制备芳烃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双功能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及其配比、分子筛结构和酸性、耦合方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概述了CO和H_(2)解离、反应中间体、催化剂失活等反应机理。指出研制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用于提高含氧中间体路线的CO转化率和芳烃产物选择性,探索催化反应机理等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含氧中间体 芳烃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y-GC/MS研究温度和时间对杨木粉催化热解制芳烃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来芝 田数娥 +6 位作者 张晓东 陈雷 赵保峰 伊晓路 杨双霞 孟凡军 谢新苹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88-1592,共5页
文章以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Py-GC/MS反应装置研究不同反应条件(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下杨木粉催化热解制备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并重点分析芳香烃化合物的组成及其产率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催化剂能够... 文章以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Py-GC/MS反应装置研究不同反应条件(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下杨木粉催化热解制备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并重点分析芳香烃化合物的组成及其产率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产率;当热解时间固定为25 s,热解温度为400~800℃时,芳香烃类化合物均为主要产物,当热解温度为600℃时,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产率最高,随着热解温度的继续升高,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产率先降低后增加;当热解温度固定为600℃时,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产率在热解时间为25 s时达到最大值,并随着热解时间的继续延长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芳香烃 温度 时间 ZSM-5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液化废水厌氧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庆文 李岩 +2 位作者 华栋梁 许海朋 牧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7,共5页
介绍了水热液化废水组分特点及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状况,并对物理吸附、电化学氧化、微生物法等解毒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水热液化废水可以开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热液化废水 厌氧消化 解毒作用 物理吸附 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2O3催化剂作用下乙酸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治斌 孙来芝 +3 位作者 华栋梁 陈雷 杨双霞 谢新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7-92,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Ni/Al2O3催化剂,并利用BET、XRD、GC-MS、TG等对反应前后催化剂及液态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作用下乙酸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水碳比、CaO吸收剂等因素对气体组分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Ni/Al2O3催化剂,并利用BET、XRD、GC-MS、TG等对反应前后催化剂及液态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作用下乙酸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水碳比、CaO吸收剂等因素对气体组分体积分数变化以及氢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整反应温度为600℃、水碳比为5的条件下,氢气体积分数可达92.9%,其收率为97.9%;添加CaO吸收剂后,氢气体积分数增加了6.1%,但其收率下降15%。反应后催化剂的XRD和TG表征结果表明,CaO吸收剂的加入抑制了催化剂表面消碳反应的进行,进而造成Ni/Al2O3催化剂作用下氢气收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水蒸气重整 制氢 NI/AL2O3催化剂 CaO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对秸秆复合菌系好氧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玉鑫 张铁 +2 位作者 赵玉晓 华栋梁 于合龙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文章研究了青霉菌对玉米秸秆复合菌系好氧发酵的影响以及青霉菌与其他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青霉菌可以提高秸秆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当青霉菌的添加量超过0.3%时,其提高效果与添加量为0.3%时没有显著差异;好氧... 文章研究了青霉菌对玉米秸秆复合菌系好氧发酵的影响以及青霉菌与其他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青霉菌可以提高秸秆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当青霉菌的添加量超过0.3%时,其提高效果与添加量为0.3%时没有显著差异;好氧发酵结束后,添加青霉菌试验组的总腐殖酸、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青霉菌添加量为0.3%的试验组的总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与胡富比最高,分别为521.75,331.64,190.11 g/kg和1.74;添加青霉菌可以提高漆酶活性,降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青霉菌与复合菌系存在竞争关系,但添加青霉菌改变了好氧发酵过程中复合菌系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好氧发酵末期,真菌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细菌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 玉米秸秆 好氧发酵 木质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经费托路线直接制芳烃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清俊 孙来芝 +8 位作者 陈雷 杨双霞 谢新苹 司洪宇 赵保峰 许美荣 高明杰 李天津 华栋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6,共15页
芳烃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化学品,可通过合成气直接或间接法转化制备。与间接转化法相比较,合成气直接制芳烃路线(STA)具有原料转化率高、流程短、产品易分离等优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费托路线直接制芳烃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金... 芳烃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化学品,可通过合成气直接或间接法转化制备。与间接转化法相比较,合成气直接制芳烃路线(STA)具有原料转化率高、流程短、产品易分离等优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费托路线直接制芳烃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金属氧化物耦合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中费托活性组分与助剂的选择、分子筛酸性调变、孔道结构调控等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归纳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氢碳比等反应参数对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STA反应机理和失活机理等方面概述探讨如何提高活性和稳定性;总结归纳了合成气经费托路线制芳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芳烃 费托合成 直接转化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强化木醋液废水可生化性
16
作者 范庆文 李岩 +3 位作者 华栋梁 赵玉晓 陈雷 刘素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
该文主要研究不同有机负荷发酵条件下废水的毒性作用规律,并考察三维电解技术的解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负荷的升高,产甲烷活性抑制程度逐渐增强且COD去除率急剧降低,在4 g COD/L时产甲烷抑制率达到38.2%。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 该文主要研究不同有机负荷发酵条件下废水的毒性作用规律,并考察三维电解技术的解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负荷的升高,产甲烷活性抑制程度逐渐增强且COD去除率急剧降低,在4 g COD/L时产甲烷抑制率达到38.2%。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细菌和古菌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菌群结构发酵前后变化较为明显。而经优化的三维电解条件(电解时间90 min,电压5 V,pH=6,铁炭添加量140 g/L)对木醋液进行预处理后,4 g COD/L木醋液的甲烷产率由223.1 mL/g COD提升至344.2 mL/g COD,而抑制率降至11.2%。三维电解对于改善木醋液的可生化性及提高厌氧发酵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毒性作用 废水处理 木醋液 三维电解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