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羟基类成炭剂应用进展
1
作者
丁燕波
李春煜
+4 位作者
曲树光
翁永根
秦静
张月
段宝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1-266,共6页
成炭剂作为膨胀阻燃炭层形成的基础,在膨胀阻燃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羟基类成炭剂主要为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类成炭剂和生物质多糖类成炭剂,总结了多羟基类成炭剂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多羟基类成炭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成炭剂
多羟基
阻燃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对水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武哲
曲树光
+1 位作者
冯练享
曾湘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81-4693,共13页
以海藻酸钠(SA)和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合成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SA/MCC),对制备的复合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中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模型和机理。结果表明,SA/MCC-20去除MO和MB的最佳pH分别为2...
以海藻酸钠(SA)和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合成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SA/MCC),对制备的复合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中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模型和机理。结果表明,SA/MCC-20去除MO和MB的最佳pH分别为2和12,吸附模型更符合拟二级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31.25mg/g、253.31mg/g。通过改变水溶液的pH,MO和MB均可在SA/MCC-20表面实现有效的吸附和解吸从而回收利用。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在最佳pH下SA/MCC-20对MO和MB的解吸率仍达91.52%和85.41%。SA/MCC对MO和MB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吸引、范德华力、氢键作用、π-π堆积、孔扩散、孔填充等,并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海藻酸钠
微晶纤维素
水凝胶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羟基类成炭剂应用进展
1
作者
丁燕波
李春煜
曲树光
翁永根
秦静
张月
段宝荣
机构
烟台大学化学
化工
学院皮革与蛋白质实验室
淄博大桓九宝恩皮革集团
有限公司
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全杰皮革研究所
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1-266,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2TSGC1354,2022TSGC255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3MB147)。
文摘
成炭剂作为膨胀阻燃炭层形成的基础,在膨胀阻燃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羟基类成炭剂主要为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类成炭剂和生物质多糖类成炭剂,总结了多羟基类成炭剂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多羟基类成炭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成炭剂
多羟基
阻燃
应用进展
Keywords
charring agent
multi-hydroxy
flame retardant
application progress
分类号
TQ32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对水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
3
2
作者
武哲
曲树光
冯练享
曾湘楚
机构
河池学院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
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81-4693,共13页
基金
202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项目(2024M751270)
2023年河池市本级财政科技计划(河科AC231107)
+2 种基金
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4KY0623)
河池学院2023年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23GCC015)
广西现代蚕桑丝绸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开放课题(重点项目,2023GXCSSC03)。
文摘
以海藻酸钠(SA)和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合成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SA/MCC),对制备的复合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中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模型和机理。结果表明,SA/MCC-20去除MO和MB的最佳pH分别为2和12,吸附模型更符合拟二级模型和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31.25mg/g、253.31mg/g。通过改变水溶液的pH,MO和MB均可在SA/MCC-20表面实现有效的吸附和解吸从而回收利用。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在最佳pH下SA/MCC-20对MO和MB的解吸率仍达91.52%和85.41%。SA/MCC对MO和MB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吸引、范德华力、氢键作用、π-π堆积、孔扩散、孔填充等,并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
关键词
吸附剂
海藻酸钠
微晶纤维素
水凝胶
偶氮染料
Keywords
adsorbent
sodium alginat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hydrogel
azo dye
分类号
O636.9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羟基类成炭剂应用进展
丁燕波
李春煜
曲树光
翁永根
秦静
张月
段宝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藻酸钠/微晶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对水中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武哲
曲树光
冯练享
曾湘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