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长清木鱼石食品接触材料钙、铁、镁元素迁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晋妤 陈淑祥 +2 位作者 焦毅 胡晓青 帅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木鱼石作为食品接触材料时,对食品中钙、铁、镁元素的迁移来证实木鱼石是否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方法在全矿区采样,将木鱼石磨片,采用水性食品模拟液、酸性食品模拟液浸泡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钙、铁、镁元素的迁移... 目的通过研究木鱼石作为食品接触材料时,对食品中钙、铁、镁元素的迁移来证实木鱼石是否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方法在全矿区采样,将木鱼石磨片,采用水性食品模拟液、酸性食品模拟液浸泡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钙、铁、镁元素的迁移进行研究。结果山东长清木鱼石中钙、铁、镁元素等3种主要元素在水性、酸性食品模拟液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结论山东长清木鱼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木鱼石在水性食品模拟液(蒸馏水)浸泡液以及酸性食品模拟液中都可以迁移出铁、钙、镁,其中酸性食品(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液迁出的钙、铁、镁元素含量远高于水性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石 食品接触材料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微球/多孔VO_(2)(B)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子 娄有信 +3 位作者 曹晓润 尹蕊 娄广辉 张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钒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使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碳微球/多孔VO_(2)(B)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碳微球/多... 钒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使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碳微球/多孔VO_(2)(B)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池测试系统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碳微球/多孔VO_(2)(B)复合材料由无定型碳微球和由柔性弯曲的VO_(2)(B)纳米条自构筑的多孔VO_(2)(B)复合而成,当电流密度分别为0.5A/g、1A/g、2A/g和5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分别达到748.4mAh/g、612.2mAh/g、457.5mAh/g和359.6mAh/g,经250次循环,其容量保持率可达90.7%(在5A/g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多孔VO_(2)(B) 水热法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乔从德 杨文轲 +2 位作者 李仲伟 刘钦泽 姚金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817,共6页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light scatting,GPC-LS)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light scatting,GPC-LS)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表征聚合物摩尔质量”是《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目前的GPC-LS实验教学内容简单,缺乏深度。本文在该实验项目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重新设计出多套实验项目:(1)选取商品化的聚苯乙烯为实验样品,利用GPC-LS对其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分布以及回转半径等分子结构参数进行表征;(2)选取两种分子结构参数接近的聚丙烯腈样品,借助质量微分分布曲线揭示这两种样品在摩尔质量分布中的细微差别;(3)选取一系列不同摩尔质量的聚乙二醇为实验样品,通过比较其色谱图分析摩尔质量的高低对色谱峰的影响;(4)选取3种不同的聚合物(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β-环糊精)样品,借助构象图对其分子链的构象进行分析。此外,本文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实验项目的教学改革探索,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的原理及应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 验证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历史对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热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何东新 张震 +3 位作者 刘承杰 李浩宇 李仲伟 高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苯并恶嗪树脂是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类酚醛热固性材料,在不同特殊场景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潜力。设定3种不同温度和时间模式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以获得不同热历史,用高温烘箱对含质量分数1%固化剂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 苯并恶嗪树脂是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类酚醛热固性材料,在不同特殊场景具有很大发展和应用潜力。设定3种不同温度和时间模式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以获得不同热历史,用高温烘箱对含质量分数1%固化剂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恶嗪(MDA-BZ)和无固化剂MDA-BZ对比物进行同批次处理,分别比较同类型不同热历史和相同热历史不同类型固化物试样的热性能,达成方案以优化复合材料基体用MDA-BZ的固化工艺参数。用综合热分析仪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测试不同试样的热性能。结果表明,热历史中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使无固化剂MDA-BZ的固化反应峰温升高,聚苯并恶嗪在600℃质量损失率增加,热稳定性降低。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对含质量分数1%固化剂MDA-BZ产生不同影响,发现质量分数1%固化剂在185℃(1 h)+205℃(1 h)处理条件下可促进MDA-BZ的开环固化反应,使失重起始温度提高,600℃质量损失率降低,热稳定性提高。加入质量分数1%固化剂与未加入固化剂的MDA-BZ具有不同降解机制。优选出MDA-BZ用于复合材料基体的固化工艺方案,即加入质量分数1%固化剂和185℃(1 h)+205℃(1 h)两段处理的组合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恶嗪 热历史 固化剂 4 4′-二氨基二苯甲烷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性能测试系统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忠华 于滨 司聪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满足对各种光热材料的光热蒸发性能测试以及实验教学需求,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性能测试系统。该设计以2种典型的金属基光热薄膜(纳米多孔银和纳米多孔铜薄膜)为例,测定了其水蒸发性能(蒸发效率、蒸发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满足对各种光热材料的光热蒸发性能测试以及实验教学需求,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性能测试系统。该设计以2种典型的金属基光热薄膜(纳米多孔银和纳米多孔铜薄膜)为例,测定了其水蒸发性能(蒸发效率、蒸发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2种金属薄膜均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蒸发能力,在1 kW/m^(2)的光强下,纳米多孔银薄膜具有92.6%的蒸发效率和1.42 kg/(m^(2)·h)的蒸发速率;而纳米多孔铜薄膜表现出92.9%的蒸发效率和1.47 kg/(m^(2)·h)的蒸发速率,这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同时,该实验也可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驱动水蒸发 光热材料 蒸发效率 蒸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硼硅酸盐玻璃的熔化与澄清行为
6
作者 鲁强 赵芙蓉 +4 位作者 刘树江 殷志刚 张军 苏玉才 弋康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947,共7页
通过探索石英砂颗粒尺寸对中性硼硅酸盐配合料熔化和澄清的影响,详细研究了配合料熔化过程中的固相反应、晶型转变以及石英颗粒的溶解行为,以及最终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含量最多的石英砂颗粒尺寸对配合料的熔化有重要影响,进而决定着... 通过探索石英砂颗粒尺寸对中性硼硅酸盐配合料熔化和澄清的影响,详细研究了配合料熔化过程中的固相反应、晶型转变以及石英颗粒的溶解行为,以及最终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含量最多的石英砂颗粒尺寸对配合料的熔化有重要影响,进而决定着玻璃的澄清效果。具体地,石英砂颗粒较小的配合料因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在升温过程中会形成更多的低黏度玻璃液,固相反应更加充分,石英颗粒的溶解速度也越快,同时导致更多气体被玻璃液捕获而形成气泡,进而促进了玻璃液的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 石英砂 颗粒尺寸 熔化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折射率光学玻璃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衍行 刘家宇 +3 位作者 李现梓 杨鹏慧 竹含真 韩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38-3445,3454,共9页
作为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折射率光学玻璃具有高折射率、高透过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综合性能,能够扩大数码相机、显微镜和虚拟现实(VR眼镜)等设备的视场角(FOV)。目前,高折射率光学玻璃的研究主要涉及:1)利用无容器加工技术制... 作为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折射率光学玻璃具有高折射率、高透过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综合性能,能够扩大数码相机、显微镜和虚拟现实(VR眼镜)等设备的视场角(FOV)。目前,高折射率光学玻璃的研究主要涉及:1)利用无容器加工技术制备不含传统玻璃形成体氧化物的高折射率玻璃,但此技术无法实现大尺寸制备;2)在镧系玻璃中通过添加重金属氧化物,确保玻璃具有高折射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内透过率和成玻能力,目前,已实现工程化制备。本文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综述了高折射率光学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玻璃 高折射率 透过率 着色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棚板高温条件下氧化破损机制研究
8
作者 娄有信 杨子 +4 位作者 赵萍 徐越 王旭平 朱志文 张艳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63,共4页
Si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窑具材料,SiC棚板在陶瓷制品烧结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SiC棚板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氧化破损现象,因此,研究SiC棚板氧化破损机制对于开发高性能SiC棚板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研究了1500℃... Si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窑具材料,SiC棚板在陶瓷制品烧结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SiC棚板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氧化破损现象,因此,研究SiC棚板氧化破损机制对于开发高性能SiC棚板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研究了1500℃高温条件下循环使用下SiC棚板氧化破损过程,采用XRD、SEM等技术分析了棚板表面组成与微观结构,研究了高温循环条件对碳化硅棚板结构组成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高温循环条件下,氧气扩散至棚板界面处与SiC发生氧化反应,造成SiC棚板表层组织中Si和C元素含量下降,并在SiC棚板表面形成新物相,新物相中含有石英相、方石英等,内部结构受损,碳化硅棚板使用寿命降低。最后,深入探讨了SiC棚板氧化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棚板 窑具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分子模拟的表面化学实验教学项目设计与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司聪慧 刘金华 +2 位作者 卢启芳 郭恩言 姚书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3-197,共5页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观察分子结构,从原子尺度分析表面/界面发生的现象,设计了基于Materials Studio(MS)分子模拟软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氧气在贵金属Pt(111)表面发生的4步还原反应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使用MS软件建模、模拟分子动力学过...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观察分子结构,从原子尺度分析表面/界面发生的现象,设计了基于Materials Studio(MS)分子模拟软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氧气在贵金属Pt(111)表面发生的4步还原反应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使用MS软件建模、模拟分子动力学过程以及进行结果分析的完整实验流程。该类型实验教学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表面化学反应中的分子动力学过程,使他们从分子或原子尺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拓展表面化学认知领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过程模拟 Materials Studio 表面化学 分子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PP复合隔膜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国梁 宋歌 +1 位作者 娄有信 赵萍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热安全性,研究勃姆石(γ-AlOOH)/聚丙烯(PP)复合隔膜的性能。以不同粒径的勃姆石粉为涂覆材料、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黏结剂、9μm厚的PP隔膜为基底,制得B1(D_(50)=0.741μm)、B2(D_(50)=1.172μm)两种复合隔膜...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热安全性,研究勃姆石(γ-AlOOH)/聚丙烯(PP)复合隔膜的性能。以不同粒径的勃姆石粉为涂覆材料、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黏结剂、9μm厚的PP隔膜为基底,制得B1(D_(50)=0.741μm)、B2(D_(50)=1.172μm)两种复合隔膜。勃姆石/PP复合隔膜的综合性能比PP隔膜更好。PP隔膜在140℃下的收缩率超过57%,而B1复合隔膜小于3%,并在180℃下保持完整;复合隔膜的拉伸、穿刺强度均优于PP隔膜,B1复合隔膜拉伸强度较PP隔膜提高18.8%,B2复合隔膜穿刺强度较PP隔膜提高54.4%;复合隔膜的电解液润湿性良好,B2复合隔膜30 s后完全润湿,而PP隔膜润湿面积小于1/2;B2复合隔膜组装的电池内阻增大8.7%,但循环伏安(CV)测试显示,电池内部反应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隔膜 勃姆石 热收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氢化香豆素增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涛 蔡小霞 +2 位作者 李聪 乔从德 赵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通过生物基原料氢化香豆素(DHC),在铬(Ⅲ)络合物和氯化铵复合物协同催化作用下,与环氧醚类物质交替共聚,获得一类三维网状聚合物,进而与环氧树脂(EP)单体在固化过程中构建双网络结构,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和外部能量吸收,达到对环氧树脂... 通过生物基原料氢化香豆素(DHC),在铬(Ⅲ)络合物和氯化铵复合物协同催化作用下,与环氧醚类物质交替共聚,获得一类三维网状聚合物,进而与环氧树脂(EP)单体在固化过程中构建双网络结构,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和外部能量吸收,达到对环氧树脂增韧增强的效果.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DHC基网络(DHC-net)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1H NMR证实了合成的DHC-net分子结构.同时,考察了环氧树脂的热力学及力学性能,发现DHC-net与环氧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断裂伸长率比纯环氧树脂有大幅提高;拉伸与冲击测试显示,DHC-net含量小于30%时,改性后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均比纯环氧树脂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生物基氢化香豆素 双网络分子结构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电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司聪慧 刘金华 +1 位作者 卢启芳 郭恩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59,171,共6页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给出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方法,是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强有力工具,可以很好地解释电化学科学中的众多理论问题,然而其在本科实验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帮助本科生全面...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给出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方法,是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强有力工具,可以很好地解释电化学科学中的众多理论问题,然而其在本科实验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帮助本科生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电化学相关知识,借助于Materials Studio(MS)分子模拟软件,探讨了基于DFT模拟的电化学实验项目及类型,并给出了可操作性理由和大致的实验流程。以电化学实验中具有代表性的析氢反应为例,重点阐述基于DFT的电化学实验教学流程。实践表明,该系列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电化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加了电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物理学发展简史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锋 韩秀君 +2 位作者 张灵翠 徐越 张川江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87,共18页
固体物理学研究多体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涉及面极其广泛,也是包括材料科学等在内的多个技术学科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简史,包括初期发展史、对热性质研究、魏德曼–弗兰兹定律、晶体微观几何结构的研究历程、自由电... 固体物理学研究多体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涉及面极其广泛,也是包括材料科学等在内的多个技术学科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简史,包括初期发展史、对热性质研究、魏德曼–弗兰兹定律、晶体微观几何结构的研究历程、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固体能带论、对固体磁性的研究、信息时代、中国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固体物理学教材等多个部分,简述了固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大事件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学家及其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学 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 物理学家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单晶的HVPE生长与掺杂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占国 刘磊 +6 位作者 王守志 王国栋 俞娇仙 王忠新 段秀兰 徐现刚 张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55,共13页
相比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击穿场强、电子饱和速率、热导率以及更宽的带隙,更适用于制备高频、大功率、抗辐射、耐腐蚀的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和发光器件。氮化镓(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 相比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更高的击穿场强、电子饱和速率、热导率以及更宽的带隙,更适用于制备高频、大功率、抗辐射、耐腐蚀的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和发光器件。氮化镓(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是制作蓝绿激光、射频微波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在激光显示、5G通信、相控阵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氢化物气相外延(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HVPE)方法因生长设备简单、生长条件温和和生长速度快而成为制备GaN晶体的主流方法。由于普遍使用石英反应器,HVPE法生长获得的非故意掺杂GaN不可避免地存在施主型杂质Si和O,使其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性,但载流子浓度高和电导率低限制了其在高频大功率器件中的应用。掺杂是改善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能最普遍的方法,通过掺杂不同掺杂剂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GaN单晶衬底,提高其电化学特性,从而满足市场应用的不同需求。本文介绍了GaN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综述了近年来采用HVPE法生长高质量GaN晶体的主要研究进展;对GaN的掺杂特性、掺杂剂类型、生长工艺以及掺杂原子对电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简述了HVPE法生长掺杂GaN单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展望了GaN单晶的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氢化物气相外延 掺杂 晶体生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子 娄有信 +3 位作者 李峰 张伟 尹蕊 张梦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氮掺杂石墨烯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但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大都成本较高、工艺条件比较苛刻。以鳞片石墨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使用扫描电镜、X射... 氮掺杂石墨烯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但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大都成本较高、工艺条件比较苛刻。以鳞片石墨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仪对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的形貌、结构和氮掺杂形式进行了表征,并对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尺寸位于1~10μm之间,氮掺杂形式以吡啶N和石墨N为主,在1A/g电流密度下,其质量比电容为201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氮掺杂 石墨烯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O3含量对钠钙硅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双龙 刘树江 弋康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0-1854,共5页
研究了具有高结晶度的20Na2O-29CaO-51SiO2(wt%)玻璃中引入Al2O3后的流变和析晶行为,着重研究了Al2O3含量的增加对成核位置和晶体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的引入,玻璃的粘度逐渐增大,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也相应地提高;同时粘... 研究了具有高结晶度的20Na2O-29CaO-51SiO2(wt%)玻璃中引入Al2O3后的流变和析晶行为,着重研究了Al2O3含量的增加对成核位置和晶体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的引入,玻璃的粘度逐渐增大,玻璃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也相应地提高;同时粘滞流动活化能明显增大,即晶体形成离子的可移动性降低;另外,Al2O3的引入也导致玻璃由体析晶向表面析晶转变。IR光谱表明,在该体系玻璃中Al3+主要以[AlO4]四面体存在,其他低场强阳离子(如Na+和Ca2+)对其进行电荷补偿,这导致玻璃中总的非桥氧含量降低,换句话说,玻璃的网络联接程度因Al2O3的引入而增强,离子的体扩散被抑制,因而导致表面析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O-CaO-Al2O3-SiO2系统 体析晶 表面析晶 粘滞流动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