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损伤患者脑电生物标记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德正 王威 +3 位作者 徐舫舟 朱健群 岳寿伟 张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3-1470,共8页
目的:定量评价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在静息和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脑电信号的特征,识别脑电生物标记。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SCI患者,采用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 目的:定量评价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在静息和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脑电信号的特征,识别脑电生物标记。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SCI患者,采用利兹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分(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有疼痛的PWP(the patients with pain)组,无疼痛的PNP(the patients without pain)组,健康人作为AB对照组(均n=9)。记录受试者静息态左手、右手和双脚运动想象任务态脑电信号。通过改进的S变换,分别计算出θ(4-8Hz)、α(8-12Hz)与β(13-30Hz)频带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 density,PSD)和θ/α值。比较3组患者脑电信号特征,计算与L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睁眼静息状态下,PWP组多个信道的θ/α值明显高于PNP组与AB组(均P<0.05)。运动想象时,PNP组多个信道的α和β频带PSD值明显高于PWP组和AB组(均P<0.05);在静息状态下及运动想象时,疼痛患者多个信道α、θ频带PSD值和θ/α值与疼痛评分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电图的θ/α值可作为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物标记,且可作为疼痛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脑电检测 生物标记 运动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脑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冬菊 胡静璐 +3 位作者 王德正 徐舫舟 张杨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健患侧手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时大脑前运动区(premotor area,PMA)及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的脑电信号特征,明确手运动想象对双侧大脑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健患侧手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时大脑前运动区(premotor area,PMA)及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的脑电信号特征,明确手运动想象对双侧大脑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左侧肢体偏瘫患者18例,采用左右手MI训练,随机想象左右手运动,其中,想象左手运动30次,想象右手运动30次。记录随机MI时,M1区(导联25/26/27/29/30/31)及PMA(导联16/17/18/20/21/22)脑电信号,比较MI时不同脑区激活特点。结果:无论患手或健手MI时,随着PMA脑电信号的增强,同侧M1区相应导联的脑电信号随之增强,呈现明显正相关性(均P<0.05)。患手MI时,PMA激活明显高于M1区(P<0.05),而健手MI对PMA和M1区激活的作用相类似(均P>0.05)。患手或健手MI时,均明显激活健侧M1区(P<0.05),余双侧大脑对应导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MI可同时激活PMA和M1区,而且无论是健侧或患侧MI,均明显激活健侧M1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 前运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